高职院校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4-01-16夏心怡
夏心怡
[摘 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彰显和呈现,共青团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共青团组织可以从自身建设、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研究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 共青团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84-02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中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教育中关注更多的往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实践,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校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高校共青团是大量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者与组织者,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团组织建设,更好地传承、传播、创新文化,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团组织所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共青团组织各项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团组织的各项建设中去,坚持思想政治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紧扣时代脉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活动形式。活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结合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组织主题活动,如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富有时效性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和影響;其次,加强与思想政治教研室沟通,结合静态的思想理论课程,围绕社会热点开展思辨会和开放式研讨,一方面延伸了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加强了青年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学习先进典型,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活动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开始懂得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榜样示范教育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道德楷模、深入挖掘身边典型,以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青春故事成长报告会”等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坚韧不拔、勤奋学习、自觉成才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习惯,积极营造学先进、赶先进、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新媒体迅速发展,成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形态。新媒体的用户规模,信息的生产发布数量和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快捷性、互动性、突变性等特点。因此,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创造性开展工作,扬长避短,立足新媒体的优势,抵制其消极影响,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话题互动,使新媒体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新阵地。
二、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对校园文化的领导力
共青团组织要更好地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要先切实解决好自身的建设问题。
(一)优化团干部队伍,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才力量
共青团组织要探索团干部选拔管理新机制,把德才兼备、群众基础好的青年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团干部素养,不断拓展视野,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要努力建设一支党政放心、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团干部队伍,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力量支持。
(二)协调各层级团组织关系,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目前处于中间层级的院(系)分团委同时受到院(系)党政和校团委的双重指挥,承担了大量的团学工作,由于受到“多头领导”,所以常常使得这一层级的团学工作疲于应付、无所适从。因此,要协调好各级团组织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分配权力,调动最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团结奋进的工作局面,才能有效保证共青团组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职能的发挥。
三、创新工作品牌,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多元化和精品化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共青团组织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高雅性,提升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展示才能的舞台,无论是表演、联谊还是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都能使青年学生技能得到锻炼、才能得到施展,并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青年学生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积极、热情,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并具有实践精神和进取精神,是校园文化最广泛、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引导和组织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他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践中进行自我锤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二)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校园文化
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作用,整合资源,实行“重大项目责任制、重点项目承办制、微型项目申报制”,集中精力打造一批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品牌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加强人文艺术类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普及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引进社会演艺团体品味高、艺术性强的艺术成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大学生在观赏和体验中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辨别力,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在引导青年学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积极组织社会实践,不断延伸校园文化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增长本领,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因此,共青团组织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探索社会实践常态化工作路径,拓宽工作领域,不断延伸校园文化,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一)拓宽社会实践工作領域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加强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推进社会实践工作的平台建设,发挥实践育人的强大功能。精心组织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和社会体验活动,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可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三)结合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从事包括志愿者服务在内的社会实践,去吃苦,去锻炼;不断加强与当地服务机构、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建设服务基地,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阵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氛围,让大学生在奉献中展示才华,提升自我价值,铭感社会责任。
总之,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要从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共青团的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校园一系列品牌活动,在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
[2] 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人民日报,2009(5).
[3] 何华均.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 李明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J].燕山大学学报,2012(3).
[5] 徐春娣.浅谈高校共青团如何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在线,201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