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2014-01-15
在第十九届山东省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议上,山东省植保总站测报站发布了山东省201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据统计,全省农业有害生物多达3326种,其中农业害虫1419种,植物病害1318种。根据病虫基数、历年发生情况,结合作物长势、品种布局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4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发生程度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6亿亩次。主要有小麦病虫、棉花病虫以及玉米病虫。
小麦病虫
总体呈中等发生趋势,发生面积1.75亿亩次。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吸浆虫、麦叶峰等。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根腐病等。吸浆虫在济宁、聊城、菏泽、临沂、枣庄、泰安仍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接近常年。地下害虫:偏轻发生,鲁西南和鲁北局部中等。发生面积1500万亩。麦叶峰:偏轻发生。灰飞虱:稻茬麦田大发生。白眉野草螟:在烟台发生区域将逐步扩大。
2013年秋播山东省小麦良种补贴实现了全覆盖,全部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进行了种子包衣和拌种,对路杀菌剂和杀虫剂的使用可显著减轻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棉花病虫
总体呈偏轻发生趋势。主要病虫有:二代棉铃虫、棉盲蝽、棉苗蚜、棉叶螨、棉苗病、棉花枯萎病等。棉铃虫:二、三代中等发生,四代偏轻发生。棉苗蚜、棉盲蝽、棉叶螨及棉田烟粉虱:偏轻至中等发生。棉苗病:偏轻发生,如果气象条件适合发生将加重。棉花枯黄萎病及铃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连作、低洼及管理粗放的棉田偏重发生。发生期如果气象条件适合,发病率会迅速上升。
预报依据:据冬前监测数据,17个区域测报站棉铃虫总蛹量比历年平均减少41.2%,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棉区棉铃虫越冬总蛹量都低于历年平均;冬季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对棉铃虫安全越冬有利;随着抗虫棉大面积、连续多年的种植,棉铃虫产生了一定的抗性;由于农民自留种和高代次棉、混杂棉等种子纯度问题,棉花对棉铃虫抗性降低:近些年来,棉区种植结构调整,麦套棉、瓜菜套棉等种植模式面积增加,为棉铃虫繁殖为害提供了棉田外的适宜生态条件;由于抗虫棉的普遍种植,棉田用药次数减少,造成棉盲蝽的发生逐年加重,近年来成为棉田主要害虫。由于连年重茬种植,棉苗病和枯萎病等棉花土传病害呈加重发生的趋势。
玉米病虫
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7亿亩次。主要有玉米蓟马、玉米螟、玉米穗虫、玉米褐斑病、玉米大、小斑病和弯孢子霉叶斑病、二点委夜蛾、灰飞虱及玉米粗缩病、顶腐病等。
灰飞虱:中等发生,鲁西南、鲁中、鲁南偏重发生;二点委夜蛾:如二代幼虫发生期与玉米苗期吻合,且气候条件适宜,在山东省鲁西南、鲁南、鲁北地区仍会造成危害。玉米蓟马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1500万亩;玉米螟:一代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0万亩;二代玉米螟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1900万亩;三代玉米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1800万亩;玉米蚜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00万亩;玉米红蜘蛛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0万亩;玉米穗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000万亩。主要为三代玉米螟和四代棉铃虫,其他还有桃蛀螟、高粱条螟、粘虫等。棉铃虫、桃蛀螟在玉米上的危害加重。玉米地下害虫:偏轻发生,鲁西南、鲁西北局部中等。玉米双斑莹叶甲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玉米田蜗牛在鲁西南、鲁西北局部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