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养生大PK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2014-01-14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调理西药

段崇政

目前,高血压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也是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发病元凶。其发病人群由高龄向低龄蔓延,病情种类日趋多样化。关于高血压的治疗,中西医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中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张世亮。

“现代病”的古方疗法

作为遗传性疾病,高血压自古有之。

《黄帝内经》云“故咸者,脉弦也”,意思是爱吃盐者脉象如弦,即容易得高血压。不只在中国,前几年出土的一具40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已出现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

在中医理论中并无“高血压”一称,中医古文献对于高血压症状的描述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诸病源候论》有记载:“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

“高血压病在中医上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失血劳倦及外伤、先天禀赋不足等等因素,引起肝肾功能失调,而导致的风、火、痰、瘀上扰清空引起的,以头晕、头疼及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据张世亮介绍,我国中医界对高血压的研究起步于50年代初,当时对于病因的认识仅限于“肝阳上亢”;六七十年代后,人们运用气功、针灸、推拿、磁疗等方法辅助治疗高血压;时至九十年代,中医界已将高血压划分得更加细致。

“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内外兼治,调理肝肾,配合西药,从而达到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治。”即便如此,传统中医药典为现代中医治疗高血压提供着养分,针对不同种类的高血压病,“许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子,可以直接拿来用”。比如,肝火型适合饮用天麻钩藤饮;肾虚型适合用枸杞、首乌之类进行滋补调理;肾阳亏虚,肝火不升型要采用温补疗法,宜服四逆汤之类;肝郁肺气不宣则宜疏肝宣肺,佐以补气;痰淤雍滞型治宜活血,去湿热等。

西医降数值,中医缓症状

“作为两套医学体系,西药在降低血压方面迅速可靠,但是中药改善症状方面更灵活,效果也理想。”张世亮比喻道,“西药治疗高血压,像给蔬菜用化肥,长得快但不好吃;中药像有机肥,瓜果长得慢,但是可口。”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高血压病防治以来,张世亮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他看来,降低数值并非高血压治疗的终极目标,西药能使血压快速下降,却不能缓解脑部、心脏等器官供血不足的情况。

有些长期高血压患者已适应高血压状况,如使用西药强制降压,可能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后患者不适应的状况,头疼等症状也就更明显,反而不如中医循序渐进、整体调理来得可靠。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可以达到“减副增效”的作用。比如长期服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会出现浮肿症状,同时配合中药健脾利湿,既能减轻浮肿,也可以更好的发挥药效。

据张世亮介绍,中医在高血压早、晚期应用较多,发病早期使用中药可以综合治疗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感;晚期高血压常有靶器官损伤,也需要中药调理。而中期血压值高,症状特别明显时则需要依靠西药降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通常难以治愈,伴随终生。因此患者应长期服药以避免血压的暴涨暴跌。”张世亮强调,无论中西,任何一种疗法都需要以正常作息、健康生活方式和日常保养做基础,“忽略日常保养而进行治疗,是浪费医疗资源” 。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调理西药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