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 促进作文教学

2014-01-14韩爱连王丽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内容交流

韩爱连 王丽红

韩爱连,王丽红,教师,现居山东淄博。

传统的作文教学,即使是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也会为自己的课堂缺乏色彩而大伤脑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更具人性化的特点,呈现出信息化教学特有的魅力。

一.信息技术使作文教学环境情景交融,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是儿童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有许多学生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不能细致地观察,分不清主次,往往注意了各种无意义的表征而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导致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的重点处还能将有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如在指导三年级习作《有趣的游戏》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游戏的图片、声音、录像等调动起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外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让学生们做几个游戏,用摄像机把游戏的经过摄下来,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引导他们对照录像通过声音的聆听、画面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来渲染游戏时有趣的气氛,使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学生们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大量吸收。那么学会积累、选取写作素材,丰厚其文化积淀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渠道。网络有着海量存储和覆盖全球的传播范围,它创造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你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天下各种事情,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扩大视野、丰富见闻、积累素材、拓展写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指导习作《可爱的水果和蔬菜》时,可要求学生上网查找,了解水果或蔬菜的生长地、生长情况、营养价值及其他多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枇杷分为红沙、白沙两大类。红沙果皮橙黄色,所以古人把枇杷喻作‘金丸’。如宋祁诗‘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陆游诗‘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等”,足见网络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见闻,拓展学生的写作资源。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展了学生交互评改、合作交流的时空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改,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以往很多语文教师也曾尝试通过课堂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的习作有相互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到范围、时间的限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扩展学生习作交流的时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调阅学生有代表性的习作,也可让学生直接在网上进行相互评改。被点评者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立刻在电脑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作文都会有所提高,从而使被点评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游记的作文时,先对学生进行了游览前的写前指导,游览后,她让学生把自己写好的习作发布在班级网页上。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班级网页读到全班同学中的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这种新颖的课堂作文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的新鲜。他们不仅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习作,而且交流了情感,还能写出许多简短精彩的评语,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优化了课堂环境,也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写作能力。是网络资源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更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合,也是学习环境的整合,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一句话:只要我们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各方面的优势,那么,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交流功能的信息技术就一定能在作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内容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