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习热情的引发策略

2014-01-14孙雪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热情所学探究

孙雪梅

孙雪梅,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充满学习热情,喜欢学习,才会主动探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反之,如果热情不高,则无法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策略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一.趣味方式,引发热情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强有力的兴奋剂,当他们对所学内容充满强烈兴趣时,则会迸发出无限激情与热情,产生求知冲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特点,在趣味、新颖方法上动动脑筋,从而快速“诱惑”学生,让他们能主动跟随教师学习与探究新知。如利用图片、简笔画、实验等,巧设悬念,对求知充满冲动;借助游戏,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组织表演,趣味体验,提高学习热情。其次,当学生满怀热情进入学习时,教师还需要预留探究空间,利用多样活动,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知欲望,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如教学《动手试一试》时,设置悬念,引发热情:(展示有关实验物品) 设问: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老师用这些东西来干嘛呢?对了,用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在实验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在一个盛满水的杯中,为什么放入一条金鱼水不会溢出,而放一颗石子水就往外溢出呢?给学生留出交流时间,说说原因。师:究竟哪些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希望你们可以动手试一试。(自然引出课题。) 师:不过呢,你们现在还不能进行实验,得先读读课文,读流利了,读懂了,才能成功地完成实验。所以,请自由阅读课文吧,注意圈点勾画生字难词。而后小组交流认字。其中,各组组长对本组的认字情况进行检查,引导组员借助字卡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交流记字的方法,再推荐代表发言,集体分享。接着,教师可采取多种游戏形式,引发学生活动热情,检测学生学习情况。①“你演我认他猜”,学习“提、端”等动词;②“找朋友”:引导同学们根据头饰上的字来组词结友,学习新词语;③呈现带生字的语句,学生举手读读,而后师生相互评价。这样,利用游戏式检查,可满足学生喜欢游戏的需求,寓教于乐,强化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运用,体验乐趣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内容灵活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提高交流表达能力,简而言之,语文知识重在运用。而小学语文是基础阶段,教师也需要注重实践性特点,让学生既学好语文,还能准确运用,服务生活,感受语文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热情。

第一、语言表达与运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素质。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时,当学生学习本诗后,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话语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而后运用所学的成语对“陆游”教育儿子时的态度加以描述。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陆游的用意,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积累成语知识。另外,还可以延伸拓展:回顾所学知识,结合课后阅读,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做学问、读书的古诗、警句或名言吗?当学生踊跃发言时,予以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信心倍增。

第二、结合生活实践,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生活经验,学习语文知识,并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所得、有所用,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告诉学生除查字典外,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大自然来理解词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亲身经历,看看自己会查“无字词典”吗?比如回忆夏天艳阳高照的情形,自选某种事物加以说明,譬如动植物或人等等。再如学习《大自然的文字》 一文,看到蚂蚁搬家就说明可能会有大雨;根据树墩的轮圈,我们能够算出树木的实际年龄。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大自然的其他文字,比如地震之前的预兆有哪些?大雨即将来临的征兆还有哪些呢?等等。这样,可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常识积累,体会运用语文知识的乐趣,提高学习热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策略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特点,在趣味、新颖方法上开动脑筋,让他们能主动跟随教师学习与探究新知。让学生既学好语文,还能准确运用,服务生活,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热情所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非所学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非所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热情”的沙漠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