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圣的魅力》图书选编连载(九)音乐与儿童智力的发展
2014-01-14俞慧耕
文/俞慧耕
编辑/柳 蕾 祁鑫林
可见,音乐作为教育手段,给儿童有意的刺激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这样科学、严格、有规律的训练,对孩子反应的灵敏、注意力的集中,记忆力以及推理和联想能力的增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正如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生物学科研究中心主任G·肖发觉所有高度集中的思考,其神经细胞都可用图像显示其特征。他同时发觉用聆听音乐来训练孩子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时,他们的循环系统也在增强。而且,在图像上可以显示出其应用与复杂推理论证的能力。他和弗朗西斯教授给19个学龄前儿童上钢琴课和唱歌课,八个月后,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引人注目地提高和扩大了推理论述的智力水平”。正像美国布朗大学心理学家贾迪纳教授指出:“学习音乐有微调大脑的能力,协助人脑更加专注于其他门类的学习”。我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同样的体会,试举两例。
(1)刘要要四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业余小学学习钢琴,六岁半入普通小学。刚开学不久即请病假两个月,未能学习拼音字母,病愈返校后,学习很吃力,好心肠的老师劝她留级,明年再上。但家长担心会使孩子产生“我不如别人”的心理压力,就坚持让女儿跟班学习。一个学期后,不仅达到一般水平,而且逐步达到高水平,并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很突出。她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到了二年级时反映出惊人的记忆力,新学的语文课,在课堂上读一、两遍就能背诵,要要说:“就像背琴谱一样容易”。这说明了学习钢琴不仅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在视觉、听觉并行的情况下,锻炼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2)卢丹六岁半报考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全国重点小学),在赴考时带着一本少年版的《西游记》。在语文阅读能力考试时,全场主考老师都停下来听他流利地阅读由主考老师指定的任意一段《西游记》。教导主任当即拿出四年级语文课本,让他读《幸福家庭》中的一段,在场老师都很惊讶!在考数学时,他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主考老师悄悄跟家长说:“你的孩子回答了所有小朋友回答不出来的习题和应用题,你们要注意好好培养他啊!”卢丹在三百名考生中,得了第一名。卢丹的早期教育,是在医务工作者的母亲和钢琴专业的父亲的共同关心下进行的。孩子从两岁开始识字,三岁半学习钢琴。卢丹的父亲曾说:“在卢丹的成长过程中,使我感到惊奇的变化有三次。第一次是教他唱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歌,由于看过电影又经常听到这个旋律,他早已会哼唱,当教完第一段歌词后,自己就能拿着歌本唱下面几段。第二次是他5岁时,发现他一个人在看《哪吒闹海》的书,连续一个多小时没有动静,我怀疑他是否看得懂,就让他读几段听听,才知道他是真的懂了,我只帮助他纠正了几个错别字。第三次就是考实验二小。他从小识字,又学习钢琴,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这期间,除了如上述给予孩子有意识的音乐训练外,还要特别注意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经常会说:“这是我的”“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我,我”,开始有了个人意识的存在,而且,不同个性倾向也开始出现。在小学毕业前后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若家长和教师引导不得法,会出现逆反心理,并会从学习音乐的集体中退下来。我们主观上是希望孩子能顺利地过渡,一阶段、一阶段地向前走,更上一层楼。期间,还要鼓励孩子接触具有挑战性的事物,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各自应有的潜能。但千万注意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不能勉强。对于智残儿童,我们也应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但
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相信孩子的潜能是多种的,当我们不能用其他的手段来启迪孩子时,音乐则可以先行。一旦孩子有了自我选择时,就应“以人为本”来引导他们去走自己的路。我们让孩子学习音乐并不是要他们个个都成为音乐家,而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去陶冶情操和开发潜能。
为了使孩子很好地学习音乐,还必须组织各种类型的演奏会和联欢会,以加强其艺术实践和社交的能力,孩子的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就会在群体中形成。例如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和业余音乐小学,为了抢救大熊猫举行了义演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从四岁的孩子,一直到附中的《红领巾乐队》(附中青少年管弦乐团的前身),全部参与,在明确的目的指导下,孩子们信心百倍,出色地完成任务。当电视台将他们的音乐会在晚间新闻中播放时,又结合大熊猫的危险境遇,以及各国儿童为抢救大熊猫所开展的活动,将孩子的思维从乐器演奏到关心世界大事,感到意义的重大,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最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音乐的各类考级,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各中小城市也在兴起。团中央提出的“千县万宫”(即一个县要有10个少年宫),正是音乐学习被广大群众
欢迎和接受的具体体现。孩子们在每年两次的考级过程中,压力是很大的,压力变动力,通过考级,孩子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确立努力方向。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刻苦努力才能攀登艺术高峰。而这些求知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限于对音乐的学习,还会对其他各类学习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以上是对一般孩子学习音乐的方法,它也同样适合智残儿童的培养。而智残儿童参与群体更为重要。虽然智残儿童在群体中,有可能会受到歧视或欺侮,甚至被打骂,即使这样也要坚持,不能让他们脱离群体。只有在群体中,他们才会有对比、有模仿、有挑战、有追求,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和成长。
音乐启智实验概况
音乐是一门完美的科学——它有无限魅力。
教育是一门美丽的艺术——它引导人认识世界。
用完美的科学实验方法进行教育的艺术化以引导智残儿童找回自我、认识自我,从而认识世界,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
2001年4月,在科学的探讨和实践中,使我们相信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就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办起了音乐启智实验班。
一、办学的理念与实践
我们是从“以人为本”和“多元智能潜能”理论的教育指导思想着手,对孩子进行潜在智能开发的教育。从孩子身上去发掘其优秀品质和智力潜能,以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发展”。在这过程中必须尊重孩子们的“自我”,不能施加任何压力,他们一旦有追求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就会产生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去克服困难。兴趣就是学习的灵魂,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也就会有动力。
对于这种特殊教育,我们首先要很好地认识教育对象。作为一个智残儿童,他们也有自己梦想和追求,虽然很肤浅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教育他们要有“自我认识”,“我就是我”。但对智残儿童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以平和心态,配合孩子不断成长起来的知觉、感观和思维,跟随着他们的思路进行教育,让他们能清醒地思考并认识自我。这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才有可能进入第二步的教育:“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要启发孩子能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可使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一切也就有希望了。
要想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的思维活动的形成,是人们对生活印象的判断,是生活中各种图像化的想象和实际物体的图像在大脑的反映。所以,他们对客观世界图像的储存、记忆和反映就较常态儿童更为困难,我们要不断反复引导,启发或用语言来协助,总结他们的自我感觉和体验。
我们的办学目的,就是用音乐和完美的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艺术化教育,去发掘智残儿童的智力潜能。人是有无限潜能的,包括智残儿童,但他们在大脑上有伤残,思维不完整。因此更要关注、启发和爱护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找回自我和发展自我。
艺术化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当成一门艺术来创造,所以,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发展多元智能潜能的同时,更要认识和注意到培养孩子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培养儿童成长过程就同创造科学理论、创造各种艺术品和 创作一部交响音乐一样,是靠艺术化教育的感染力来完成的。同时,艺术化不能离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的意志、情感、愿望、灵感等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不自觉的,有时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任何创造都会有一种灵感,但任何灵感的产生也不是凭空而来,它也是依靠平时长期在各种实践或亲身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这些无以数计的客观存在的各种感受给人主观感觉器官的直接刺激,最终使人能主动去体会这些感受,实践也就会出现。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将使人产生无限灵感,音乐艺术教育的魅力也在于此。
我们办学的主要手段就是要这些孩子自己去直接接触各种事物,体验各种生活。所以在培养思维上有缺憾的孩子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意识和行为,但由于思维活动不完整,往往他们的意识和行为不能符合客观的要求,所以我们更要主动地培养来自于他们内心世界对事物的美好感受和美好追求,还要把美好感受和追求变为执着的行动。例如冯聪的成长,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冯聪幼年时,邻居有位12岁的小女孩天天拉小提琴,小提琴的琴声天天刺激着他的听觉神经。这种有旋律、有曲调的优美琴声,开始时是无意识地、被动地听着,因为听觉神经是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不管你爱听或不爱听,都在客观地被刺激着。久而久之,他逐渐意识到音乐的美,在他心灵深处已储存着小提琴声的优美旋律。三岁半进入鲍家街幼儿园,并接受音乐练耳班的训练,而后进入小提琴班学习。开始,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不能伸屈的困难情况下,只用大拇指、食指按把位练琴,一直到能拉小乐曲。从此,他就没有放弃过小提琴的练习,直到上了小学和中学,每天做完功课,势必练半小时到一小时小提琴才能睡觉,否则就睡不着。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上大学,还是每天晚上练琴。这种执着的追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启发了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目前他是我们音乐启智实验班的校外特别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杨大风和陈毓柱两位教授学习小提琴,他已经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冯聪的培养过程中,我坚持两点:第一是坚持和常态学生共同学习,在集体中有对比、有挑战、有榜样、有追求。第二是坚持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让他多见世面,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