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细亚传来的乐音(六)——邮票中的亚洲传统乐器

2014-01-14赵春婷施鹤皋

乐器 2014年12期
关键词:编钟宫廷演奏者

文/赵春婷 施鹤皋

四、韩国传统乐器

图2-41

1.螺角(Nagak),气鸣乐器,简单圆号类,朝鲜、韩国的传统乐器。其外壳是一个非常大的海蜗牛,以此为管腔。螺角只产生一个单一的音,拥有深沉的音色,主要用于军队仪仗乐中,与喇叭交替使用 (图2-41)。

2.太平箫(T'aep'yongso),即中国的唢呐,民族箫管类乐器,双簧管乐器。该乐器起源于波斯,由中国传入,但具体时间待考。《乐学轨范》(1483年)是目前最早记载太平箫形制的文献,书中载,太平箫用山柚子、乌梅、大枣、黄桑、黄杨等性刚木材制作,其音管中空,为竹制,上、下端是铜制。簧片是芦苇,共八个孔,一孔在后。今日之太平箫与《乐学轨范》中所描述基本一致,只是锥形的管身改为木制,簧片改为金属制,音孔为前六后一。古代的太平箫除了运用在乡间,也运用于佛教、儒教的仪式音乐中,还运用于宫廷的仪仗音乐(军乐)中(图2-42)。

图2-42

3.喇叭(Nabal),气鸣乐器,简单小号类,器形简单,全身为一条又长又直的铜质管,喇叭口。它没有键阀或指孔,因此它不是一个旋律性乐器,而多是吹奏一个单个的持续音,在演出的开始或结束作为信号。喇叭是朝鲜、韩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应从中国传入,具体时间不详。喇叭常用于军队中的游行乐、农村的农乐中(图2-43)。

图2-43

4.编钟(P'yonjong),体鸣乐器,敲击钟类,由中国传入。高丽国的编钟悬挂在一个装饰得很精致的框架子上,钟架上端常常探出两个龙头。编钟一套16个,分为两排,每排8枚,铜质,钟口为多见的圆形,可以奏出半音。钟的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但是钟壁的厚度不同,因此,每个钟都发出一个不同的音高。演奏者一般坐在编钟后面,席地而坐,用小槌敲击钟体。编钟用于高丽国宫廷音乐中(图2-44)。

图2-44

5.大金(Large gong),又称大锣。体鸣乐器,锣类。自中国传入,具体年代不详。铜制,圆盘形,单面,用蒙布(罩棉网)的小木槌敲击锣面。大锣的中心发音较低,锣边较高,演奏时,通过敲击锣中心、锣边来表现不同的音高和音色,多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图2-45)。

图2-45

6.小金(Small gong),又称小锣。体鸣乐器,锣类。自中国传入,具体年代不详。铜制,圆盘形,单面。演奏时,一手提锣,一手拿着木槌敲击,常常用于农乐和宗教音乐中。在农乐中,有领敲小金的演奏者,为其他演奏者定节奏(图2-46)。

图2-46

7.柷(Zhu),体鸣乐器,梆鼓类,自中国传入。在中国,专门用于宫廷雅乐。《尚书·益稷》载,“合止柷敔。”汉郑玄注:“柷,状如漆桶,而有椎,合乐之时投椎其中而撞之。”柷为木制,形状如盛米的箱子,上面宽下面窄。用木棒撞其内壁发声,以此表示音乐的开始(图2-47)。

8.敔(Yu),体鸣乐器,刮奏乐器类,由中国传入。在中国,专门用于宫廷雅乐。《尚书·益稷》载,“合止柷敔。”汉郑玄注:“敔,状如伏虎,背有刻,鉏铻,以物擽之,所以止乐。”敔为木制,形状犹如卧着的老虎,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向刮老虎背部上的锯齿,以此来表示音乐的终止(图2-48)。

9.座鼓(Tower Drum),膜鸣乐器,圆柱形鼓。它是一种悬挂在框架上的圆筒鼓,鼓面上的颜色和图案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用槌敲击。座鼓在演奏时起到增强长鼓音响效果的作用,主要用于宫廷音乐中(图2-49)。

图2-49

10.龙鼓(Yonggo),膜鸣乐器,圆柱形鼓。它是一种鼓梆上装饰龙纹图案,并用于军乐的膜鸣乐器,也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演奏时,将鼓拴在胸前,用双槌(软头)击打,多用于军队仪仗乐中(图2-50)。

11.教坊鼓(Jiaofang Drum),膜鸣乐器,圆柱形鼓,主要用于高丽宫廷音乐中的“唐乐”演奏。从其名可以看出,这种鼓来源于中国唐代。并且,高丽宫廷完好地保存了唐代乐器。教坊鼓是一种扁平的圆柱形鼓,放置在专门的鼓架上,右手执木槌敲击(图2-51)。

12.玄琴(Komun'go),弹拨弦鸣乐器,长形齐特尔类,一名玄鹤琴。《三国史记》(三十三)载,晋人赠七弦琴予高句丽人,后高句丽第二相王山岳在晋人所送七弦琴的基础上,改易法制而创制出玄琴,还为这种玄琴创作了100余曲。现代玄琴的体形如琴,张有六根弦。其中的三根弦有16个固定的弦柱,另外三根弦各有一个可移动弦柱。玄琴琴面用桐木,背面采用栗木,琴体为空心,背面有3个孔。演奏的方法是:演奏者席地而坐,琴体一端置于膝盖上,另一端则放置在地上,右手执一个细片弹奏。在朝鲜、韩国,一些学者认为,玄琴较伽倻琴更男性化一些(图2-52)。

五、日本传统乐器

三味线(Samisen),弹拨弦鸣乐器,民族琉特类。它是日本传统弦乐器,一般认为源于中国的三弦,三弦最早传至琉球王国(现在的日本冲绳),发展出早期的冲绳三味线,之后传到日本本土,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传统乐器三味线。由于江户时代以其为歌舞伎伴奏音乐的道具,因而迅速普及成为日本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三味线分为膛部和杆部,种类有粗杆、中杆和细杆三种。粗杆会发出强而大的乐声,细杆则发出十分细腻的乐声。为方便携带,三味线的琴杆可以拆卸为三段。三味线的音箱为木质,音箱呈四方形,双面蒙以猫皮或狗皮。一般采用丝弦,演奏时用象牙制成拨子拨奏。拨子的大小与形状依据三味线流派和演奏者习惯而定(图2-53)。

猜你喜欢

编钟宫廷演奏者
金石齐鸣话编钟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曾侯乙编钟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浪漫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