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怎么做记者

2014-01-14叶建平

中国记者 2013年11期
关键词:林森汶川流感

□ 文/叶建平

(作者是新华社四川分社政文部主任)

一转眼,在新闻的“江湖”里“闯荡”已近9个年头。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从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到“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从“百姓的组织部长”李林森到“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报道,在一次次突发事件中挑战自我“极限”,在一次次人物采访中触摸人间温情。怕过、累过、苦过、哭过,但最终换来的,还是成长和快乐。

面对灾难,学会担当和尊重

我家书柜里有一本书,每当有客人到来,我都会特意介绍。书名——《新闻敢死队》,记录了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们汶川地震一年来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的艰辛历程和内心感受。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那场灾害报道,被我视为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虽然它已经过去5年多,但每次和别人谈起当时的情况,我总会莫名地“亢奋”,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亢奋”或许缘于骄傲,但在我看来,至少有几点“立得住”,对得起“记者”这个“名头”:在大多数人考虑如何避难时,我们都自发地赶回了单位前往灾区;冒着余震、滚石等危险,我们发出了几乎所有极重灾区的第一条稿件;为了报道好抢险救人的全过程,我们在余震中、废墟上一待就是一整夜……

有人曾问我,你害怕吗?说句实话,有过。虽然在地震中翻过许多滑坡体,也遇到过许多次大余震,但最让我害怕的,还是那次走危桥。同事刘海家里有一张照片,是我和他站在危桥前的合影。那是一座破旧的铁索桥,下方是湍急的河流,桥面的木板七零八落。桥对面是绵竹市的金花镇,一个因为山体垮塌道路中断而形成的报道“盲点”。照片是一位村民拍的,他告诉我们:“能不能走不知道,只能试试。”最后,我和刘海两个大男人,手拉着手地走了过去,也及时报道了灾情。

那几天,绵竹市宣传部门一位同志的一句话也激励着我们前行——“因为你们的报道,我们在灾区的‘排名’一度进入到了第四位”。这也让我们体会到,在重大灾难发生时,及时报道灾情,是每一名记者的职责,必须要敢于担当。

在汶川地震报道中,还有一个悲情场景,我至今都无法忘怀,也指导着我此后的一些报道工作。那是东汽中学外的一块平坝上,许多遇难学生的遗体摆在那里,家长们痛哭流涕。一位父亲将孩子的鞋子脱下,使劲地把灰抖干净,然后又给孩子穿上,还系上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同事拿起相机,想捕捉这一瞬间,突然一旁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吼道:“你爪子(干什么)?你爪子?”

当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拍照正在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从那一刻起,我们这个小组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使影响到报道,也不再故意拍摄受灾群众悲惨的画面,不再特意煽动别人悲伤的情绪。“在灾难中学会担当,在悲情中懂得尊重”,这两句话已成为我坚守的职业“底线”。

当好“猎狗”,不错过每道“新闻大餐”

什么样的人适合当记者?好打听、好传播!这是一位前辈给我的答案。也是我进入新闻战线的最重要原因。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我看来,记者确实是最好的职业之一。它是枯燥指数最低、价值感最高的职业,总是追逐时代的热点、焦点事件,最能零距离观察、感受祖国的喜怒哀乐。

2009年3月至4月,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有逾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导致106人死亡。当时,社会上开始有人把这场流感同当年的“非典”相提并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卫生领域报道的记者,我开始密切关注国内外关于这一新型流感疫情的报道。于是,我每天给卫生部门打电话询问省内的最新情况,弄得卫生部门的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经够忙的了,别因为你天天问,内地第一例发生在我们这里了。”

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真成了现实。四川发现了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除了第一时间播发消息外,我还和总社记者共同采写了《24小时大追踪——寻找383名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纪实》。病毒有多可怕?如何治疗?患者的情况如何?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主动联系了相关部门,争取到了独家报道,成为国内唯一与患者包某近距离接触采访的记者。

《决战八天八夜——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救治纪实》,来自病房一线的纪实性报道,被卫生部评为全国抗击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优秀新闻作品。稿件采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客观讲述了该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科学常识,消除了社会恐慌。

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及时“捕捉”热点,才能保护你不会因为采访的劳累而停歇,不会因为采访的困难而放弃。多问几个是什么,稿件就能更加丰富;多问几个为什么,稿件就会更加深刻。汶川地震灾区干部为什么会自杀?一个人为什么会去烧公交车?每一个疑问背后,每一件偶发事件的背后,都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而这些正是记者应该去解答和报道的。

最近,四川省委一名领导同志来分社座谈,开玩笑地把记者比喻成“猎狗”。的确,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如果没有敏锐的嗅觉,就可能会“错过”一块块“美味的骨头”,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

触摸温情,用细节传递“正能量”

在新闻职业生涯中,除重大突发事件外,还有一类报道让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那就是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

作为一名男记者,我没有女记者细腻的心思,不会边采边哭、边写边哭,也没有绚烂的文笔,不会妙笔生花,所以一直视人物报道为“硬骨头”,不愿碰、不敢碰。然而,对李林森先进事迹的那次采访,让我彻底改变了过去许多错误的认知。

真正感人的,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真实的细节。跟着新华社人物报道“大腕”张严平老师采访学习的那几天,这一点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张严平老师的询问特别细致,小到“他最生气的事情”“同事QQ签名的更改”“离乡治病路上片刻歇息时的表情”等,她都不放过,这也“支撑”起李林森的事迹。没有大排比,没有夸张的形容词,《百姓的组织部长》一文用平实的语言,动人的细节,将李林森的形象跃然眼前。“你的稿子写给谁看?如果是老百姓看,就要朴实动人,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张严平老师的话,也点出了当前我们一些正面典型报道存在的误区——离老百姓太远。

“正能量”的传递,最容易产生效果的是普通人,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是细节。记得在采写《汶川地震“四个没有”是如何发生的》这篇通讯时,我一直没有寻找到最能打动人的卫生防疫工作的细节。直到稿件发出的前两天,在北川采访时听到了一个故事:一名防疫人员的孩子被埋在学校的废墟下,他白天忙于工作,夜深了才独自一人来到废墟前喊他孩子的名字,第一天还有孩子的同学应答,第二天、第三天就再没有了声音。有人看到他夜晚的样子,就像一只小猫一样,弓着腰趴在那里。也正是这么一个小故事,支撑起了整个段落。

作为一名记者,如果说勇于充当新闻“敢死队”,冲锋在灾害现场第一线,是职业责任感的体现;那么,善于捕捉“正能量”,弘扬社会的“真善美”,则是不可忽略的职责。“你所认识的世界,实际上并不是你所见到的,而是媒体或者舆论给你描述的”。一位前辈的话让我难忘。有人说,敢于批评才是真记者、好记者;但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而忽略引导社会舆论,那么留给公众的或许也并非是一个真实世界。

猜你喜欢

林森汶川流感
林森:现实,充满文学张力
云上远眺新汶川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一路踽踽独行
一路踽踽独行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秋季谨防牛流感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