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4-01-13植泳诗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课堂有效性

植泳诗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合作学习”是语文活动中的常用形式,而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语文实践探究活动中的重点。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推广,本文将探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合理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2

《学记》中说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①可见懂得分享,懂得共处,懂得交往是提高知识素养的有效途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得到广泛的提倡。“合作学习”突出的有效性表现在:一是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即是设计者又是活动的受惠者,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驱动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二是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相对于以往的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收教学信息,也因知识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差异等因素造成教学成效表现不均衡。“合作学习”的方式符合木板效应,以最短的版块决定水的容量,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稍优秀的学生需要帮助稍弱的学生才能促进小组成果的优秀,优秀的学生把自身对材料的理解有了解释的机会,深化了他自身的知识结构,稍弱的学生也容易接受,促进小组成员共同发展。三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虽然学生在语文的“合作学习”中能够汲取到比较丰富的知识,但是合作学习的理念与行为的实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瓶颈问题,它是语文课堂理念中“本应”行之有效,但实际的教学却要与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能力等息息相关,如果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或者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欠缺合作精神或创作能力等,只会浪费时间,没有结果的收益。可见,语文课堂中应该平衡好各方面的条件,如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教学环境等都是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以下将对语文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中涌现的问题进行探索,“让我们的语文课改远离形式主义”“并认识到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它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存在”。③

一 “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中迸发的创造性,与传统教育的教师“满堂灌”相比,“合作学习”更加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语文课堂的交往结构和探究互动也因此更为科学。随着课改的深入,这种方法得到大力的提倡,但是其中也涌现出不少的问题,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面都各持一定影响力:

1.“形式化”的“自由”

语文的“合作学习”基于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良好氛围中,但是教师给予学生“自由”的权利很容易流行于形式化,学生赋予的角色应是“学习自主者”,而非“自由活动者”,“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这种方式只是形式上跟随课改的潮流当中,而没有注意运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这样便把“自由化”与“形式化”画上等号,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地开展。

2.教师角色的组织功能不到位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不善于表达观点和交流建议,这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所设计的合作探究内容应具有更高的讨论价值避免空泛,如果有些学生太过积极,而有一些则较被动,教师则需要平衡学生的参与度,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进行最优化的组织,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得到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基本目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3.外在条件不足

外在的条件如桌椅的摆放,传统的田型方块显然不利于小组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的实践探究合作课程可以根据组员的数量进行桌椅重组,方便于学生的交流。另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每次因时间不足草草了事得出结论反而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合作习惯。这些外在的小问题有时候也容易被教师所忽略掉。

4.个体责任的削弱

“合作学习”的一个显然问题是,对于被动思维的学生更加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学生依赖于其他组员的努力,机械地服从于他人思考的结果,对于自己的个体责任不明确,目标也不清晰,个体的意识與责任也因此淡化,虚化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教育目的。

5.学生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课堂里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这样造成一种长期被动思维习惯。当语文课堂里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时学生不容易接受新的学习方式,故“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学生“主动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 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思考

1.问题情境设置的合理性

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主观积极性是重要的目的,问题教学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这样的攀登者》这一课中,课文末尾句“那时,岩壁将作为旗杆,而尸体将作为旗帜。”对于旗杆和旗帜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辩论题目,作者所用的“旗杆和旗帜”是象征警示后人的作用,还是鼓励后人的象征?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课文主旨理解方向和深度,这里通过一个切入点驱使学生整体感知和细节把握课文,加之小组的合作交流这种方式,有利于各种论据与细节的挖掘与辨析。

2.尊重个性,优化整合建议

语文不是数学,答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语文的“合作学习”中,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领悟,“合作学习”是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辩,尊重个性,优化整合每个人的建议是教师和每个组员间都需要注重的。

3. 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浸润在文本阅读的世界里,启发思维的思考力与创造力。例如,文言文一课《童趣》,作者沈复的好奇心与奇妙的联想使我们置身于童年的乐趣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头先以一个小小的问题,提问学生在童年发生过什么的趣事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利于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的各抒己见,而不是“一枝独秀”。

4.建立多样化的交流机制

有学者提出:与自主探究不同的是,合作学习凸显的是“合作”,是合作交流互动这一过程,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过程,探究学习则是新学习方式的归宿。⑤合作的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应结合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为学生创造与之相应的交流方式,例如,合作不单是组员间的互动,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同的组别之间、不同的班级之间等等,建立多样化的交流机制,使学生对文本得到更多的思考。

三 小 结

“合作學习,一种以学生之间互动为主要运作方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⑥主要以小组的模式呈现。随着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越来越多地区的学校重视在实践性较强的语文课堂注重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但是,流行于形式化上自由,在理论上空谈“合作学习”的优点而忽略了缺点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依靠自己班上的状况,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这种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再者,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巧妙地把“合作学习”活用于课堂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康连华.关于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J] .硕士论文,2004.(5)

[3]乌肠文香.当前语文教学中巫待把握的辩证关系[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12)

[4]周小蓬.《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3)

[5]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2)

[6]张隽. 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研究与思考[J].硕士论文,2010.(9)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语文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