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子保全论看《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礼貌现象
2014-01-13张陆阳
张陆阳
摘 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如父子、母子、夫妻、妻妾、祖孙等中表现出来的礼貌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目的是来验证面子保全论对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礼貌现象是否同样具有普遍意义。本文认为,《红楼梦》作为集文学价值、美学价值等于一身的伟大创作对于社会语言学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礼貌现象;面子保全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2
一、海内外的红学研究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可谓是与生俱来的,世人对它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等都表現出了浓厚的兴趣,每个微小的细节都能够成为红学专家和红学爱好者的研究依据。最开始只能说是一些关于《红楼梦》的随笔和杂记,不能称之为研究,也不成系统。真正可称为红学研究是从1904年王国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开始的,为现代红学研究开辟了先河。五四运动前,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成为主流,世称“旧红学”。他们主要用历史或民间传闻中的人和事与《红楼梦》中的人和事进行对照比较,而不是关注于文学作品本身,错误地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混为一谈,忽略了小说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生搬硬套,终不能看到《红楼梦》真正的创作价值。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成为“新红学”的奠基石,开辟了红学研究的新天地,对《红楼梦》的作者及身世等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考证。俞平伯的《红楼梦辩》是“新红学”的另外一部重要专著,继胡适之后,俞平伯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了小说内容上,丰富了红学研究。此后到现在一直有文人学者对《红楼梦》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不胜枚举。
近年来,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文章也逐渐浮出水面。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对比等,都应用到了红学研究中,可见《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所包含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语言价值等都是无可限量的。鉴于小说中还蕴含了大量关于礼仪、礼节、礼貌的部分,结合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来分析小说中的礼貌现象也对红学研究起到了添砖补瓦的作用。
二、面子保全伦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是目前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礼貌理论。他们认为,一些言语行为是对听话人或说话人的面子产生威胁的影响,因此人们讲礼貌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一些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威胁因素。Brown和Levinson认为,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两种: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肯定和尊重;消极面子是指不受他人的干涉或侵犯,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他们还认为,在正常的交际行为中,说话人为了避免威胁面子的交际行为,为了降低交际行为产生的威胁程度,会在交际行为开始前估量一些行为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程度,而采用一些礼貌策略。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五种补救策略,他们是(1)直言不讳策略(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此策略对听话人的理解推理不造成任何障碍,是一种直接威胁到面子的补救策略。通常情况下有下面三种可能情况:1)言语行为现场情况十分紧急,无需多做交际互动,例如“着火啦!着火啦!大家快往外跑,别管东西了!”;2)依据说话人自身估计,所说话语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下班了,同事对你说:“别等我了!你先走吧!”;3)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地位悬殊,前者对后者有绝对的权势,或者是极为亲密的社会关系,如老师对同学们说:“安静!安静!都别说话了!”或者妻子对丈夫说:“别喝那么多酒了!”;(2)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这一策略的目的旨在保全听话人的面子,满足听话人想得到尊重或赞许的愿望。实施积极礼貌策略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一个男生邀请一个女生一起吃晚饭,这个女生不想答应这个男生的请求,但怕直接拒绝会有损男生的面子,所以说了一个借口是,自己很早就想吃那家餐厅了,但是自己最近在减肥,所以不能吃晚饭;(3)消极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与积极礼貌策略恰恰相反,说话者不干涉听话者的决策权,与听话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关消极礼貌策略的例子在英语中表现得略微明显,通常是使用情态动词的疑问句。例如老师对同学说:“Could you close your books? We will have a test, now”;(4)非公开策略(off-record politeness),这是一种礼貌程度非常高的补救策略,无论对说话人的面子还是听话人的面子都几乎没有威胁。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及其含糊不定,话语中隐藏的含义由听话人自己去理解和揣测,说话人不露声色地在言语中透漏了自己话语的真正意图,所以对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而言,都保全了面子。例如,你和你的家人在家里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时外面下起雨来,但是阳台上还有没有收的衣服,你说:“下雨了!”其实你是在暗示下雨了,衣服还没有收,你的意图是想让你的家人去收衣服。这种情况下,你的家人可能会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去收衣服,也可能会说“是啊!还真下雨了!”也或者直截了当地跟你说:“你去收衣服,我现在腾不出空来!”说话人采取这样的策略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另一方面若直接要求听话人去做事而遭到拒绝的话,避免了丢面子的可能;(5)不实施策略(do not do the FTA),这里的不实施不是不作为,而是更加礼貌的一种言语行为。即使在交际行为过程中失败了,说话人和听话人都不存在面子受损的可能。例如,下班回家后,你不想再做家务,想让你的家人做饭,这时你打开电视说:“这个电视剧很好看。”你的家人可能一下子没能理解你的意图,也可能明白了你的暗示但也不愿意去做饭,他也坐下来跟你一起看起了电视剧。这是一个交际目的失败的例子,但完全没有损害到双方的面子。
在提出了以上五种礼貌策略后,Brown和Levinson还提出了决定人们估算面子威胁行为的因素,即社会距离和社会权势。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都讲究一个“礼”字。《红楼梦》中的礼貌世界更涵盖了比较全面的礼仪,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也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礼之系统。再加之小说中人物之间有着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关系,我们可以运用上述理论进行分析解剖,验证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面子保全论”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是否同样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
三、《红楼梦》中人物间的礼貌现象
《红楼梦》主要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转衰的祖孙三代生活,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据粗略统计,《红楼梦》中出现过的人物一共有七百多個,每个人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特点,人物之间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也十分的复杂多样。为了验证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适用性,在这里我们仅选取最典型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
1.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是中国传统家庭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在《红楼梦》中我们也会细数很多对父子,贾敬和贾珍,贾珍和贾蓉,贾赦和贾琏,贾政和贾宝玉、贾环。儿子对父亲的感觉是又敬又怕。我们拿贾政和贾宝玉这对父子举例分析:据小说描写,宝玉自来都是怕自己的父亲怕得要死,能躲则躲,能避免见面就避免见面,贾政也经常责骂宝玉不务正业,不好好读书。有一次听到袭人的名字时,贾政便“不自在”,知道了是宝玉起的名后王夫人说让宝玉再取一个新的,改掉袭人这个名字,贾政则说“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秾词艳赋上做功夫。”接着又呵责宝玉道:“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这两句话充分表现了贾政作为父亲的权威。若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这样的呵斥明显威胁到了宝玉的消极面子,干涉了宝玉的自由,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上述的言语行为表现的是贾政作为一位父亲的父权,这种权威仅次于君权,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
2.母子关系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母亲扮演的是一个慈祥的角色,有严父就有慈母。刚才我们看到了贾政作为严父的形象,现在我们看一下王夫人的慈母形象。《红楼梦》中有一小段是这样描写的,王夫人摸着宝玉的脖子问他之前的药丸是不是都吃完了,宝玉回答还有一丸,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服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以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还分析的话,王夫人询问宝玉的药吃没吃完以及建议宝玉再拿十丸药来吃,这样的言语行为是威胁到了宝玉的消极面子,但在中国的文化里,这样的对话却充分表达了王夫人对宝玉的关心和爱护。从宝玉的回答中我们也看不到为难的情感,而是很自然地接受了母亲对自己关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样的言语行为不应归类为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中。
3.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种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妻子是丈夫的附属品,在家庭中地位要比丈夫低,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这里我们举一个贾珍和尤氏的例子。《红楼梦》中有一大段描写了尤氏跟贾珍商量给秦可卿治病的对话。尤氏对贾珍言听计从,贾珍建议给秦可卿另请一个大夫治病,还嘱咐尤氏好好照顾秦可卿。这样的对话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对话中没有什么礼貌策略。但用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来分析的话,贾珍跟尤氏之间的对话属于前者干涉了后者的自由,威胁到了后者的消极面子,因此在这里用礼貌理论来解释有欠妥当。
四、结语
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说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确实有一些区别。在中国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男尊女卑、严父慈母、尊卑有别的环境下,不是所有言语行为都能够用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来解释的,很多有悖于理论的言语行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来看都是合情合理且不存在威胁双方面子的因素。但不管怎么说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礼貌理论。
参考文献:
[1]Brown,P.&S.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梁景宏,罗红梅.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2):55-57
[4]陈婷. 从《楼梦》中王熙凤的讲话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18-20
[5]李军,宋燕妮. 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 修辞学习,2004(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