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任伯年花鸟画中的鹤题材绘画

2014-01-13孙倩等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任伯年花鸟画

孙倩等

本文为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团队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鹤文化题材在中国画中的技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102320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以清代画家任伯年花鸟画中的鹤题材绘画为线索,通过他在鹤题材领域的创新,系统地研究其鹤题材的绘画。其笔下的鹤具有诗情画意的韵味,符合当时大众审美,对近代和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任伯年;花鸟画;鹤题材;写意性

注:崔昊为本文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1

一、任伯年及其花鸟画概述

(一)任伯年简介

任伯年为浙江山阴人,初名润,后改名颐,字次远,自号小楼。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皆擅,常在画中署名“山阴任颐”。少年即能绘画,也是的大名鼎鼎的画家。在上海随任熊、任熏学画,逐渐成为海上派前期的代表人物。

(二)任伯年花鸟画概述

任伯年十分强调实践,平时对花鸟、家畜仔细观察,善于捕捉物体动态表情。他取陈淳、八大仙人诸家之长处。其花鸟画灵活地运用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法来表现花鸟的形象,并把花鸟画中的没骨画法、西洋画中的水彩画法和山水画中的皴擦画法融为一体,将西方绘画的写生法和我国的默写记忆法进行中西合璧,形成富有表现力和个性的花鸟画。他创新的花鸟画无论从数量,还是画面布局的疏密、关系的虚实、形象的动静对比和色彩的调和对比,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他画的花鸟给人一种轻快活泼,色彩鲜明,具有诗情画意的韵味,对近代和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任伯年花鸟画中的鹤题材

(一)任伯年鹤题材绘画的代表作

1、《松鹤延年图》

此画作于1870年,任伯年对仙鹤喜爱倍加,书斋名即倚鹤轩,他的仙鹤造型准确,松的弯曲与鹤的亭亭玉立相结合,堪称长寿高洁的绝配,运用没骨法和写意法相结合,笔墨简洁放纵,色彩明净淡雅。此图用水、用色、用墨精妙结论,达到炉火纯青之技。

2、《五伦图》

此图在2011年嘉德的秋季拍卖会被3220万元成交。此图是由五种瑞鸟组成,分别是象征着祥瑞,天下太平的凤凰;称为"仙禽",代表长寿和富贵的白鹤;寓意百年好合的鸳鸯;预示了名利,吉祥之兆的黄鹂;象征长寿的白头。在构图上疏密协调有序,色彩绚丽而不浮夸,显现五种瑞鸟各自高贵的气象。

(二)任伯年鹤题材的主要表现方法

1、笔法

中国画中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在这三处强调粗细、质感、顿挫、量感和节奏的笔法变化,干湿、刚柔、快慢的变化,已达到运笔灵活自如,为画鹤题材的造型服务,高度概括的表现力。每一笔高度分明,没骨花鸟画落笔速度极快,决无拖泥带水之处,把鹤画的栩栩如生,诗意气氛浓厚。

2、墨法

他的写意画中,笔墨如一,融于一体。墨的干、湿、浓、淡反映事物的枯、老、荣、衰以及反映人的喜、怒、哀、乐。任伯年所画的鹤中赋予西方的水粉色彩,使鹤展现出焕然一新的新面貌。不受古人的束缚,在墨法上的大胆创新,托古借西,成为清代末年的大胆尝试的题材。

3、色法

任伯年在绘画中敢于大胆创新,在色彩上既继承前人传统画中的墨画画法,又加入西方绘画中的水彩画法,即在传统的墨中加入西方的色彩。绘画过程中明度和纯度,则是通过用白粉末和水进行调和,使画面色泽鲜艳明亮。他的画面注重墨与色、色与色之间的协调关系,并用重的色点与色块来点亮画面。总体来说,他的绘画在颜色上善于创新,运用明度高、对比度强的特色来渲染物体,强调冷暖关系,融汇西方色彩贯穿于中国绘画,明暗对比符合中国大众审美风格,使作品色彩感丰富明快,立体感增强的艺术视觉效果。

三、任伯年鹤题材花鸟画的艺术思想

(一)审美取向

将传统的绘画艺术、民间的艺术和西方造型艺术相结合,参照西方的透视、速写以及水粉画中的色彩与传统的中国画进行融合。他的花鸟画,善于表现花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形态,要求画面有节奏感,强烈看的表现世俗化和多样化,表现社会世俗中的喜闻乐见,适应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到资产阶级欢迎,顺应大众市民的兴趣爱好,适合时代发展的審美要求。

(二)精神追求

任伯年的花鸟画反映现实生活,世俗化特征明显,画中寄托个人情怀,抒发情感,具有思想性。他的花鸟画在当时独具特色,进行中西合璧,这表现了他自身发展情怀和苦学研究的精神之外,更表现在接受西方外来文化,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对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进行理解和概括,充分的利用在花鸟画的创作上,来表现个人的绘画境界,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成为他精神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任伯年在艺术上题材广泛、技艺高超、善于观察并吸收外来文化,敢于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文人的诗情,雅俗共赏,使其花鸟画添加几分诗意,为他的花鸟画开拓市场,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薛永年,杜娟:中国绘画断代史清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5

[3]崔昊.刍议当代东北地域山水画学术高度的提升[J].长春:作家,2013,1(下)223-224.

猜你喜欢

任伯年花鸟画
妙笔传神
——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工笔花鸟画
寧靜以致遠——简评张峻民的花鸟画
“在神不在貌
——从任伯年到徐悲鸿”展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卖假画获良机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任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