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音乐,增强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

2014-01-13盛志榕

教育界·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音乐教学

盛志榕

【摘 要】音乐已成为学校心理辅导课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并非所有心理辅导课在音乐的使用上都恰如其分,甚至有时音乐的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概括心理辅导课使用音乐的主要形式;分析音乐对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作用;并就在心理辅导课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辅导 教学 音乐

音乐以其独有的特点与魅力,连接着人心灵的最深处,对人的心理影响之巨、影响之深,非言语所能描述。近年来,音乐治疗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发展迅速。而在学校,音乐也成为心理辅导课常用的教学手段,成为教师用于提高心理辅导课教学效果的“常规武器”。然而,我在长期的心理辅导课教学和听评课的实践中注意到,并非所有心理辅导课在音乐的使用上都恰如其分,甚至有时音乐的使用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心理辅导课上有效使用音乐呢?

一、心理辅导课使用音乐的主要形式

1.背景音乐式

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时播放一些背景音乐,可以烘托活动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活动效果。

例①(理想教育),播放一曲舒缓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憧憬未来,想象某年某月某日的自己身在何方,在干什么。

例②(人际交往),教师教学生学习手语句子“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氛围,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例③,在心理辅导课上朗诵诗歌、散文、故事等的时候,如果配上音乐,可以使朗诵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2.教学素材式

乐曲本身也可以成为心理辅导课的教学素材,即让学生有意识地欣赏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或受到教育。

例①(增强自信),请学生通过欣赏周杰伦演唱会,感受其“天王”魅力,教师再介绍周杰伦曲折的成长史,引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话题。

例②(战胜挫折),请学生欣赏贝多芬《生命交响曲》片段,教师设问:“你可曾想到这是一个聋人的作品?”引出“勇于面对挫折”的话题。

例③(情绪管理),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引发学生共鸣,再请学生罗列出最近的烦恼事。

例④(感恩母爱),播Beyond的《报答一生》(或陈百强的《念亲恩》等),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参与互动式

让学生竖起耳朵静静欣赏音乐有时还不足达到教学效果,这时,可以通过请学生参与音乐表演,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受教育。

例①(增强自信),鼓励内向、胆怯的同学上台演唱,体会成功喜悦,众而增强自信心。

例②(感恩教育),请学生学练手语歌《感恩的心》。手语歌是音乐与肢体动作相配合绘出的优美舞蹈,它可同时刺激左右脑,使学生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

例③(理想教育),请学生高声齐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鼓励学生着眼于相信未来,立足于把握现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过每一分钟”。

例④(感受幸福),请全班学生起立,合唱《幸福拍手歌》,充满童趣和动感的合唱使学生兴奋起来,课堂上洋溢着欢乐,学生在欢乐中感受到幸福的甜蜜。

例⑤(战胜挫折),在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经历的挫折,并学习战胜挫折的方法后,全班大声齐唱《真心英雄》,从而激发学生在“经历风雨”之后“见彩虹”的信心和勇气。

4.音乐心理剧式

音乐心理剧对于学校心理辅导课而言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它是综合运用上述的“背景音乐形式”“教学素材形式”和“参与互动形式”的产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围绕某一主题的音乐心剧的“编”“导”“演”“观”和“评”的过程,去发现、展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

二、音乐对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作用

1.音乐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奋

音乐通过节奏旋律直接刺激和影响学生的听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激情,引发学生联想,让学生不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活动之中。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旋律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并进而实现切合主题的课堂气氛的渲染、烘托和调节,促进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入趣、入境、入情、入理,增强教学效果。

2.音乐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音乐以其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可分别产生活跃兴奋,轻松愉快,镇静安定等不同情绪调节结果。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情绪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进行情绪调节。例如,学生考前的主要情绪特点是紧张、焦虑,可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大脑神经,提高学习效率。

3.音乐有助于消除人际障碍,促进自我表露

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吸引学生以开放的姿态去投入课堂。集体音乐活动有利于在课堂上构建一种安全的无威胁的人际环境,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降低自我防备意识,改变自我封闭状态,主动通过音乐、语言、行为去进行自我表露。

三、在心理辅导课上使用音乐的注意事项

1.把握乐曲特点,正确选择乐曲

(1)乐曲的主题性。与主题无关的乐曲非但无用,还可能会破坏整堂课的教育效果,因此乐曲的选择务必切合本课主题。

例①(增强自信),可选择的乐曲有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韶涵《隐形的翅膀》、林俊杰《相信无限》等。

例②(异性交往),学生通过欣赏和讨论《女人是老虎》,意识到,在青春期,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渴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这时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

例③(珍视友谊),可选择的乐曲周华健《朋友》、范玮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可米小子《青春纪念册》、小虎队《一路顺风》、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臧天朔《朋友》、蔡卓妍《知己》、许志安《真心朋友》、无印良品《朋友》、TWINS《朋友仔》、李宇春《和你一样》、范范、郭静、张韶涵《仨人》、SHE《老婆》、郑伊健《友情岁月》、龙井《兄弟》等。endprint

例④(欣赏和赞美),播放歌曲《小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各有所长,要善于去发现和欣赏他人闪光点。(这首歌也可用于“增强自信”的主题。)

(2)乐曲的情境性。即,要根据具体情境决定乐曲的类型。音乐分类方法很多,如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或分为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或分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典音乐、嘻哈音乐、乡村音乐、爵士音乐等。音乐的形式、风格、节奏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使之在心理辅导课上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

例如,巴赫的《A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或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比才的《卡门》组曲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欢快,莫扎特的《催眠曲》、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则可以让人放松身心。

2.要分清主次,不喧宾夺主

我们必须明确,心理辅导课不是音乐欣赏课。心理辅导课上的音乐是为了增强心理教育的效果而使用的,所以,一要注意其必要性,需要音乐时就使用音乐,不需要时坚决不用;二要注意使用适度,不喧宾夺主。

3.在时尚与经典之间正确拿捏尺度

音乐发展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但在心理辅导课上的选曲却不一定是越经典越好。如果动辄“贝多芬”“莫扎特”或者“红色歌典”,虽然经典,却未必能触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选曲要注意贴近学生,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乐曲。

4.注意动静结合,给学生留下静思冥想的空间

一些心理老师一味追求课堂的气氛的热烈、学生的活跃、场面的热闹,大量的使用音乐和活动,使心理课成为一场热闹的“派对”。但学生课后却感觉收获甚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必须通过在心理辅导课中体验、感悟和自省,才能实现心灵成长,而过于热闹的课堂,往往容易剥夺学生感悟和自省的机会。因此,音乐的使用要适度,音量也要适当,要注意动静结合,留给学生足够的静思、自省、冥想的空间。

5.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灵活选择音乐的呈现形式

要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灵活选择音频、MTV、flash等各种音乐呈现形式,增强音乐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晶莹.论音乐的心理疏导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张义泉.音乐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音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教育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