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沙“癌症街”
2014-01-13
环球时报 2014-01-13
《爱尔兰时报》1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癌症街”,希望和务实的韵律 湖南省肿瘤医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之间的低矮街区中,有条狭窄街道,原名是“嘉桐街”,但当地人都叫它“癌症街”,许多身着睡衣的行人在此走来走去,出入于附近的各大医院。在这里,希望和务实主义已与真正的中国风格融为一体。患者将恐惧藏于内心,以一种能负担得起的方式专心接受治疗。与中国其他商业街一样,这里熙熙攘攘,但沿街店铺的顾客是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周边各家医院容纳不下大量住院病人,于是这条街成了患者落脚之地,且一住就长达数月。为迎合化疗脱发患者的需求,有假发和帽子商店。许多店铺还出售“神奇”处方。宾馆则为长期患者提供便宜客房……50岁的李女士头戴有香奈儿商标的帽子,每月花800元租下有两张床的房间,以便家人照顾她。这条街已是服务于癌症患者及其需求的成熟社区。李说:“这里很方便,能满足我所有需求。治疗费至少要3万元,是我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的。这并不容易。”随着费用上涨、公立医院面临更多问题及慢性病患者持续增多,中国正在改革医疗体系,宣布将其当成要务。中国人储蓄率很高,原因之一就是要为看病存钱。北京已承诺2020年前斥巨资用于改善基层医疗体系、心理疾病防治、慢性病及重大疾病防治等。但目前状况下,中国患者要么支付所有治疗费用,要么回到家后再报销相关费用,并向当地卫生部门提交纷繁复杂的单据。一家商店内,几名身着睡衣的人正打麻将。“面对癌症,人人平等”,一个开旅馆的人说,“过去两年来生意特别忙。”一名癌症患者说,医院里总是那么多人,“我们村能为我报销40%的治疗费,不算多,但总比没有强。”▲(作者克利福德·库南,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