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堂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2014-01-13李佳星
李佳星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学地理课堂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李佳星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本研究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语言反馈行为进行分类、编码,并对19节中学地理优质课中的相关教学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地理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努力改进课堂反馈的方式,在课堂上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呈现师生互动的倾向;教师在课堂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简单评价性反馈是教师反馈行为的一种主要方式;课堂中学生主动发起的反馈行为很少,反馈行为以被动反馈为主。
中学地理;语言反馈;行为分析
作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一直是一线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决定着学校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能力获得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反馈行为有语言反馈和非语言反馈,本研究以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量化分析19节优质课中教师与学生的语言反馈行为,为优化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
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3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在全国初、高中地理研究课中评选出的初、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以及视频解读资料共19节课进行分析,其中初中地理优质课12节,高中地理优质课7节。
2.研究方法与过程
对地理课堂中语言反馈行为进行分类,得出语言反馈行为分类系统,用以观察教师和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产生的反馈行为。
(1))教师行为
分类系统中,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可以分为消极反馈、简单反馈和高级反馈三类,进一步具体分为无反馈、简单评论性反馈、引导性反馈、激励性反馈和一对一反馈五种行为,并对五种具体行为进行编码,针对各种行为给予相应的定义(表1)。
表1 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分类系统
(2))学生行为
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分为三类:消极反馈、接受式反馈和高级反馈,并将这三类行为进一步分解为四类行为并加以编码,针对各种行为给予相应的定义(如表2)。
表2 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分类
3.对优质课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教师的语言反馈行为是教学反馈行为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回应、情绪、操作等行为中获得反应信息,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了解与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语言反馈,获得教师的态度、评价、愿望和要求等信息。消极反馈是指教师面对学生发出的信息未做出任何行为,主要是无反馈(n)。中性反馈是指教师仅简单重复或是判断正确与否,主要是简单评论性反馈(e)、激励性反馈(j)和一对一性反馈(o)。高级反馈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反应信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活动、总结升华等,或对学生行为鼓励表扬,或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主要有引导性反馈(i),产生的教学效果最佳。通过分析教师语言反馈次数和时间,可以总结出课堂教学教师语言反馈行为情况。本研究中,学生语言反馈行为有消极反馈行为、接受式反馈和高级反馈行为,具体换分为四类:无反馈(1)、接受引导性反馈(2)、主动性反馈(3)和自我评价性反馈(4)。四者之间是递进关系,自我评价性反馈为最高级,指学生接受反馈信息后再产生的反馈信息的行为。
为能够对优质课中教师反馈行为和学生反馈行为进行准确的识别、采集和分析,对每节课录像均进行以下四个步骤的操作。第一步,将优质课视频转化为文字档案,即将教师与学生的所有语言和行为,利用文字完整准确记录下来。第二步,依照语言反馈行为分类,将文字记录转换为行为编码(每个行为类型都赋有唯一的编码,以字母或数字代表)。第三步,以编码为依据,对教师和学生语言反馈行为进行数据采集,记录语言反馈行为类型和次数。第四步,应用相关软件对每节课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种反馈行为的平均次数、基数以及相关比例。
二、数据统计
1.教师的语言反馈行为
在所选择的19节优质课中,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次数,最多107次,最少19次,平均每节课发生43次。根据统计显示,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时长在3.75-12.55分之间,平均时长为每节课6.20分钟,占整节课的10.14%-33.79%,平均值为21.97%,具体每节课的数据见表3。
表3 教师语言反馈的次数和时间
19节优质课中,教师消极反馈行为即无反馈行为出现在研4和研16中,次数共发生2次,平均为0.11次,在整节课教师语言反馈行为中比例为0.24%。简单反馈共发生495次,其中教师简单评价性反馈次数,在7-56之间不等,总计323次,平均每节课发生17次,占整节课教师反馈行为的比例为40.34%。激励性反馈行为共188次,最多23次,最少5次,平均每节课发生9.35次,占整节课比例为22.13%。教师进行一对一反馈行为共84次,最多11次,最少1次,平均值为4.95,占整节课教师语言反馈行为比例是10.27%。19节优质课中,高级反馈即引导性反馈行为共221次,最多30次,最少2次,平均每节课发生11.63次,占整节课教师反馈行为比例为27.02%,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教师语言反馈类型具体次数
2.学生的语言反馈行为
学生语言反馈行为次数在16-120次之间,平均为52.21次。在19节优质课中,根据统计显示,学生语言反馈行为的时长在3.10-10.76分之间,平均时长为每节课5.49分钟,占整节课的7.75%-26.90%,平均值为11.23%,具体每节课的数据见表5。
表5 学生语言反馈的次数和时间
19节优质课中,学生无反馈行为出现在研5中,次数共发生1次,平均每节课发生0.052次,在整节课中比例为0.1%;接受引导性反馈在19节优质课中发生次数在16-116次之间,平均每节课发生51.68次,占整节课比例为98.99%;高级语言反馈共发生9次,平均每节课发生0.47次。其中接受引导性反馈行为发生5次,最多2次,最少1次,平均每节课发生0.26次,占整堂课比例为0.50%,自我评价反馈发生4次,最多2次,最少1次,平均每节课发生0.14次,占整堂课比例为0.40%,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学生语言反馈类型数据
三、分析
1.教师角色转变,课堂教学反馈呈现互动趋势
本研究分析19节优质课显示,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分布时间不一。一堂课中,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时间平均为6.20分钟,平均占整节课时间比例为21.97%,平均发生43次。学生课堂语言反馈平均每节课发生4.49分钟,占整节课比例为11.23%,平均发生52.21次,由此说明教师普遍关注学生,课堂呈现师生互动趋势,面对学生反应信息做出积极主动反馈,发生无反馈行为两次,说明教师对学生不良反馈行为很少发生。教师语言反馈的时间约是学生的1.38倍,发生次数约是学生的0.82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教师反馈时间是多于学生,但是反馈次数却仅是学生的五分之四,说明教师在课堂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与新课程改革前相比,师生观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绝对主导地位,教学实践中逐渐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分析
反馈行为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做出回应、评价或分析的教学行为,比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给予回应[2]。教师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练习等方式获得来自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做出回应、评价或分析等教学行为。语言反馈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状态,从而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方法。
研究发现,五种反馈方式在课堂上均存在,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共发生818次,其中消极反馈为2次,占整节课教师语言反馈比例为0.24%,中性评价共发生495次,占整节课反馈比例为59.42%,高级反馈行为次数为221次,占整节课反馈比例是27.02%。
(1)简单评价性反馈是教师语言反馈的主要形式
由统计数据可知,在19节优质课中,简单评价性反馈行为占比重最大,为40.34%,是教师语言反馈的主要形式。由此可见,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的近一半时间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是操作,做出简单的“对”“错”判断,或是重复学生答案。虽然简单评价性反馈会使得学生明确答案正误、判断思路,但是简单评价性反馈存在缺陷,教师的反馈仅仅提供了答案,没有进一步说明问题的原因,学生难以直接在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得到直接信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2)引导性反馈未发挥学生主动性目的
引导性反馈行为是课堂语言反馈行为的良好方式。及时有效的引导性反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良好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研究发现,课堂中发生的引导性反馈行为,呈现交流反馈圈模式[3](如图1)。依据某一个知识点或是问题,为保证反馈质量和效率,教师居主导地位,控制讨论的时间和思路,并面对思路偏差、冷场、时间不够或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引导学生调整思路。研究数据表明,在整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产生的反馈行为占27.02%,但课堂引导性反馈呈现教师主导现象,学生思路由教师控制。引导性反馈主要有三种形式:提问式引导反馈、讨论式引导反馈和操作式引导反馈,课堂中引导性反馈集中在简单引导,不是更高层次的思维引导,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思维收到压制,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目的。
(3)正面积极反馈在教师语言反馈中占主导地位
由统计数据可知,正面积极的反馈行为占比近五成。正面积极语言反馈即引导性反馈和激励性反馈,两者共占49.15%,多于简单评价性反馈以及无反馈行为。无反馈行为占百分比为0.24%,比重最小。教师产生无反馈行为原因有二:未注意学生反馈信息、学生反馈行为超出教师预设而主动忽视学生反馈。另一方面,教师的应变能力是良好反馈行为的关键[4]。在课堂上,学生的反馈行为不少会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师若因此忽视学生反馈,便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动机。
(4)一对一反馈是教师语言反馈的发展重点
在19节优质课中,一对一反馈行为较少,在语言反馈行为中仅占10.27%,平均每堂课出现4.42次。根据数据表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以教师与全体学生为主,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产生的一对一反馈行为最高为11次。但是一对一交流并不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原因有二:班级人数众多,教师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3.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分析
(1)引导性反馈行为多于主动性反馈行为
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共发生992次,平均每节课发生52.22次,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积极反馈状态,但是学生的被动反馈行为多于主动反馈行为。研究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反馈行为的次数比例约为25%,引导性反馈行为接近75%,可见地理课堂上学生产生的引导性反馈行为占主导地位。在引导性反馈行为中,思考反馈又占绝大部分的次数比例,思考反馈可以分为两种:全班同学共同进行的思考反馈和个别同学产生的思考反馈,两种反馈行为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的。深入分析每节课发现,思考性反馈行为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教师已经设计好的思路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思考、表现等反馈行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2)学生语言反馈缺乏自我评价反馈
分析表明,课堂教学中产生主动性反馈行为多为学生个体行为,即非全班同时产生的反馈行为。学生主动提问式反馈行为非常少,在19节优质课中,主动反馈行为平均每节课发生0.14次,占整堂课比例为0.40%,说明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勇于表达思想和挑战权威意识受到压制。自我评价反馈更加少,学生接受教师反馈信息,绝大多数情况为接受教师引导、得出标准答案,缺少对反馈的再次反馈。由此充分说明,现在课堂中,教师仍是教学的权威,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表达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几乎在教师的预料思路中,得不到真正反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无法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学观念是否真的落实,是否注重学生的教学地位?从数据以及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与课改前相比,教师教学观念已经发生转变,开始关注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学习信息,并即时做出反应。现今的课堂中教师仍旧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注重语言反馈,但是语言反馈是以简单的、对错评价的反馈方式存在,学生的反馈虽多,但仍旧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的被动反馈,因此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并未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理想状态,未能完全发挥语言反馈的功能。
[1] 刘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与分析[J].地理教学,2013(20):20.
[2] 孙亚玲等.中美优秀教师教学理念及行为比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 杨帆.高中教师课堂教学反馈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