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薯作为教具 易化教学难点

2014-01-13黄婉庆

地理教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山脊等高线山峰

黄婉庆

(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教海拾贝

红薯作为教具 易化教学难点

黄婉庆

(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每次备课我都苦思冥想好长一段时间,尽量将新知识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易化课堂难点。在等高线教学中,我借用红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里将等高线内容的要求定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和“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其中“识别”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山地部位,主要包括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而判读坡的陡缓也是建立在读懂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的。我认为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是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绘制出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

我试用过动画与板书相结合的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易化过程”成为了我思考的重点。有一次逛超市,我发现一颗长得十分有趣的红薯,背面有凸出也有凹下的部分,而且一面陡一面缓。端详一番,突然觉得它就是一座天然的山峰模型,可明显看出山脊和山谷。于是,在讲“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时,我把它带到了课堂。

课一开始,我就将“秘密武器”展示出来。学生们惊讶地看看我,又好奇地看看它。(学生的注意力明显被吸引了)

我问:“同学们,觉得这块红薯像哪一种地形?”

学生答:“像座山。”

我问:“可以,那我们就把它看成是一座山峰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山峰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答:“底部大顶端小。”

我问:“这种形态整体上看比较像哪种几何体?”

学生答:“像圆锥。”

我问:“它的外表面是否像圆锥一样光滑?”

学生答:“不是,有凸出也有凹下,而且不像圆锥那么规则,有一侧比较陡。”

我问:“哪位同学想触摸下这凸出与凹下的部位两侧。”

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

转教室一圈后,我再问:“这凸出的地方两侧是怎样的?”

学生说:“是两个对立的斜坡,顶部比较高。”

小结:“在山地中,我们把两个对立斜坡的顶端叫做山脊。”

我又接着问:“这凹下的地方又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答:“长长的,比其它地方低,像条沟。”

小结:“在山地中,这种向下凹的部位叫山谷。”

我再问:“这背面有一侧比较缓,一侧比较陡,假设你在爬山,你觉得爬哪一个坡比较容易。”

学生答:“缓的那一面。”

我问:“这座山峰模型其实是块红薯,所以我们能俯视它,了解它的真实面貌。但如果是一座真实的山峰,我们还能如此全面的观察它吗?”

学生答:“可以,坐在飞机上。”

我问:“坐飞机是可以实现,但是可行性不高。还有什么方法呢?”

学生答:“画在纸上,让它变成地图。”

我问:“是的,这要怎么画呢?”

学生一阵讨论……

讲解:“为了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地形的基本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是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请看,我在山体模型上找出所有海拔为5厘米的点,将其连成一条线,这就是等高线,也就是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我用同样的方法标出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的点,然后把同样高度的点连成线,山体模型上就出现了几圈曲线。如果把这些曲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并标出海拔,这就是等高线地形图。请问,我如何把这些线画在一个平面上?”

学生又是一阵喧哗……“沿着等高线的边缘画出来。”

我假装疑惑地问:“哪位同学上来试试?”

提出建议的学生上讲台在白纸上画出山体模型最底部的一圈曲线。

我继续追问:“这是地平面的一圈等高线,其它的怎么办呢?”

“沿着等高线把山体模型切开……”

学生一步步地被引到我设定的情景中来,我拿出小刀小心翼翼地将山体切成几段,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地争着上讲台画等高线。我示意另外一名学生,他沿着每一个切片的边缘把等高线画在了白纸上。

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成品,十分开心。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其它“红薯”模型分给各个小组,让他们画出来,并让它们把海拔数值扩大1000倍后标在每一条等高线上。

同时,我在屏幕上投影出一系列问题:

请根据你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讨论并总结:

1.山峰的等高线形状和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2.对照模型,标出山脊线,观察山脊处的等高线特点。

3.对照模型,标出山谷线,观察山谷处的等高线特点。

4.概括陡坡与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5.根据陡坡的等高线特点,想象悬崖的等高线会是怎样的?

学生根据自已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小组讨论后基本都能归纳出山峰、山脊、山谷、悬崖、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特点。

我趁机又发问:“现实的山地并不只有一座山峰,同学们能否根据刚才的绘图方法,在白纸上再画出一座山峰。”

学生快速地画出另一山峰的等高线。

我问:“两座山峰之间的地势是怎样的?”

学生答:“比较低。”

讲解:“山峰与山峰之间有个过渡地带,它比山顶低,由于其形状类似马鞍,因此被命名为鞍部,请同学们在白纸上指出鞍部,并画出其等高线。”

此时,大多数学生又圈出等高线,然而只是把两座山峰连在一起,不能很好地画出鞍部的特点。

于是,我让学生左手握拳,让他们把两个关节想象成山峰,用笔在左手背上圈出山峰的等高线,顺着手背的高低,鞍部的等高线特点十分明显。

我又说:“现在请大家修改一下刚才画的鞍部等高线。”

有了“手背等高线”的帮助,学生快速地做出修改。通过红薯模型的帮助,学生准确地绘制出了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并总结出其特点,达到了本课时的预设要求。为达到“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的标准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山脊等高线山峰
刀削山峰危石立 谁栽松树直亦奇
Saving the life of a wolf
黄昏
地形图的阅读
山脊新能源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拥抱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基于约束连接方向的最速上升法提取山脊线
山区等高线内插生成DEM的精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