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与华夏诗文
2014-01-12段菊荣
☉段菊荣
“银蛇欢舞辞旧岁,骏马腾飞迎新春”。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神州大地迎来了马年新春佳节,马便自然成了人们热谈的话题。马是人类最熟悉、最亲切的动物之一。人类社会生活中,马是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历史文化上最奔放活跃的角色。从古至今,在诗歌、故事、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中,马的形象一直为人类钦敬和钟爱。
中国古书中,马喻颇多。马到成功,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马跃龙腾,龙马精神,都突出了一种果敢和快捷的品格。《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赤兔马的故事。赤兔马雄壮高大,全身之毛色,如火炭般红亮,其最初主人吕布,也生得潇洒英俊,时人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为曹操俘杀后,赤兔马成了战利品。曹操后来在大破刘备的战役中,因欣赏关云长的忠诚和光明磊落,将赤兔马赠予关羽。从此,赤兔马就一直驮着关羽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其名声也大振。明朝时期,《南诏野史》载有“金马之神”的故事:阿育王有三个儿子,都喜欢其色如金的神马。阿育王命三个儿子前去捕捉金马,谁抓到就归谁。但阿育王偏爱三王子至德,私下把马笼套交给他,结果三兄弟追捉神马追到今昆明市附近的东山,至德用马笼套逮住了金马,所以今日昆明东山又叫金马山。
正因为马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常以马入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汉武帝写了《蒲梢天马歌》,南北朝时刘义恭写了《白马赋》,唐代的牛上士写了《故骏赋》……唐代大诗人李白《天马歌》诗云:“天马来出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杜甫《天育骠马歌》诗云:“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宋代司马光《天马歌》诗云:“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书昔常见,不意人间今见之。”朱熹《咏画马图》诗云:“精神权奇孰可班,当在白兔青龙间。君知此马从何来?龙眠胸中十二闲。”
马的精神、形象不仅写进文艺作品中,而且融入风景名胜,成为永久恒定的人文景观。如河南洛阳的“白马寺”,陕西良县的“良马寺”,吉林集安的“关马山城”,浙江上虞的“白马湖”,上海市闵行区的“马桥古文化遗址”,湖北武汉的“阅马场”,江西南昌的“洗马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