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

2014-01-12柴岚绮

读者·原创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私信业务员问候

文 _ 柴岚绮

大数据时代

文 _ 柴岚绮

前年,我们咬牙买了一套新房,当时,那座29层的高楼刚在郊外的一片空地上打下地基。今年要交房了,业主们自发建了一个QQ群,我和丈夫都兴奋地加了进去,且按照群里的规矩,把名片改成自家的房号。

加群以后,时不时有QQ敲门声,验证信息里写着某某家装公司。QQ邮箱里也飞来很多陌生邮件,全是装修公司发来的,开头一律热心声明—您家的效果图已经设计好了!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烦的是骚扰电话,因为签购房合同的是我丈夫,留的也是他的手机号,所以每天他一次次按下接听键,一次次耐着性子答复:“谢谢,我们暂时没有装修计划。”

电话沟通不下去,人家就发短信。其中有一家公司的业务员最为执着,尽管他的短信从没得到过回复,但他仍然坚持以每周两次以上的频率持续发送问候:冷空气就要来了,请您注意添衣保暖;或者,某地正在修路,您可以从某地绕行。总之,他是气象、市政以及城市生活细节的代言人。每次听到短信提示音,我丈夫轻轻扫一眼就移开视线,也没往心里去。

有一天,短信提示音又响了。我丈夫正在看羽毛球比赛视频,他抓过手机,瞬间,脸上露出了难以形容的表情。那条短信写的是:“这周,我在体育馆打羽毛球时,脚踝扭伤了,所以请您打球时也要多加小心。”发短信的还是那位执着的家装公司业务员。

我丈夫没别的爱好,平时就爱打羽毛球。这条短信不仅令我丈夫诧异,我也顿生一种他去羽毛球馆的路上被人盯梢了的感觉,心里有那么点不舒服。

我丈夫还加入了一个本地的羽毛球论坛,那个论坛的私信信箱里也躺着那位业务员的问候。“他是怎么找到的呢?”我惊讶地问。

“也许,他从这个小区业主的QQ群找到了关联的论坛,再找到相关的帖子,再根据帖子内容得出你的日常生活轨迹—总之,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你想有点隐私,那是很难的。”我丈夫把这条短信和羽毛球论坛里钻出来的私信,用“大数据时代”5个字做了总结。

我也想起来,今年某一天,当我逛完淘宝,返回微博网页,发现网页右边广告栏里赫然出现“森女服饰”图片,并且和我刚在淘宝看过的款式几乎完全相同。我恍惚了一下—这微博怎么像肚里的蛔虫,那么了解我的心思?多次出现这种“巧合”后,我忽然醒悟—虽然趁上班时间逛淘宝,领导不知道,但在这虚拟空间里,另有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罗永浩发了条微博:“为明年春天的手机发布,市场部门已开始常规的数据分析工作。以我优酷演讲视频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我的传播受众分析图里,除男女比例一项明显‘不健康’之外,其他几项重要指标都好得出奇,远超我的想象……”底下有一张具体的受众分析图,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地区等信息一目了然。

大数据开始成为热门词,还有云计算、云服务这样的字眼,我以前从未想过,它们会如此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像一个浪漫的文科生和一个死板的理科生令人大跌眼镜地结合在一起。而我对它们的理解力,是那么的可怜。但陌生人发到我丈夫手机上的问候短信,微博跟踪淘宝信息并推送广告,以及罗永浩为他的手机所做的数据分析,让我这个科技盲也明白了一点点—每天,我们在网络上的行走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轨迹和规律,但倘若连续被追踪记录,分析处理,便会直接破译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而这种“读心术”,不过是庞大云空间的小小一角。

最近,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连续出现雾霾天。当我和丈夫爬上郊外唯一的小山,看着整座城市毫无生气地陷于一团灰蒙蒙之中时,我忍不住表达了对未来环境的忧虑。我丈夫倒是很乐观,他说:“没事的,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预测是它最核心的表现,现在—他用手指向我们头顶的天空—关于这个雾霾天的所有数据,都已经传到了云里。”

猜你喜欢

私信业务员问候
抖音发布关于加强网暴治理和预防的公告
再见,业务员!
问候武汉
最美三月天
职场中的问候礼仪
几等奖
理财顾问
悉尼私信
问候
十块钱卖他两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