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碰碰香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2014-01-11王志英

关键词:悬液挥发油芽孢

孟 雪 王志英

(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碰碰香(Pelargonium odoratissimum)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植物,原产地在欧洲及西南亚地区,耐热,不耐寒,喜阳光。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享有“碰碰香”的美称,其气味如薄荷,又略带苹果风味,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暑,驱避蚊虫,消炎消肿和保养皮肤的功效[1,2]。目前,对碰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对碰碰香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探讨其抑菌活性,寻找真正抑菌成分和天然抗菌物质,为其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供试植物。碰碰香购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花卉市场。

(2)供试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玫瑰色微球菌(Micrococcus ros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paeruginosa)、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验室提供。培养基为LB 培养基。

1.2 方法

(1)挥发油的提取。将新鲜碰碰香的地上部分晾干后粉碎,称取100g 粗粉,用水蒸气蒸馏法[3]提取其挥发油,蒸馏时间4h,馏出物用石油醚萃取得浅黄色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冰箱中保存。

(2)GC-MS 仪器与分析条件。仪器:美国Hewlett-Packard 公司生产的HP 6890 puls/HP5973 GC/MS 联用仪;GC 条件:HP-5ms 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 ×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1mL·min-1,汽化室温度280℃。程序升温,柱初温80℃(2min);80℃~180℃(0min),0℃·min-1;180℃~250℃,7.5℃·min-1,柱终温250℃(2min)。柱流量60mL·min-1,进量样1μL,分流比30∶1。MS 条件:离子源为EI,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eV,四极杆温度150℃,扫描质量范围50~500amu。标准谱库为美国DATABASE/NIST98.L 谱库,结合有关文献人工检索确定其化学组成[4]。各成分的保留指数,与文献[5]化合物的保留指数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证各化合物。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峰的百分比含量。

(3)菌悬液的制备。将供试菌种用LB 斜面培养基活化,接种LB 液体培养基,摇床37℃恒温震荡24h,得到供试菌液,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含106~107cfu·ml-1个细菌的菌悬液。

(4)挥发油抑菌圈的测定。采用滤纸片法[6]依次吸取100μl 各供试菌液,分别加入到LB 平板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三角涂棒涂布均匀。用打孔器将滤纸打成直径5mm 的圆片,高压灭菌后放入已涂菌的平板内,每片滴加20μl 挥发油,对照滴加20μl 无菌水。每次实验3 次重复,每个平板贴放4 片实验样片,1 片对照样片。平皿置于培养箱中37℃培养24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mm),计算抑菌圈直径。公式如下:

抑菌圈直径(mm)=测量抑菌圈直径平均值-5

(5)挥发油有效抑菌中浓度的测定。用含5%吐温-80的无菌水将碰碰香挥发油分别稀释为100mg·ml-1、50mg·ml-1、10mg·ml-1、5mg·ml-1、2.5 mg·ml-1和1.25 mg·ml-1,然后在各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ml 稀释后的挥发油和9ml 55℃LB 固体培养基混匀,依次制成含10mg·ml-1、5mg·ml-1、1mg·ml-1、0.5mg·ml-1和0.25mg·ml-1和0.125 mg·ml-1含挥发油的平板培养基,待平板培养基凝固后取10μl 含106~107cfu·ml-1个细菌的菌悬液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每浓度重复3 次。以接菌悬液无挥发油的LB 固体培养基为阳性对照,以无菌悬液含挥发物的LB 固体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置于37℃恒温培养24h 后观察计数,按如下公式计算抑菌率[7]:

抑菌率(%)=(对照菌落数-处理菌落数)/对照菌落数×100%计算出抑菌率

采用SPSS10.0 软件中的概率单位回归法[8]测定碰碰香挥发油对供试细菌的EC50,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碰碰香挥发油化学组成

经GC-MS 分析,得到总离子色谱图(见图1)。从碰碰香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中,共鉴定出20 种化合物(见表1),占总挥发油的92.36%,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1.29%,相对百分含量最多的两种单萜类化合物分别是罗勒烯和α-蒎烯,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达到了53.95% 和15.48%,其次是莰烯7.42%,桧烯5.52%,β-蒎烯5.08%。

表1 碰碰香挥发油组分分析

2.2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参照北京药品检验所指定的常规抗生素药敏抑菌圈标准[9],抑菌圈在1.5cm 以上为抑菌能力强,用“+++”表示;1~1.5cm 为抑菌能力较强,用“++”表示;1cm 以下为抑菌能力弱,用“+”表示;无抑菌圈出现为无抑菌能力,用“-- ”表示。

表2 碰碰香挥发油的抑菌圈直径

同浓度的碰碰香挥发油对6 种供试细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如表2 所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了1.5cm 以上;其次是炭疽芽孢杆菌,其抑菌圈直径在1~1.5cm 之间;再次是枯草芽孢杆菌、玫瑰色微球菌、绿脓杆菌,其抑菌直径都在1cm 以下;而对腐生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不明显。

2.3 有效抑菌中浓度的测定

由于在抑菌圈实验中碰碰香挥发油对腐生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不明显,故在抑菌率实验中只对其余5 种细菌进行测定。由表3 可知:挥发油在10mg·ml-1浓度时对5 种细菌的抑菌率都是100%,随着浓度的降低,抑菌率也随之降低,当降低到某一浓度时挥发油就失去了抑菌能力。

表3 碰碰香挥发油对5 种细菌的抑菌率

根据表3 数据,利用SPSS 数据分析软件中概率单位回归功能,计算碰碰香挥发油对5 种细菌的有效抑菌中浓度(EC50)如表4 所示。枯草芽孢杆菌的EC50是1.369 mg·ml-1,玫瑰色微球菌是1.520mg·ml-1,绿脓杆菌是1.461mg·ml-1,炭疽芽孢杆菌是1.349mg·ml-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0.127mg·ml-1。由此可见,碰碰香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表4 碰碰香挥发油对5 种细菌的有效抑菌中浓度(mg·ml -1)

3 讨论

经分析得知,碰碰香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单萜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1.29%,其中以罗勒烯(53.95%)和α-蒎烯(15.48%)含量最多,其次是莰烯(7.42%)、桧烯(5.52%)和β-蒎烯(5.08%)。根据医疗上的经验,这些单萜类化合物具有驱虫、杀虫、抗风湿、抗肿瘤、利尿、祛痰、止泻和镇静等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10]。

实验证明,碰碰香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抗菌、杀菌作用,对除腐生葡萄球菌以外的5 种供试细菌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果,且挥发油浓度越大,抑菌作用越强。其中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在1.5cm 以上,EC50为0.127mg·ml-1;其次是炭疽芽孢杆菌,其抑菌圈直径在1~1.5cm 之间;EC50为1.349mg·ml-1。因此,碰碰香挥发油在体内抗细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关其抗菌机理和其他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1]刘守明,储农.家庭种花养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4.

[2]佘树勋,吴应祥.花卉词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38.

[3]蔡建秀,尤祖卿,黄晓冬,等.天竺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5) :403~408.

[4]AdamsR-P.Identfica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 phymass spectroscopy[M].Ilinois: Alure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1:165.

[5]Jennings W,Shiamoto T.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r and fragrance volatiles by glass capillary gas chromato graphy[M].NewYork: Academic Press,1980:31.

[6]程永宝.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87.

[7]胡仁火,蔡朝晖,任国祥.8 种校园绿化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杀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 :9 128~9 129,9 131.

[8]景天忠,王志英,齐凤慧.森林病虫害实验设计与SPSS 统计分析[M].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137~141.

[9]张薇.几种园林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吴楚材,吴章文,罗汉宾.植物精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4.

猜你喜欢

悬液挥发油芽孢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30L发酵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高密度芽孢的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