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
2014-01-11高坊洪
高坊洪
(九江职业大学 文化旅游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标志,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51.9万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2.6%,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1]。但纵观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差距缩小缓慢、水土资源退化和环境状况恶化等突出问题。如何通过有序的制度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把城镇化建设与改革红利结合起来,保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1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动因
城镇化也叫城市化。城市化一词源于1867年西班牙城市规划设计师赛达(A.Serda),他在《城市化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由于研究者研究角度不同,对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呈多样化。仇保兴(2003)认为我国不直接用城市化概念而提城镇化概念是考虑到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2]。彭江碧(2010)认为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3]。张红利(2013)认为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是人口和经济活动从乡村向城市聚集的历史过程[4]。城镇化具有人口迁移、经济发展、空间扩张、生活提高、社会文化发展等多维含义,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系统转化过程。
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因,孟祥林(2008)认为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主导产业以及产业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驱动力[5]。吴建峰(2011)等通过对我国30年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管理制度等因素改变了人力资本积累、贸易成本、规模经济等基本经济要素,进而影响城市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方式[6]。文贯中(2012)认为城镇化是内生型的,即获得充分自我实现的欲望对城镇化的重大推动作用,允许市场要素在利己的考虑下自由流动和组合,分享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效率、就业和公共服务。当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带来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时,产生净集聚效益,它决定了人口规模和企业数量;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则决定了城市的自然边界。净集聚效应未穷尽时,不需要、也不应该人为控制人口和企业的流动[7]。侯培(2103)等认为城镇化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客观承载,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地”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二者交互作用的耦合关系追求的是协调、互利共生、和谐发展[8]。也就是说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包容了产业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及环境特征等很多因素。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矛盾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范围以鄱阳湖为核心,涉及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六个设区市共38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 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多样性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使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重要的地位。
1988年,我国生态学家王如松根据生态协调原理的正负反馈和限制因子定律,认为区域内城市生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反馈和限制性机理。即城市发展在开始时很缓慢,继而适应环境,最后受到瓶颈的限制而接近某一饱和水平,一旦限制因子变化,瓶颈扩展,容量即可加大,城市会呈现S 型增长,并出现新的限制因子和瓶颈。城市正是在这种缩颈和扩颈或正反馈与负反馈的交替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动态平衡[9]。可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存在交互胁迫和促进的关系,只有当城镇化有利于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时,在双向作用下,才能实现二者从低级协调向高级耦合的方向演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鄱阳湖区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大面积的湿地人工改造、生态资源过度利用和工业废水排放,给湖区生态系统的天然特征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因子形成了交互胁迫关系,这种交互胁迫造成了鄱阳湖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产业支撑力不强等。本文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 个县中的19 个县作为研究范围进行分析: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10年鄱阳湖区19 个县的人口占全省的23.0%,仅创造了全省15.9%的生产总值和12.4%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6.42%。19 个县生产总值超100 亿元的仅有3 个(南昌、新建、进贤),地方财政收入过10 亿元的县只有1 个(南昌),最低的只有2.68亿元(星子),且生产总值超100 亿元3 个县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进贤县为3.0%、新建县为5.2%、南昌县为6.2%(见表1)。
表12010年江西省、鄱阳湖19 个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
从城镇化水平看,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为44.1%,同期鄱阳湖区19 个县为18.3%,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内部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最高的德安县(31.9%),最低的是鄱阳县(11.6%),前者是后者的近3 倍(见表2)。从产业结构看,2010 鄱阳湖经济区19 个县产业构成为18.7∶56.0∶25.3,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省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7.7个百分点,显现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表22010年江西省、鄱阳湖19 个县城镇化和工业化率单位:%
基于以上事实,国内许多学者围绕鄱阳湖区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余欣荣(2000)应用PRED 系统诊断的方法,对鄱阳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土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的“人—地—水关系模型”和湖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策略和政策建议,并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和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具体的、基础性的研究[10]。刘海清等(2009)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11]。实际上,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江西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规划,创新了机制,但由于生态系统演进的复杂性和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还有大量研究工作可做。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3.1 树立鄱阳湖城镇化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现阶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提出了刚性需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思维造成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虽然通过水利修复,使鄱阳湖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水资源保护的工程体系,但这种“衰退—修复”的循环具有很强的麻木性。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关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限制的关系。根据鄱阳湖水位不稳定,随时可能导致湿地面积减少和血吸虫病害,以及候鸟宜栖息的最佳环境和鱼类洄游的生态影响,规划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等情况,强化区域水资源保护,加大区域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投入,强化工业达标排放标准,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如水权交易制度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应用遥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水质环境、水土保持、节能降耗、污水排放、空气质量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测,切实保护好长江“最后一盆清水”,助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
3.2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协调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区经济”特征明显,表现为行政区政府干预辖区内经济活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了多个行政单位和部门,因此,一切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建立区域统筹协调机制,开放各类生产要素,促进商品、资金、人才、技术、产权、信息等无障碍流动,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打破地区封锁,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同时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环保相关制度的建设创新,鼓励非政府组织、社区等多元公共管理主体的发展,支持多元利益组织在价值分享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充分作用,引导城镇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3 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指出,偶然事件(包括某种决策和制度安排)、路径依赖(包括区位和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产业基础)是区域发展的三大影响要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相匹配的产业布局。因此,在产业布局上要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区域的功能,调整产业类型,让产业的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基础上,立足于鄱阳湖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法设立禁止开发、限制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大原有基础工业、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做强做大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弹性的新型建材与特色冶金、电子与通信设备、高档纺织品与绿色食品、节能环保型家电和交通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会展、物流商贸等新型都市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实现鄱阳湖新型工业化与生态城镇化的有机统一,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1]姚士谋,李广宇,燕月,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J].人文地理,2012,(5) :48~53.
[2]仇保兴.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面临的若干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03,(6) :1~15.
[3]彭江碧,杨峰,等.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75~78.
[4]张红利.我国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J].生态经济,2013,(11) :83~86.
[5]孟祥林.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00~105.
[6]吴建峰,周伟林.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策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1,(5) :21~26.
[7]文贯中.呼唤内生型城市化[J].财经,2013,( 2) :89~92.
[8]侯培,杨庆媛,何建,闵婕,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以重庆市38 个区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80~86.
[9]宋水昌,由文辉,王祥荣,等.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9~45.
[10]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0.
[11]刘海清,麻智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探讨[J].求实,2009,(2)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