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九变》再审视
——兼论《孙子》研究的方向
2014-01-11□王珏
□ 王 珏
《孙子·九变》在内容和篇章结构上引起较多争讼,受到研究者普遍关注。李零先生曾指出《孙子·九变》中存在“章句割裂”问题,最近又见论者发表题为《<孙子·九变>再考察》的文章(以下简称《再考察》,详见《军事历史》2013年第5期)与李零先生进行商榷。本文参稽相关文献,再细加审视,并对《孙子》研究的方向发表一些浅见。
一
《再考察》一文认为,李零先生关于《九变》值得商榷的说法之一是:“他(李零)认为张、刘、赵①指张贲、刘寅、赵本学。等是‘注重书的整体分析’的。愚见以为,张、刘、赵他们恰恰是没有注重书的整体分析,至少是没有从整体思想上对《九变》进行把握,眼睛只盯着‘九’这个数字,从而深深地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才找出了一系列非常奇怪的错简。”
案:《再考察》对元明先辈学人和李零先生的学术观点理解有偏差。李零先生强调元明学人从结构上整体把握《九变》篇,《再考察》认为元明学人没有从思想上对《九变》篇进行整体把握,两者只是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没有可以商榷之处。
李零先生原文为:“当时著书者每动称‘错简’,改易原书文句,倡为新解,若元代之张贲,明代之刘寅、赵本学,皆一时之著称者。他们受理学影响,注重书的整体分析,反对‘有一句解一句’”②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2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李零先生所言分明在强调元代之张贲,明代之刘寅、赵本学注重对《孙子》之书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肯定其研究方法的可取之处,这种评价并无不当。李零先生承认:“张贲、刘寅、赵本学的改动,我不赞同,但他们对旧说的矛盾看得很清楚,对我仍有启发。”③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318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但《再考察》没有真正理解李零先生的原意,看不到元明先辈学人因为开始注重从结构上整体分析《孙子·九变》篇而取得的学术成就,仍然说出诸如“张、刘、赵他们恰恰是没有注重书的整体分析”、“眼睛只盯着‘九’这个数字”、“深深地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之类的话,委实过于苛责古人。
二
在《再考察》看来,李零先生关于《九变》值得商榷的说法之二是:李零根据银雀山竹简,批评张贲等人“动称‘错简’,妄改原书”,确是批评在关节之处;但李零自己却动手对《孙子》版本做出了另外一种改动,这就值得商榷了。李零在最近几年出版的相关《孙子》类书籍中,《九变》都是被整体搬迁到《九地》之后。虽然他对这样的改动曾注以说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也是一种版本改动。
案:不确。李零先生反对版本改动,也没有“对《孙子》版本做出了另外一种改动”。《再考察》指认李零先生“在最近几年出版的相关《孙子》类书籍中,《九变》都是被整体搬迁到《九地》之后。虽然他对这样的改动曾注以说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也是一种版本改动。”根本就是误判!
首先,李零先生曾态度鲜明地反对版本改动。主张:“我们不能按我们的标准来要求古书,只要我们觉得不通顺,就替古人改文章,想删就删,想改就改,想移就移,想并就并,一直到我们通顺了才满意,那不叫校勘,而叫新编。”①李零:《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254页,北京,三联书店,2010。强调:“古书的整理,不管多么粗糙,多么不合理,也不能按今天的道理读,今天的道理改,最好保持原样。”②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315页。有关论证《九变》接近初始状态,提倡尊重古书原貌的类似说法还有:1、“简本相当《九变》的一篇,篇题未见,字句残缺较甚,篇题木牍也没留下题目,但留下的东西和今本出入不大。我们估计,简本已经就是现在这个样子。”2、“《九变》原文本身,混乱摆在那儿,其实更古老。”3、“文章是糊涂文章。但此篇再糊涂,从简本看,西汉时期就这样,用不着改动。这类问题,古书多有,我们不必大惊小怪。”③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319~320页。
其次,李零先生也没有“对《孙子》版本做出了另外一种改动”。《再考察》所指的第一部书《兵以诈立》的真实名称为《兵以诈立:我读<孙子>》,是李零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孙子》课的整理稿。(《再考察》所指的另一部书《唯一的规则》真实书名为《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该书观点多袭用前书,无足深论。)为了授课方便,李零先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内容做了调整。出于旁观者的良知,这里不妨审视一下李零先生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九变》篇的位置本来在《军争》篇的后面,为了便于讲述,我把它的位置挪一下,放在《九地》篇后面讲。原因,前面说过,主要是这两篇,内容相关,没法分,《九变》篇的内容,不过是《九地》篇的一部分。不讲《九地》,《九变》没法讲。我的目的,不是搞新编。”④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314页。
在此基础上,李零先生形成的判断是:“《九地》可能是《孙子》各篇大体编订后,最后剩下的材料,整理工作有点差,因此结构松散,前后重复。《九变》又是从《九地》分出的一部分。《九变》是一篇糊涂文章,单独讲很麻烦,连题目都成问题。但是,我们把它和《九地》放在一起读,还是可以理解它的大致含义。”⑤李零:《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254~255页。李零先生唯恐引起有些人误解,所以,特别反复加以说明,“为了便于讲述”,“我的目的,不是搞新编”。已经到了“此心耿耿”的程度,依然被人坚持说成“这其实也是一种版本改动”。仔细想来,李零先生所言并非不易之论,论者也大可不同意李零先生的学术观点,却不应将基于误读或误解而形成的不恰当误判强加于人。
三
在《再考察》看来,李零先生之所以提出“章句割裂说”,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九变》开头五句,有四句与《九地》重出;二是“绝地无留”一句,在银雀山简本中出自《九地》篇。据此李零得出结论:“前人推测‘九变’本来是指‘九地之变’,这点是正确的”,并进一步认为《九变》是一些“编辑很差”、“无法读通”的下脚料。
案:《九地》、《九变》两篇存在“句子重出”现象,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再考察》难能可贵地指出李零先生之失,接下来,《再考察》所陈述的观点却同样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
李零先生判断《九地》、《九变》两篇之间存在章句割裂的证据有二:一是“《九变》十句话中的前五句,全部与《九地》篇重出。”二是《九变》篇中“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虽知五利,不能得地之利矣”,与《九地》篇“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相合⑥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232页。。对照《孙子》原文,“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和“围地则谋”,四句大抵可归为“重出”,只有“绝地无留”确乎没有出现在《九地》篇中,李零先生取《九地》篇中“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的“绝地”,再取银雀山汉简本上编《九地》篇“争地,吾将使不留”中的“不留”改为“无留”,拼接成“绝地无留”,这种牵合弥缝的做法成为招人诟病的主要症结。
退一步讲,即便四句“重出”也仅能为研究者判断两篇中是否存在“章句割裂”提供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再考察》以此指出李零先生的不可取之处,弥足合宜。然而在陈明自身观点时,却意外地提出另外一种可能性:“至于‘重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作者对相关问题更多重视,譬如老师上课,觉得是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叮咛。”这不能不让人陡然生疑,究其实,李零先生的“章句割裂”是“句子重出”的可能原因之一,《再考察》提出的“对相关问题的更多重视”同样也是“句子重出”的可能原因之一。李零先生基于可能性形成判断的做法固然有失严谨,但是,《再考察》没有拿出有力证据,便直接用自己相信的一种可能性来否定李零先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取喻“老师在课堂上叮咛学生重点内容”,把“重出”的原因说得如此简单,如此随意,岂能让辩者折服。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李零先生“章句割裂”说建立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其真实意图在于尝试解决一个由来已久的学术问题:《九地》、《九变》两篇是否存在“章句割裂”。李零先生“是从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走上学术研究这条道的”①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自序》。,堪为《孙子》研究领域的淹通之士。他在校读《孙子》的过程中,发现古书“往往会有篇题不能概括内容,一篇之内层次不相衔接以及篇与篇之间内容重复出入等问题。”“实际上,并不应叫做‘错简’,倒不妨叫做‘章句割裂’。”尤其注意到,《孙子》在先秦子书中是属于形式比较整饬的作品,所谓“其言甚有次序”,但即使是此书中也同样存在着章句“割裂问题”②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230页。。
其实,李零先生的证据远远不是《再考察》列举的这些,行文所限,仅再补充相对重要的两点:
第一,据《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高彪乃独作箴曰:‘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李贤注引用《孙子·九变》篇,《北堂书钞》卷一一五《将帅四》“通九变”条引用《孙子》,皆大段抄引《九地》篇之文当之,并将《九变》、《九地》两篇文字合抄在一起,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人早就感到这两篇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③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234页。。
第二,“《九地》篇十二个片段,在内容上十分冗杂凌乱,不但各个片段之间并不衔接,而且后半篇与前半篇也屡有重复,活像同一篇的两个本子(赵本学及邓廷罗《兵镜》均已言之)”④转引自李零:《孙子古本研究》,234页。。
李零先生受历代学人的启发,在深入研究中发现问题,并试图做出解答。令人遗憾的是,从“古人早就感到”、“活像”等措辞中可以看出,其结论大多建立在推论基础之上。然平心而论,这些思考并没有重大失误,尤其是“章句割裂”的见解尚有颇多精义。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仅就《孙子》研究而言,历代研究者浸淫文献之中,简直已穷尽智慧,有分量的见解厚厚地积累下来,后来者每推进一小步又何其艰难!李零先生在小心考证基础之上,洞悉“《九变》《九地》两篇各自然章句之间的联系及编次上的矛盾”,提出退而求其次的大胆假设,不失为学术新见,对后学的启示意义更是难以估量。
进行以上辨析并非单纯地进行“商榷”,愚者千虑的真实意图是要奉献有关《孙子》研究的一些思考。
历史研究的真正魅力在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⑤[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9~10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若为推动学术进步计,我们更关心学术责任的召唤。因此,“求得真事实,予以新意义,予以新价值,供吾人活动之资鉴”⑥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6~7页,北京,中华书局,2010。,正是时代赋予《孙子》研究的真正使命,从中也能够领悟到今后《孙子》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第一,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因此,《孙子》研究最为至关重要的任务即是发掘当代启示,资鉴当今,指导现实。第二,继续研究原典,得古人之意。第三,重温《孙子》研究的历史,“通过学习,并把自己的经验与前面各代人的经验结合起来”⑦[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21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仅就后两个方面而言,可能实现的突破之处大致可以确定为:(一)发现新史料,或者重新寻出已经沉没了的事实;(二)运用新方法得出新解;(三)发现前人之误并予以纠正。关于这一点需要遵循的原则应该是“不薄今人爱古人”。也就是说,对待学术先辈的成果,要有“与有荣焉”的心态,要给予“理解而不是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