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子”意识不可取

2014-01-11彭晓亮

政工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圈外圈子里圈子

☉彭晓亮

“圈子”意识不可取

☉彭晓亮

“圈子”是什么?恰似俗语“潜规则”,像雾像雨又像风,许多人都不陌生,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现实生活中,亲信圈、朋友圈、老乡圈之类并不鲜见,有的甚至圈连圈、圈套圈,盘根错节,不但旁观者迷,连当局者也常常难知其庐山真面目。

圈子往往是靠人身依附、私利交换维系起来的,有的圈子成员不多,能量却不小:一般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圈内人就能够分一杯羹;一般人“搞不定”的事情,圈内人就能够“搞得定”;一般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矩,圈内人就能够打打“擦边球”,甚至堂而皇之破一破“格”、例一例“外”。进了这样的圈子,这样那样的实惠,一时间确实能够得到不少。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是这种结党营私的圈子,也越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要想进入这样的圈子,维护在这种圈子里的地位,总是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金钱、精力倒是其次,前途、后路是其重,至于口碑人心、良知人格的得失,就更加难以计算了。

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些圈子看起来的确很好很强大,但“结团”并不意味着团结,可“同甘”更不意味着就能“共苦”。事实上,在一个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私利交换基础上的圈子里,人人首先考虑的是私利,顺风顺水、有酒有肉时自然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一旦遇到风吹浪打,往往便是圈内人争相“戴罪立功”的时候了,不但不会为圈友两肋插刀,甚至可能不惜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插圈友两刀。找这样的圈子不啻自投罗网,入这样的圈子不啻画地为牢,织这样的圈子不啻作茧自缚。那些被打掉的满身苍蝇的老虎,那些拔出萝卜带出的泥巴,就无疑是一部部生动的反面教材,值得圈里圈外的人们好好警醒。

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圈子虽然不是万能,但没有圈子却万万不能。其实,那些寻寻觅觅找圈子、想方设法入圈子、勤勤恳恳织圈子的人,何尝不是像一首歌唱的那样:“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正因为心里先有了亲亲疏疏、以邻为壑甚至投机取巧、倚圈牟利的念头,才会被圈子牵着鼻子走,自觉不自觉地“入彀”。习主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深刻指出:有些人“把人际关系搞得越来越庸俗,甚至因此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军队是要打仗的,军人要面对的是血与火、生与死的终极考验,如果平时不能和衷共济、肝胆相照,战时又怎能真正甘苦与共、生死相依?这样那样的“圈子”,对战友来说无异于一堵堵无形的墙,对敌人来说则无异于一个个致命的漏洞,更是半个都不应该存在。

古人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其偷偷摸摸找圈子、入圈子、织圈子,还不如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风物长宜放眼量,心底无私天地宽。毕竟,再大的圈子,和圈外广阔的世界相比,也只是一个小圈子;毕竟,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作者系广西河池军分区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圈外圈子里圈子
你在哪个圈子里生活
拆[外二首]
我走进人群
朋友无圈
理解
你的圈子在哪里
朋友无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