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年官兵的心理安全
2014-01-11周敏
●周 敏
重视青年官兵的心理安全
●周 敏
青年官兵是军队中的主要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人生课题,如思想觉悟的锤炼提升、战斗技能的磨砺锻造、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创新思维的拓宽培养和生活能力的全面增强等,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和矛盾以致引发心理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官兵自身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军队未来的整体发展。因此正视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着力构建青年官兵心理安全工作机制,应当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一、青年官兵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青年官兵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具体到个别人则是程度上的差异。这些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方面:一是心理抑郁,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和他人沟通,对现实事物与环境变化刺激极为敏感,对集体活动排斥,遇到问题归因于外界环境或他人,负性情绪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遣,导致严重的心理闭塞,加重抑郁的倾向。二是心理排斥,对能力素质高、成长进步快或家庭背景好、经济条件优的战友,往往表现出排挤心理和嫉妒心理,这种嫉妒没有转化成为个人发奋努力的动力,而是以异常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对他人的排斥,以非理性的举动为难战友,造成了内部关系的不和谐。三是心理脆弱,遇到挫折情境或一时的困难和矛盾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积极主动寻找途径解决问题,而走入牛角尖、死胡同。个别人遇到诱发因素可能会集中爆发,甚至采取极端手段结束自己生命,不顾家庭的痛苦、亲友的哀伤,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让人扼腕长叹。
二、青年官兵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青年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军队这个特殊的群体当中,严明的纪律、紧张的生活、高强度训练等都会给青年官兵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果个人心理调适能力不强,很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是个体依赖感的缺失带来的影响。青年官兵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参军入伍,在家里是父母呵护的对象,有了烦恼可以向父母倾诉,在学校有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且同学大多数都是本地人,统一的乡音、熟悉的人文环境和生活习惯、相近的文化背景,都能够给他们带来精神慰藉,随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赖感。进入军营后,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远离了熟悉的家乡、父母、同学和朋友,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生活习惯不同,语言多种多样,陌生感会油然而生,此时若不能及时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以往的依赖感会荡然无存,失落感会随之而来。如果不能及时引导,非常容易导致心理发生畸变。
二是学习训练存在的困惑和迷茫。能够参军入伍的,只要个人付出努力,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但是也有例外,如有的青年官兵参军并不是处于个人意愿,而是受到家里人的强迫,不愿学习、不愿训练的想法一直存在,看着别人一天比一天进步,自己只有羡慕却不行动;偶尔想起离家参军前父母、亲人和朋友们的叮咛、嘱咐和期望,又会感觉自己不上进,无法向父母交代,这样经常纠结于他人期望与个人想法之间,心理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也会引发心理问题。
三是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的困扰。从对某部青年官兵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不少人参军入伍的动机是部队工作稳定,工资能够按时发放。青年官兵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家里贫困,由于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父母能力所限等,特别是当家庭成员遭遇患病等重大变故时,会给官兵心理带来非常强的影响,扭转家庭经济困境并非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有的家庭把走出经济困境的重任寄托在了青年官兵身上,客观上给官兵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和思想压力。倘若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在关键时刻得不到组织的关心与帮助,很可能在极大的压力下导致心理扭曲甚至心理崩溃,产生严重心理疾病。
四是情感波动引起的心理冲击。青年官兵正处于青春期,有着很强烈的情感需求,在入伍前不少人都谈过对象,有的感情还比较深。但是青年官兵的情感往往受到恋爱动机不纯、心智不成熟、工作前景不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夹杂着经济问题、性格问题、家庭问题等因素,恋爱顺利时一切都很美好,遇到矛盾时就分分合合,造成情感波动。特别是在步入军营后,恋爱基本只能靠电话维持,使用电话又有许多严格规定,很容易引发违规违纪问题,甚至出现非理性行为,影响单位建设和个人成长。
五是未来出路不明导致的迷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兵不会一辈子在军营工作,大多数都会有转业、复员的时候,有些青年官兵入伍不久就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面临二次就业,能否适应社会人际环境,部队所学在地方是否有用武之地等,这些现实问题都会影响到官兵的心理。如果过分关注可能会引发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训练和工作生活。
三、构建青年官兵心理安全的工作机制
青年官兵存在心理问题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是军队还是家庭以及官兵本人,都应当重视加强对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安全的工作机制,有效地遏制少数官兵畸形心理状态的发展。建设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必须重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部队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增强官兵凝聚力。
军营文化是高品质特有的群体文化,先进的军营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凝聚力,更能够陶冶官兵个人修养和情操。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军营文化活动,使广大官兵增强对军营大家庭的依赖感;通过解读先进文化的精髓,给官兵注入知识的力量、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崇高的理想;通过学习先辈先进事迹,指导官兵构建自己科学的生涯规划,增强报国从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单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通过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密切官兵关系,营造和谐亲密的内部关系,增强官兵以连为家的主动感和幸福感。
二是官兵个人要掌握心理安全方法,提高自我控制力。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官兵的成长进步不可能一帆风顺,官兵总会遇到困难、挫折,产生情绪和心理的各种变化,若不能及时疏导和矫正,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指导官兵掌握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克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提高自我控制力。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转移注意法,即在情绪波动心理焦虑时适当地转移注意力,通过进行体育活动、聆听音乐等方式排遣暂时的苦恼,放松心情,为解决心理问题设置宽舒的心理环境。二是自我宣泄法,当心理紧张产生焦虑与困扰时,通过适度的倾诉和宣泄来缓解紧张心理,可以主动向自己信得过的干部、骨干、战友倾诉甚至泣诉,发泄自己的情绪,达到舒缓紧张心理的效果;还可以利用特定的禁得起力量击打的物质对象,以活动身体的方式让自身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寻求心理的放松和平衡。三是自我慰藉法,学习阿Q精神,退后一步思考,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求得心理的平衡与解脱;也可以进行自我的心理暗示以激励自己。上述三种方法都是达到增强自制力的举措,运用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紧张,实现心理平衡,走出心理困境。
三是要经常性开展心理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官兵心理免疫力。虽然心理问题只出现在少数人身上,但从理论上讲凡是现实中的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情绪和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官兵开展常态性的心理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是搞好心理教育。将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纳入经常性教育计划中,通过开设专题教育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官兵传授心理保健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常识,一旦遇到心理不适的状况,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或者主动寻求外部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官兵提高对心理问题的免疫力。二是开展心理服务。要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通过活动把官兵凝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分享体验;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的功能就是帮助调节和疏导情绪,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摆脱困扰,消除疑虑,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部队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专题网站、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多时段全方位给予产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官兵以有效的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指导。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任务就是直接面对和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安全的建构和恢复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三是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个体面临突然或者重大的生活逆境所出现的心理严重失衡现象,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的人采取有效及时的应对方法与举措,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其主要内容是防止心理危机者的自杀、自伤及其恶性攻击等过激行为,以控制心理危机者的情绪与过激心理状态,控制个别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针对少数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人,只要加强督察,做好疏导工作,就能够转危为安,减少和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作者单位:68261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