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五个问题”入手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2014-01-11吉林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马喜成耿小宇
吉林省军区司令部动员处 马喜成 耿小宇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党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统一思想,坚持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高度统筹谋划,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从解决“五个问题”入手,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职能意识不强问题。充分认识当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确保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各级党团组织,预备役部队营连党委、支部由预建变为常建,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用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统一认识,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宣传网络,抓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教育,抓好学习贯彻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抓好党课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强化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意识和和战备观念,培养战斗精神。
资源统筹不够问题。坚持和完善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切实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力量,形成党委议大事、做决策,各方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制定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长远规划,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本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将后备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后勤保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确保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展,在适应需要中提高。
准备打仗不急问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充分认清军事斗争准备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按照时间节点扎实做好各项准备。进一步健全国防动员机制,明确各级职能部门责任,落实人员编制,确保发挥作用。落实总部关于做好民兵组织调整、规范民兵组建秩序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调整基干民兵规模,整合力量资源,做到在调整中优化,在融合中加强,确保各支队伍特别是重点队伍编实编强,为作战动员奠定坚实基础。着眼作战需要,重点抓好兵种预备役部队、边海防地区预备役部队建设,进一步提升战斗力水平。加强战备设施配套建设,增加战备物资储备,达到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标准。
保障机制不全问题。进一步加快立法步伐,以国家《国防动员法》《兵役法》等法规为基础,积极协调立法机构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地方法规或实施办法,逐步构建纵向配套、横向互补、具体量化的法规体系,使涉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任务实际需要与保障可能,进一步理顺经费保障渠道,重点保障主要方向、重点地区、骨干队伍建设需要。本着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注重效益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经费、基础设施和物资器材的科学管理,真正把有限的经费和物资用在应急作战动员准备上,用在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水平上。
人才培养不精问题。进一步健全后备力量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依托军地有关机构和院校,加强动员系统人才培训,建立军地动员指挥人才培训机制。运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选好配强专武干部、民兵干部、预备役军官,理顺进出渠道,提高履职能力。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热点地区的武装机构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作为重点突出出来,最大限度保持一线武装机构和专武干部队伍的稳定。依照《民兵工作条例》和相关规定,解决好农村民兵连长配备不齐、不专职问题,增强农村民兵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