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2014-01-11陶传辉

政工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政工官兵

●陶传辉

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陶传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手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化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影响渗透到军营,给部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如何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确保部队对信念网络可管可控,成为各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紧盯互联网管控,打好网上斗争“主动仗”

当前,互联网在方便官兵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同时,也成为敌我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主战场。据统计,部队失泄密案件半数以上由互联网失管失控造成。一是军人家庭上网底数不清楚。部分官兵认为安装互联网涉及个人隐私,审批登记程序繁琐,未经审批私自安装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电脑普及,出现一个上网账号多户共用、以军人身份随意跟帖发帖涉军敏感问题等情况,使部队对互联网实施有效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对军人家庭上网的底数摸排不清。二是军营互联网吧安防措施不到位。互联网有限进入营区,对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和开阔视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专网专用、专机专用现象;部分网络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偏弱,管理维护水平层次低。有的单位重用轻管、重行政管理轻技术监控,安全防护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三是办公区违规用网行为难杜绝。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别办公区域违规连接互联网、用无线网卡连接互联网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官兵为方便查询、下载资料,违规将互联网和军营政工网与个人计算机、办公电脑之间交叉连接,给军事秘密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各级须着力在其使用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一要在抓好军人家庭互联网审批使用上下功夫。狠抓官兵网络安装申请、机关安装审批备案,严禁军人家庭私自安装互联网,严禁以军人名义登记注册国际互联网,把好军人使用网络的入口关;扎实搞好军人家庭上互联网的清查摸排工作,切实摸清底数,真正将所有用户纳入管理范畴;抓好军人家庭上网的动态监管工作,确保管理机制完善,用网秩序规范。二要在加强军营互联网吧技防上下功夫。加大对网络管理的投资力度,采取安装浏览器代理、防火墙入侵检测、网上行为监控系统、信息过滤系统等软硬件手段,筑牢安全防护屏障,堵塞安全漏洞;加大对军营互联网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日常运行监管力度,细化“军营互联网吧使用管理规定”,狠抓军营互联网专机专用、专网专用末端落实,确保官兵安全上网、文明上网。三要在纠治办公区违规用网上下功夫。严格落实“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从源头上将互联网与政工网以及用于办公和连接政工网的电脑实现物理隔绝,防止因人为或误操作导致泄密;深化军地协作机制,定期邀请国家安全部门专家深入部队针对涉密设备、无线电信号等进行技术检测,合力抓好涉军互联网管理工作,牢牢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

二、紧盯政工网防范,打好防失泄密“阵地战”

军委首长强调:网络阵地,不但要建好,还要坚守好。当前,各级在运用政工网开展政治工作,促进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用管方面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是“电子密”用管较随意。部分单位负责保密U盘和储存涉密资料存储器的管理人员原则性不强,随意放置和不按要求借用和保管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单位办公电脑上网,政工网电脑办公,涉密资料不按规定权限拷贝、发送,造成“电子密”随时处于流动状态,存在很大的失泄密隐患。二是用户身份认证难把关。个别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强,在虚拟网络世界随意谈论涉密信息和涉军敏感话题,极易在官兵头脑中造成不良舆论导向;部分单位定密要求不严不准,在政工网上不按要求随意上传下发涉密文件资料,如使用者和管理者稍有不慎,既难一时准确定位消除泄密隐患,又极易被不法分子盗取造成泄密。三是网络管理责权不清晰。面对数量众多的涉密电脑,部分单位网络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在使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用轻管的现象;有的单位政工网络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使用管理权责不够清晰,容易出现无人管、无人维护的现象。

解放思想的深度、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工作落实的力度。紧盯政工网防范,打好防失泄密阵地战,首要的是思维观念更新,关键是人防技防合一。一是加强“电子密”管控。严格落实涉密U盘、硬盘的使用以及外借规定,防止涉密存储设备失管失控;严防违规复印、拷贝、留存甚至删除涉密电子信息,严禁计算机在涉密政工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连接,从根源上实现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防止“电子密”外泄。二是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健全政工网电脑和办公电脑网上行为监管、涉密信息集中存储、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手段的安防体系,充分挖掘安防系统的功能,合理优化配置,进行分段、分片监管,确保网络技术防护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加强对涉密资料浏览、传阅、发送的审批权限,防止随意扩大知悉密范围造成泄密。三是强化网络监管权责。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落实比武竞能上岗制度,不断提高骨干建网、管网、用网能力,真正将想管、敢管、会管的人员放在网络管理岗位上;落实专职网络管理骨干编制,健全定人、定位、定机、定网机制,划定责权范围,签订安全管理承包责任书,真正消除网络管理漏洞和死角。

三、紧盯手机使用关,打好官兵失范“攻坚战”

以3G、4G为代表的手机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官兵沟通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在当前官兵交流日益多元的情况下,手机网络给部队官兵思想和行为管控带来了新的隐患,增加了难度。一是手机功能多,失泄密隐患大。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备,像陌陌、微信、QQ等带有定位系统的聊天工具,一旦被黑客侵入控制,既可以使用木马程序窃取手机中的信息资料,也可控制手机视频、照相等功能进行直接窃密和监听,甚至利用导航定位功能测定出具体位置,存在着泄露重要军事目标和重大军事活动的严重隐患;有的官兵是非辨别能力不够,原则性不强,在办公区域使用手机违规上网,随意跟帖谈论涉军敏感话题甚至暴露部队行动和战斗实力等,造成重大失泄密。二是不良信息多,负面影响广。网上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泛滥极易造成官兵理想信念动摇,直接影响青年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的官兵沉迷于网络游戏、暴力言论、色情视频,容易在工作中分心走神,导致少数基层官兵天天面对面而难以心贴心,有的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政治敏感性不够,容易被反动宣传所蛊惑,被网上政治杂音所误导,被恶意炒作虚假信息所欺骗。三是网上诱惑多,行为易失范。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个别官兵在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下,逐渐放松了警惕,出现以军人身份乱交友、乱拉关系继而引发私自外出和离队问题发生;少数官兵崇尚网络虚拟世界里的花天酒地,消费大手大脚甚至超前消费等,轻则引发军民纠纷,重则发生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犯罪等。

针对当前手机网络对部队安全管理尤其是官兵行为管控容易引发的隐患,各级应着力把好“三关”。一是抓好手机使用审批关。按照条令条例要求,对符合条件使用手机的官兵,把好手机使用审批关,严防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使用手机;统一规范使用时限,对手机进行集中统管,在满足官兵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管理。二是抓好手机上网监管关。对符合条件使用手机的官兵,规定手机型号,统一手机号段,便于随时跟踪手机使用情况;限制手机系统的使用,由部队通信部门或自动化站对QQ、微博、微信等功能进行限制使用,定期清理整治营区附近手机上网用户,防范官兵浏览不健康网站和信息、发表涉军敏感话题、乱交往等。三是抓好手机涉密场所进出关。在机关办公楼设置手机专用存储柜,严禁干部将手机带入会议室、保密室、作战室等涉密场所;加强技防力度,配齐电磁信号干扰器等保密设备,从源头上切断手机泄密通道。

【作者系65655部队政治部主任】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政工官兵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数控机床DNC网络管理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Windows网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流量分析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