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的真实性:新版《雷锋志》
2014-01-11季青春
☉季青春
(本文作者:沈阳军区后勤综合训练基地政治委员)
真实性是所有辞书的生命。笔者近日翻阅了沈阳军区白山出版社2013年12月新版的《雷锋志》,并和该社1998年2月出版的《雷锋志》进行了比较,深切感到新版《雷锋志》具有全方位的真实性,是一本策划很成功的大型资料书。
首先,新版《雷锋志》全方位的真实性体现在具有辞书必备的历史真实性。从196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起,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已经51年,跨越了新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新版《雷锋志》共计210多万字,在老版基础上分为“题词赞誉”“生平事迹”“日记文作”“精神内涵”“宣传历程”“社论选辑”等20编,尽可能原样保留和收录了“文革”、“抓纲治国”、改革初期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学雷锋活动的人物、事件和资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学雷锋活动的真实历史画卷。
其次,新版《雷锋志》全方位的真实性体现在具有辞书必备的完整真实性。据统计,50年来国内出版了与雷锋有关的图书1万多种、宣传画400多种、歌曲240多首、影视戏剧100多部,形成了长盛不衰的雷锋文化现象。新版《雷锋志》增设了“书画作品”“收藏集锦”“报刊图书”等编,对雷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全景式的展示,进一步扩大了辞书覆盖范围。新版《雷锋志》还根据本世纪初学雷锋活动的新拓展,增设了“网络宣传”编,其中收录有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网站和官方微博的有关内容,还有选择地收录了凤凰网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站中的某些负面言论,较完整地展现了在学雷锋问题上所发生的网络辩论原貌。
再次,新版《雷锋志》全方位的真实性体现在具有辞书必备的科学真实性。辞书的真实性原则并非自然主义,人们随着社会发展必然不断更科学地重新认识历史。新版《雷锋志》以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为指引,在“精神内涵”“宣传历程”等文字记述部分中,力求更科学、更准确、更客观地解读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的历史。例如,在雷锋精神的思想来源上,老版《雷锋志》的概括表述中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感染”的提法;而新版《雷锋志》将其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造就”。再如,老版《雷锋志》中表述:“‘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宣传学习雷锋活动备受摧残的10年”;而新版《雷锋志》则修改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宣传学习雷锋活动曲折发展的10年”。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毫无疑问,雷锋成长史和学雷锋活动史都是思想史,但这恰恰要求我们必须更真实地记述这些历史。新版《雷锋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老版《雷锋志》的基础上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