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收博取 融会贯通

2014-01-10吴煜,吴丹妤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成功中国陶瓷

吴煜,吴丹妤

摘 要:日本陶瓷的起源于中国,因此在早期的日本陶瓷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陶瓷的特征,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日本陶瓷早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日渐隆盛。这个仅仅只有数百年陶瓷历史的国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走出中国的影子,成为如今的世界陶瓷强国,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本身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学习探究。

关键词:日本;中国;陶瓷;成功

中图分类号:TQ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58-02

陶瓷艺术是中国最悠久的传统工艺种类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佐证。但随着近代中国瓷业的日渐式微和其他国家陶瓷技术的兴盛,原本在陶瓷界最有话语权的中国已经失去了优势,让世人争相追逐的“中国景德镇制”沦落成了地摊货。个中原因深究起来,令人伤感之余,也让我们无法再回避自身的原因,复兴中国的陶瓷艺术成为了每个陶瓷从业人员的中国梦。虽然近年来相关的陶瓷技术、艺术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均颇为丰富,但陶瓷毕竟不只是在中国发展的,它的覆盖面是全世界,如果只是孤立的闭门造车,似乎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问题,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个成功之路的借鉴与学习。

在当今世界上,陶瓷强国有不少,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等均有优质精品出产,如何选择参照对象非常重要。经过一番研究,课题组最后选择了日本,首先,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在陶瓷艺术上经过了漫长的交流与衍变历程,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更加具有可比性。其次,日本的成功之路效率非常之高,日本的制瓷业发展历程至今不足四百余年,便迅速成为世界所瞩目的陶瓷强国,符合中国瓷业迅速复兴的迫切要求。

那么究竟这个落后中国制瓷业近千年的日本是如何在短短数百年期间迅速崛起?为什么享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享有成熟生产技术积累的中国就在市场环境中败下阵来停步不前?我想通过对日本陶瓷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经营理念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陶瓷的发展历史来看,日本的陶瓷发展大部分来源于其它国家的经验借鉴,尤其是中国。在中国战国时期,因战乱导致一些中国人逃亡到了日本定居,同时也将中国的制陶技术带入了日本,这便是日本陶瓷的启蒙,随后的隋、唐、宋、元、明、清,日本派出众多使臣前往中国学习交流,而日本的陶瓷在这段时间有了飞跃的发展,例如日本的“奈良三彩”技术源头便是“唐三彩”,“天目茶碗”缘于中国的黑釉陶器,而日本青花瓷鼻祖伊藤五良太甫也是从中国景德镇学习后才回国创烧了日本青花瓷。

二、天时人和

日本陶瓷在国际上销售大约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是那个时候的日本陶瓷在国际上反映并不佳,质量、美观程度远远低于中国,但是日本人并未放弃这一市场,即使从1641年到1867年江户时代幕府政府实行了闭国自封的期间,还是允许其陶瓷品在中国、荷兰、长崎销售。到了19世纪70年代,明治时代的新政府开始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经济得不到发展,外销瓷的商机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当局的视野,很快日本政府就明确了提出了通过陶瓷贸易打开振兴之路的构想,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通过一些补贴、表彰、地方保护、无形文化保护公约等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在陶瓷之路上前进,同时不断引进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成果运用到陶瓷技术生产之上。

在这样的新政府大力支持下,日本瓷迅速成熟,仅仅只需要一个契机来证明自己,而此时中国瓷业的衰落为日本瓷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在1876年的万国博览会上,以政府出资赔本赚吆喝的方式将各方面都准备充分的日本瓷在举世瞩目的万国博览会上打响了重要的一炮,完成了日本瓷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艺术特色

(一)天马行空的设计感

从器型上来说,在日本陶瓷的设计,是没有固定形态这一说的,例如缺一块的圆盘,缺一角的方形碗,多边形的汤具等等,造型各异仿佛成为了日本日用瓷的风格体系。这样造型上的艺术性使人非常容易区分日本瓷与其他产瓷区的产品,别出心裁的设计冲破了人们头脑中潜意识的固定造型,摈弃了一切常规模式的先入为主的认知方式,使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在日式的审美里,这些不完整、非常规、有缺陷的设计手法比完整、日常、完美的形式更能表现物体本身内部的精神,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性。

从色彩上来说,日本陶瓷中的色釉装饰的丰富性也是在国际上屈指可数的,除了一些传统的青瓷、无釉素瓷等之外,日本陶瓷中经常大幅使用“红、黑、蓝、绿”等非常具有冲击力的颜色进行撞色搭配,虽色彩斑斓却不失自然的美感。

(二)人性化的艺术感

艺术感、人性化、日用瓷这几个词因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仿佛很难展现在同一件器物上。但是在日本的日用瓷上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三者的完美结合。日本肥前地区有田烧文化的13款豆碟系列中所展示的各式具象形的碟,有雀形、魚形、蝴蝶形、花形、扇形、桃形等等花、鸟、虫、鱼的各式形象,并且搭配了釉上、釉下、青花、红釉、镀金、刻花、印花、手绘等各类各式装饰手法,整体形象非常具有生命力。具象型器物最早的发源地并非日本,而是中国,但是仅仅是昙花一现,并未形成体系流派传承。而在日本这个艺术与实用没有固定界限的过渡,艺术与实用便不具冲突性,反而是一种相互表达、渗透的关系。

(三)返璞归真的手工制作

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各地早就普及了高度机械化,发达如日本更是不缺乏技术,但是机械化并未取代日本传统手工瓷的地位。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固然成本低廉,但同时也缺乏个性、单调乏味,追求自然美的日本陶艺家认为只有通过手工制作才能表现出物象本身的质朴、天成,所以直到今天古老的全手工陶瓷艺术仍旧占有一席之地,享受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管理经营

1.企业管理。任何一件商品的成功都与其背后企业的综合科技水平与高素质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同为亚洲国家,相较而言日式的管理方式是比较先进的,以日本陶瓷企业为例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原料管理方面,瓷土、燃料、模具、釉料等物料的进厂标准和工艺技术指标在日本企业非常严格,真正做到将产品缺陷消灭在生产之前,绝对避免出现“差不多”、“误差不大”的情况,而这样严苛的标准带来的成果是显著的,日本陶瓷的合格率远远超于其他产瓷区。

其次,在品质管理上,日本企业的要求是必须尽善尽美,这样的品质是从样品就开始抓起,刨除预算考虑先生产出高品质的样品,然后再考虑如何批量生产出同质素的产品。在投入生产之后,日本企业在每一道工序后都进行严格检查,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即使只有一点不明显的瑕疵也作为残次处理。在这样完整严密的品质管理体系下,日本高档套瓷的一级合格率高达九成,远远超出中国。

最后,在员工管理上,日本非常注重员工思想上的感化。员工自入职第一天开始,公司就会开始对于他们进行内部培训,目的就是使其融入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思想方式以及一些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虽然每个公司的理念、思想各有差异但是有一个基本方向是一致的,通过各种特有的奖励、处罚、庆典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以为公司奉献为荣,以公司的发展为骄傲。

2.行业管理。企业做的再完善,如果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也还是不够的。在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之后,日本便成立了制陶行业协会,发展至今日本已经有许多个大型的陶瓷协会,这些协会统一了日本陶瓷工业的技术标准、协调了各企业之间事务往来、提供了多种培训机会且同时起到行业监察的作用,促进整个日本陶瓷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经营运作。尽管最近十几年日本的经济都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但是其陶瓷产业仍旧保持一个缓慢增长的势头,在世界中高档市场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外与其有效的市场经营运作模式也有很大的關系。

自17世纪日本外销瓷开始,伊万里、有田焼、志野烧等等就一直传承至今,给与了欧洲市场深刻的印象,为日本的陶瓷品牌打下了最初的声誉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更是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品牌,例如名古屋制陶、大仓陶园、noritake、三乡制陶、东洋制陶等等。

抛开日本瓷品质不说,日本瓷商非常注重外向型发展,一直将产品的出口业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日本国土面积、人口都是有限的,而国际市场的消费力则广阔的多。但是仅仅依托几个品牌在国外的单打独斗并不容易形成气候,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沟通协调后,各品牌负责出产最擅长的优质产品,由一家公司专门负责销售。

负责销售的公司则剑走偏锋,没有采取广泛采用的入驻商场与其他产区陶瓷统一销售的模式,而是选用日本陶瓷专卖店的形式销售,首先店面的装修和布局具有非常强烈的日本风格,在出售货品前先唤起了人们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其次很早就开始采用网络、节日促销等方式发展顾客群体,其采取联合销售的方式一下就打入了欧美市场;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式无可挑剔的服务态度,这种服务理念在中国看来也许有些苛刻,但是却为日本陶瓷留下了许多的回头客。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日本的陶瓷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市场经济与全球贸易环境下,在曲折的前进道路中一直坚持以优秀陶瓷工艺技术、独特的文化特点、规范的管理模式打造出精品陶瓷产业,而产业的成功又促进着日本国内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陶瓷产业链条,实现经济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紧密结合。相较而言目前中国瓷业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陶瓷产品本身之上,更多的是思想意识、行业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相信通过对以上日本陶瓷成功之路的梳理,能够对我们的陶瓷复兴之路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关涛,王玉新.日本陶瓷史[M].辽宁: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

[2] (加拿大)Carin Holroyd,Ken Coates著.刘寅龙等译.商业制胜之日本[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 詹嘉.日本陶瓷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演进[J].中国陶瓷,2001(3).

猜你喜欢

成功中国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后进生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陶瓷艺术欣赏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