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失业金不是白领的
2014-01-09
点燃两挂鞭炮,48岁的刘志生(化名)从工人变成了小老板,他自己的铁艺店铺开张了。在此之前,刘志生在一家北京市属国企干了20多年,因单位搬迁,他买断工龄,自己做起了生意。
刘志生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各项条件,两年的失业保险金两万多元,足够他支付大半年的房租,而他办理了“灵活就业”、没有领取这笔钱。“我要是领了钱,这两年就不算工龄,以后退休金就吃亏了。”刘志生说出了足以令周围人信服的理由。
接通电话,高苹再次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这位某外企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有着10年工作经验,2000名职工的社保她都要过问,对于并不起眼的失业保险金,她也能充分分析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态度。
纵使专家、学者对失业保险金赋予了再多的“意义”,最终直接受到影响的还是企业和职工,各自的立场、各自的动作、各自的心态,演绎着这项保障基金的微妙变化。
损失两年工龄
“这钱不是白领的。”刘志生说,按照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将不算其工龄,如果领取了两年的失业保险金,将减少两年工龄,对于几年后即将退休的刘志生来说,这笔账可得算清楚了。
“少了两年工龄,到我退休时很可能每个月少拿几百块钱,”刘志生盘算着,看看手头不差这两万块钱,就决定不领失业保险金,办了个灵活就业。
两年的失业保险金,该如何取舍?
高苹就听职工说过多种“方案”,但无外乎领取还是不领取。高苹印象较为深刻的算法是,假如领取了两万块两年的失业保险金,减少两年工龄,职工退休后每月少领取一二百元的退休金,一年也才少一两千元,影响不大。
“乍一听,这笔账有道理,但可不是说你每月只少一两百元那么简单。”高苹分析着“两年工龄”的利弊,她说,职工的退休金并非永久固定的,根据国家调整,退休金也是会上涨,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参照工龄,“比如退休10年以上、工龄25年以上的,每月涨100块钱,工龄30年以上的涨200块钱,那么每涨一次,你就可能多一次损失,这是对以后的长期影响。”
高苹遇到过类似的案例,公司内一名工作了将近32年的老职工,在公示退休金时其工龄只有29年零5个月,职工不解,也产生了纠纷。事后才得知,这名职工领取了两年的失业保险金,工龄也被扣除了两年。
正如高苹所说,也正如刘志生所做,多数达到缴费年限的职工失业后选择办理灵活就业,而对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持谨慎态度。在高苹看来,年轻人就业机会多、很少用到失业保险金,年纪大的职工对工龄有所考虑,这也影响了失业保险金的使用率。
这个被失业人员不为理解的政策,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看来,此举恰恰是保证公平性。他认为,职工失业也就是没有工作了,怎么会有工龄,如果失业人员又领失业保险金又计算工龄,那么说明他还是在缴纳社会保险、是有单位工作的,两者之间显然是矛盾的。
因此,一些没有领取失业保险金而办理灵活就业的人员,为了延续工龄就以个人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
褚福灵强调,失业保险金不是一项待遇,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领取的,其最大的功能只是保障职工在失业情况下的基本生活。
手续繁琐
公司2000名职工的社保,高苹都要负责,虽说失业保险金数额很小,可办理手续相对繁琐。
高苹吐槽,有些企业还是不愿意为员工办理失业保险金相关手续,首先就是时间上很难把握。办理失业保险金的首要条件就是员工被动离职,按照规定,自离职之日起15天内,要办理好员工的社保交接并把其档案转到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
“15天内办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比如员工是本月20日离职的,如果要转接社保,就要等到下个月的5日社保开网才可以,随后我们企业再做保险减少,这就超过了规定的15天。”高苹说,倘若15天内没办完,对方就不接收这名职工的手续和档案,很可能会耽误职工下个月的社保,损失就要由企业来补偿,“这个时间点很难把握,无形中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
在高苹的10年工作经历中,因为没有把握好15天期限,公司也曾有过为离职员工补交一个月社保的事情,这个15天期限令她很头疼。高苹也与社保圈内的工作人员经常碰面,这个期限已经成为了“口口相传”的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
当然,除了这15天期限,员工离职后需要办理失业保险金,就要把档案转接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用人企业免不了要为离职员工办齐所有手续,“通常我们15天内不能办完,也要保证20天必须办完。”高苹说。
由于手续繁琐,企业在为离职员工办理失业保险金工作中,意愿不强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这笔钱的领取时间。
根据高苹多年的观察,一般主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职工,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或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职工,而那些收入较高或者年富力强的职工,对此很少关心。使用失业保险金还是呈现出了一种年龄段现象。
对此,刘志生深有体会,在他去咨询失业保险金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都是四五十岁、收入不高的人,年轻人很少。
并非人人都“不爱”失业保险金,也有人专门钻空子去领这笔钱。
钻空子
48岁的刘志生又失业了。
没办法,他不会经营,店铺仅开张3个月就关门了,店外依稀可见开张时燃放过的鞭炮皮子。
以前的同事劝刘志生先领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然后再去找工作,他不解,为什么要先领3个月?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打一个时间差”,刘志生经过同事的“指点”清楚了这种做法。原来,失业人员在3个月内就能办好手续、将最多两年的失业保险金拿到手,而按照国家规定,一旦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将不能领取失业金,所以很多决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在3个月内拿到钱后,才去找工作。
高苹没少遇见这样的情况,有些年纪较大的、新入职的职工直接点明不需要公司上社保,这样的职工一般都是在领取失业保险金。
“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聘用了他,就必须给他上社保,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将拒绝聘用。”高苹说,往往这些职工对企业的做法不能理解,在他们看来,不让企业上社保是在减少用人单位的负担、企业怎么还不支持呢,“实际上,如果我们不上社保将承担更大的风险,比如职工出现了工伤,我们没给他上保险,该怎么赔偿?纠纷会更多。”
高苹回忆,曾经一段时间,国家的规定是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如今3个月内就能搞定,难免有人钻空子,毕竟一下就能领到两万块钱。更为现实的是,如果职工办理了正式退休,将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未领取的部分也就做了“贡献”。
一个更严重的现象是,实际操作中,存在骗“保”行为。
“我见过一些年纪不大的人也去领失业保险金,看上去不像是被动离职,而且那个年纪再找工作太容易了。”刘志生回忆着咨询失业保险金时的种种,的确,有一部分看上去和“失业”完全不着边的人,反而赶往人才中心、街道办事处领取失业保险金。
提到这个现象,高苹也笑道,确实有用人单位帮助职工开假证明、领取失业保险金。
“这样的单位可能出于好心,虽然职工不是被动离职,当职工想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希望单位开具被动离职的各种证明,用人单位也就开了。”高苹说,但这类单位没注意到,一旦这样的职工拿着你开具的终止劳动合同证明来要补偿金时,用人单位也百口莫辩,“这类职工确实不是被动离职,不需要进行补偿,可是他的手里可有公司开的证明,这个赔偿是给还是不给?”
高苹总结,为什么会有人钻政策上的空子,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对个人管理较松、而对企业要求很严格,这就导致当职工需要领取失业保险金时,企业为了省事,也会尽力帮助职工,让其以个人身份去办理手续,这是企业和职工都愿意看到的结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