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拟定

2014-01-09程绍驰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国际太空 2014年1期
关键词:参与方路线图载人

程绍驰(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2013年8月20日,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ISECG)联合美国、俄罗斯、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加拿大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共同发布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提出以2030年后开展载人火星探索为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国际空间站”的价值、扩大载人任务与机器人探索任务的互补效应、借助载人登月任务积累关键技术等手段,实现载人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报告出台背景

2006年,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开始讨论全球合作探索太空的问题。2007年5月,联合发布了合作探索太空的顶层战略—《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随后成立“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2011年9月,该协调组联合其中12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机构(中国和澳大利亚除外),发布第一版《全球探索路线图》,规划了未来25年通过国际合作探索月球、小行星以及火星的目标、路径与方案等。在此基础上,吸收各参与方近年来的新想法和意见,形成了新版路线图。

2 报告主要内容

重申全球合作探索太空的共同目标及目的

明确共同目标及目的是制定《全球探索路线图》的基础,也是各参与方开展交流与合作的依据。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提出了与第一版内容相同的8个共同目标和34个共同目的,但是8个共同目标的排列顺序略有不同。第一版的8个共同目标的排列顺序为寻找生命,扩展人类存在,开发探索技术和能力,开展科学研究以支持载人探索,促进经济发展,进行空间、地球及应用科学研究,加强公众参与,增强地球安全性;而新版的排列顺序为开发探索技术和能力,加强公众参与,增强地球安全性,扩展人类存在,开展科学研究以支持载人探索,进行空间、地球及应用科学研究,寻找生命,促进经济发展。虽然报告没有说明排列顺序依据重要程度而定,但可能反映各参与方对探索太空的认识有细微的变化:将“开发探索技术和能力”提至首要目标,反映各参与方更加强调通过积累先进技术和经验,保证载人深空探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公众参与”和“增强地球安全性”两个目标的排序大幅提前,反映各参与方对空间探索意义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

提出明确的载人探索路线

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与第一版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载人探索路线。第一版《全球探索路线图》对载人探索火星提出了两条供选择的探索路线,都以“国际空间站”为起点,但接下来一个是进行月球探测,另一个是进行小行星探测,积累经验后各自扩展到载人探索火星。新版路线图将两条途径合二为一,首先进行载人探索小行星和地月空间载人飞行,然后开展载人月球表面探测,最后开展载人探索火星,且强调各参与方不必参与每一次任务,可选择自己认为高优先级的任务为新路线图提供支撑。新版路线图不仅反映了火星探索中通过渐进阶梯式发展获得技术能力的基本思路,也兼顾了各国不同的空间探索重点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列举可以协作开展的准备工作

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希望通过列举可以协作开展的准备工作,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的优势资源以加速共同目标及目的的实现,并使投资回报最大化。可以协作开展的准备活动共包括6个方面:利用“国际空间站”、开展机器人任务、研发先进技术、开发新一代航天系统和基础设施、在地面模拟探索活动、航天员健康与机能风险管理。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认为,“国际空间站”在载人深空探索前期准备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机器人任务能够填补知识空白并积累诸多重要的支撑技术,航天员健康与机能风险管理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

3 启示

主要航天国家合作开展载人深空探索的路线逐步清晰

载人深空探索活动技术复杂,耗资巨大,任何国家都难以独立实现,多国合作早已成为主要航天国家的共识。2007年《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的签订、“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的成立以及两版《全球探索路线图》的发布表明,多国合作载人探索的意向、途径和方案已逐步清晰,主要航天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项目合作以及技术合作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国际合作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我国在“全球合作空间探索”活动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2007年《全球探索战略:合作框架》的签订是有我国参与的,但两版《全球探索路线图》中12个参与国却没有包括我国。究其原因,《全球探索路线图》由美国为主导制定的。不难看出,无论是合作框架还是路线图,语气和做法都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意图,是与其之前反复强调的空间新秩序相一致的。因此,全球探索战略也是美国建立空间新秩序,构建新的空间联盟,保持其航天领导地位的措施之一。面对美国有意孤立我国的情况,我国应积极应对,制订国际合作的政策和策略,增加与主要航天国家的合作活动,积极参与全球空间探索活动的协调和讨论,争取国际合作活动的话语权。

载人航天发展需要在目的地牵引和技术牵引之间反复权衡

载人航天发展是以目的地还是技术为牵引一直存在争议,两版《全球探索路线图》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但反映了目的地牵引和技术牵引之间反复权衡的过程。首先,两版《全球探索路线图》均以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但均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其次,新版《全球探索路线图》将“开发探索技术和能力”列为第一个共同目标,并反复强调以积累先进技术和经验保证载人深空探索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主要航天国家在提出宏大载人深空探索目标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和能力的储备,目的地和技术储备之间的综合考量日益紧密。

猜你喜欢

参与方路线图载人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路线图,作用大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描述路线图
基于SNA视角的PPP项目参与方行为风险研究
BT模式研究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
载人火星何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