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持续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2014-01-08李清霞黄华娟

现代医院 2014年10期
关键词:营养性体重儿间歇

李清霞 黄华娟

为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质量、减少喂养并发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为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选择更为合适的喂养方式,我们于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对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进行喂养方法的研究,将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方式喂养的早产儿与仅仅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的早产儿进行比较,以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并明确其在极低体重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顺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住院治疗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研究标准:①出生后即刻转入我院NICU;②未合并先天性胃肠道畸形、遗传代谢疾病、溶血性黄疸;③尚未开始肠内营养;④参与全部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研究,每组均有40 例早产儿。观察组中,平均胎龄(31.40 ±2.23)W;平均体重(1545.50 ±212.26)g;Apgar 评分(7.20 ±0.76)分;按性别分类,男早产儿有21 例,女早产儿有19 例。对照组患者中,平均胎龄(31.60 ±2.46)W;平均体重(1564.50 ±235.45)g;Apgar 评分(7.70 ±1.15)分;按性别分类,男早产儿有22 例,女早产儿有18 例。两组患者在胎龄、体重、性别、Apgar 评分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1-5],制定研究方法。对所有早产儿均予暖箱保暖和监护,视需要予吸氧治疗,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保证酸碱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插鼻胃管后,予对照组早产儿间歇鼻饲注入喂养,方法为:连接鼻胃管,初始时候按照每千克2 ml 奶量鼻饲注入喂养,每3 小时一次。以后每天按照每天每千克体重增加1 ml 奶量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喂养方法的基础上,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方法为:每次间歇鼻饲注入喂养前后让早产儿吮吸安慰奶嘴3 ~5 min(吸吮能力强的早产儿连续吮吸5 min,差的3 min)。奶粉使用惠氏低出生体重儿配方奶粉,喂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喂养指征:排胎便,闻及肠鸣音且无腹胀,胃液非血性。根据体重计算早产儿所需能量,采用“全合一”营养液以外周静脉输入的形式补充胃肠道喂养不足的热量,然后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此外,医护人员每天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病情并做好记录。

1.3 研究指标和评价方法

①喂养情况: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血糖值、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②喂养并发症:比较两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比例。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 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 结果

2.1 喂养情况的比较

经t 检验,除血糖值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喂养情况的比较 (±s)(d)

表1 喂养情况的比较 (±s)(d)

组别例数血糖值(mmol/L)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观察组403.71 ±0.8518.45 ±4.348.25 ±1.5612.33 ±1.4 516.35 ±2.26对照组403.61 ±1.2122.65 ±5.6412.75 ±3.4215.64 ±2.4620.45 ±3.37 t 值0.373.236.566.425.50 p 值>0.05<0.05<0.05<0.05<0.05

2.2 喂养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喂养并发症的比较 n(%)

3 讨论

如何提高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存活率以及出生质量是当前新生儿医学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6-7]。极低体重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发育不成熟,胃肠道功能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儿科临床实践及有关研究均提示喂养方式是关系到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探索更适宜的喂养方式对改善早产儿预后结局、减轻早产儿家庭经济负担极为关键和必要[8]。

本研究中,经t 检验,除血糖值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是由于间歇鼻饲注入喂养有助于早产儿分泌胃泌素、胆汁,促进了早产儿肠粘膜生长。非营养性吮吸可起到类似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早产儿心理满足,具有镇静作用,由此减少了早产儿的躁动,同时促进早产儿感觉神经末梢和胃肠粘的生长和发育[9-10]。两者结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早产儿的喂养耐受,促进了其生长发育。观察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显示,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吮吸,通过提高喂养耐受、减少胃肠功能紊乱,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免疫力,降低了发生各种喂养并发症的风险[11]。

综上所述,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改善了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并降低发生喂养并发症的风险。

[1] 谢佐卿,潘爱琴,陈少莹,等.两种喂养方式在极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7):60 -61,76.

[2] 顾生秀,马彩霞.40 例极低体重早产儿治疗体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96 -1198.

[3] 曾凡茂,黄慧君,明靖淞,等.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应用[J].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77 -1078.

[4] 韩 芳.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0 -2292.

[5] 刘小群,李 静.配方奶的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2):53 -54.

[6] 黄建辉,袁秋影,邹锦銮,等.爱婴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10):99 -101.

[7] 凌 雅,钱 燕,姜赛芝,等.肠内外营养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399 -402.

[8] 张志群,朱建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6):592 -596.

[9] 于海平.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438 -7439.

[10] 汤文决,李 琴.极低体重儿早期肠内微量喂养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1):108 -112.

[11] 曾雪梅,姚春花,杨素容,等.极低体重儿经不同喂养方式的对比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223 -225.

猜你喜欢

营养性体重儿间歇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深圳地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视黄醇结合蛋白4检测在营养性疾病及肝肾损害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精细化护理应用于三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