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特币:梦幻与狂赌

2014-01-07毕夫

对外经贸实务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本挖矿比特

毕夫

不需要中央银行法定铸造,每个人都能参与发行并全球流通;问世5年以来价格上涨数万倍,过去一年中上涨90倍;一个月暴涨249%,一天之中狂飙70%,紧接着半小时之内剧挫50%;有人说它贵如黄金,有人斥其一文不值;有人称玩得心惊肉跳,有人感觉刺激无比——比特币正在创造并且可能继续创造人类金融与货币历史的奇迹。而面对着这一罕见的金融景观,投资客们趋之若鹜,资深玩家淡定自若,金融大师冷眼观望,经济学家敲响警钟,货币当局欲拒还迎……。

“中本聪”是谁?

时至今日没人能说出比特币的形状,更无人能道出比特币的成色,这一遨游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币种如同它的创始人Satoshi Nakamoto(中本聪)那样永远笼罩着一层厚厚的迷雾。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的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对于电子货币的新构想。不久之后,中本聪结合开源软件和密码学中块密码的工作模式,在P2P(点对点或人对人)对等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平台上,开发出比特币发行、交易和账户管理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让遍布整个对等网络用户端的各节点,按照其种子文件达成网络协议,从而确保在货币的发行、管理和流通环节中的公平、安全与可靠,“比特币”正式诞生。

比特币面世之后,迅速引起了极客们的跟风与关注。然而,令所有极客不解的是,将比特币抛到网络空间后,中本聪并没有像当初那样频繁活跃在比特币社区,而是在燎然起了追随者浓烈的兴趣之后从众人的视线中逐渐淡出。2011年春天,在丢下了“我开始干别的事了”这句话后,中本聪就彻底从互联网空间蒸发。

没有人能够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这位神秘人物在他拥有的最早区块中为自己留下了200万个比特币,而且这些比特币至今还未被动过。不少极客也进入到了中本聪注册的域名bicoin.org中,虽然搜索到了项目主页上的自我介绍信息,如中本聪是一位日本男性,年龄36岁,但几乎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疑问的假身份。接下来,极客们运用功能强大的人肉搜索工具展开搜寻,仍然徒劳无果,即便是后来负责维修比特币项目的两位google工程师也声称从未发现和在现场见过中本聪。

也许中本聪不想受到太多的侵扰,可能他只想以一种上帝般的心态告诉人们,他创造了规则,然后就让系统自己运行。的确,虽然至今众多极客和门徒们还在网络世界苦苦搜寻着中本聪的踪影,但相比于这一没有结果的漫长等待而言,中本聪所留下的有关比特币发行与运行规则却是尽显眼前。

与各国法定通用货币和互联网其他虚拟货币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发行机构完全不同,比特币只是一种程序的产物,铸币权下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发行安排确保了比特币在总量上不会受到外界所操控。重要的是,比特币从技术上规定了总量,即到2140年时,其总供给将达到2100万个的极限,从而可以抑制其运行过程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不仅如此,区别于金银等实务货币和各国法定货币交易需要真实身份验证且须经第三方中介机构,比特币的交易则完全匿名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是在点对点之间直接进行,正是如此,比特币的私密性很强,能够实现对个人隐私最大限度的保护。比特币由此也被看作是世界上第一枚“百姓货币”。

“挖”出来的货币

既然比特币存在于P2P网络平台上,因此,任何一个参与到P2P网络环境中的互联网用户都有资格发现和生产比特币。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先下载一个客户端,运行专用的比特币运算软件,继而注册各种合作网站,再把你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然后点击“运算”,比特币的生产程序就正式开始。简言之,获取比特币的过程就是用户不断在计算机上解答数学题的过程,谁先解出答案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以上计算过程被称为“挖矿”,而参与其中的用户就成为“矿工”。

显然,全球计算机用户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和任何一个时点接入比特币系统,从而成为“矿工”。按照规则,目前平均每10分钟网络会提供25个比特币,而比特币系统会自动控制数学题目的难度,来保证比特币的产生速度;同时,很多人会使用同一程序做“抢答”,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样,用户“挖矿”难度越来越大,当一枚又一枚比特币被“挖”出来后,存量的比特币将越来越少,后续的“挖矿”程度更加艰难。数据统计,比特币系统曾经在4年内仅有不超过1050万个,2012年全球用户平均每10分钟内每次成功“挖矿”总共可获得50个比特币,高出目前的一倍。到了2017年,该数字会减半至12.5比特币,并且每隔4年再减半。而进入2030年以后,剩余约100万个比特币将可能花费数10年的时间才能够挖掘出来,直至2140年最后一枚比特币被“挖掘”出来,这种电子货币的总供给量将锁定在2100万个。

显然,决定“挖矿”成功率的因素已经不是“矿工”本人的数学天赋和能力,而是是否拥有CPU和显卡功能都十分强大的电脑,于是专业的“挖矿机”应运而生。据悉,专业的“挖矿机”为追求极致的运算速度而舍弃了其他功能,目前的价格从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除了美国、日本等国出现了开发“挖矿机”的企业并且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外,国内专注于硬件研发生产的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联合英国比特币发展有限公司开建大型比特币硬件生产工厂,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三五互联与中金在线已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拟共同开展比特币项目,合作范围包括拓展比特币相关广告业务、研发比特币挖矿机等。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至少500台的超级计算机参与比特币挖矿,其平均网络运算速度超过了1exaFLOPS,创下历史新高。所谓1exaFLOPS,即每秒进行百亿亿次(10的18次方)浮点计算,相比之下,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Sequoia的运算速度仅16 petaFLOPS,petaFLOPS即每秒千万亿次(10的15次方)。这就意味着Sequoia的运算能力仅占到1exaFLOPS的1.6%,即便全球前十的超级计算机加起来只能占到1exaFLOPS的5%,前500的超级计算机加起来也仅占到12.8%。endprint

作为与黄金等“实物货币”和国家“法定货币”不同的“算法货币”,比特币显然因为“矿工”的开挖的时间先后以及所拥有的电脑计算能力不同而出现了分配不均的结果。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的比特币数量仅为1200万枚左右,而排名前23名大户持有410余万枚比特币。除了中本聪本人拥有最多的比特币外,全球持有比特币排名第二的是因Facebook出名的温克莱沃斯兄弟,他们持有约11万枚,占目前全球总量的1%。为了免受黑客的盗取,温克莱沃斯兄弟不仅将持有的比特币加密,存在不同U盘中,而且将U盘存放在3个不同城市的银行保险柜里。

中国国内比特币的最大拥有者,是一个叫李笑天的人。李笑天曾经是新东方的英语托福老师,除了部署了一系列“挖矿”的硬件集群来生产比特币外,两年前李笑天就投资近百万人民币,在交易市场购入比特币。如今李笑天的手中比特币已超过1万多枚,而且最近还以个人名义担保,要将一个名为Bitcoinsand的网站变成“第一个在线比特币银行”,该银行简介中写道,只要将比特币存到这里,每天将获得0.016%的稳定利息收益。

玩得心惊肉跳

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比特币的使用只限于少数极客粉丝,或是少量游戏发烧友眼中的玩具,而且当时几乎一文不值。数据显示,2008年时,1美元可兑换1309.03个比特币,1比特币的价值仅相当于0.03美元。然而,五年后的今天,比特币不仅成为全球最热销的币种,而且价值一飞冲天。可以说,2013年称得上是比特币的“元年”,因为此时,一个像模像样的金融生态圈才正式建立起来,比特币才真正成为“货币”。

看看比特币火箭般的腾空速度,任何一个人不能不瞠目结舌,狂热的投资人不能不砰然心动。与2010年年初比特币还匍匐在1:0.03美元的冰冷地带不同,进入2011年后,比特币开始胎动,并在当年年初完成了兑美元1:1的华丽转身。两年攀爬之后,至2012年底,比特币登上了1:13.5美元的价格高位。进入2013年,如同被注入鸡血,比特币开始狂奔不停。一月份的时候,1比特币还只能兑换20余美元,而当时间脚步踏至11月底,比特币成功突破1000美元的历史大关。短短三年光阴,比特币价格上涨了3万倍,而且2013年的头11个月劲升7600%。疯狂的升势刺激了人们疯狂的预期。有人预言,到2014年比特币会涨至3000美元,2015年将涨至每枚1万美元,而温克莱沃斯兄弟更是放出诳语:未来比特币的价格要涨到 40000 美元。

当然,与任何货币一样,比特币也不是没有斜率的直线飙升,只不过其频繁演绎的“过山车”行情同样创造了历史。2013年4月10日,比特币创出了266美元的阶段性新高,但在当天午后的短短30分钟内,就从260多美元的高点急剧下跌至135美元左右,并在当天夜晚12点之前再度震荡重挫,创下105美元的低点。同样,2013年11月19日,比特币冲至空前的900美元,比前一天收盘时上涨了70%,但随后短短的30分钟内,比特别有快速跌破650美元。半小时之内急挫50%,一天之内狂跌60%,其震荡幅度之大,几乎超越了传统投资领域的一切投资,参与其中者无疑需要非同平凡的心理承受能力。

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比特币买卖的就是遍布全球的50家交易平台,其中交易量排名靠前的主要有MtGox(日本)、Bitstamp(斯洛文尼亚)和BTC-er(美国)等,而中国国内除了BTC China、OkCoin和火币网等3家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外,还有20多家大小不同的交易网站。由于传统“挖矿”获得比特币的难度在增加,因此,更多的人只能通过交易平台来获取比特币,并且通过买卖交易获取利润。与证券交易有所不同,比特币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交易,从而满足了投资者即时交易的需求。据bitcoincharts.com网站统计,目前全球比特币交易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

活跃于中国比特币交易网站上的国内投资者所完成的成交量格外令人注目。海外交易网站Fiatleak.com的一张动态图显示,来自中国的比特币交易量几乎是其他国家投资量总和的两倍,而且中国比特币交易成交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和日本,成为单日比特币交易量最多的国家。与此相对应,BTC China的日交易额已经超过MtGox,成为全球交易最大的网络平台。数据显示,BTC China日最高交易量突破10万枚比特币,最高日交易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据此,分析人士认为,2013年比特币价格一路狂飙主要是因为中国投资者大规模地进场。

比特币受到投资人的狂热追捧以及火爆行情的上演,除了因为其产生的成本愈来愈大和总量的稀缺性之外,主要是许多人笃信比特币将成为大众市场的流通货币甚至是“世界货币”,未来所具备的实际价值将不可估量。在国外,加拿大首都温哥华已经设置了比特币ATM,允许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流通,与此同时,欧洲街头也开始出现可兑换比特币的ATM机;另外,目前比特币在国外已经进入支付领域,如国外已出现上万家支持比特币支付的互联网商家,塞浦路斯最大私利大学尼科西亚大学还允许学生用比特币交学费,维珍银河表示在未来的太空旅行中接受顾客的比特币购买船票。在国内,网友们除了使用比特币购买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虚拟商品外,还可以在部分淘宝店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

泡沫中累积风险

从本质上说,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属于网络时代的金融创新,设计者的初衷也许是企图通过这个新玩意传递出对一种绝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然而,扫描现实,持有比特币的多少已经成为财富量大小的标尺,真正交易比特币的人其目的不是为了去使用它,而更多只是用作投资、投机,比特币身上的原始价值观因此受到严重的扭曲。这种本质上的变异已经为比特币的命运埋下了最大的风险。

经济历史已经证明,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某种货币,是因为其背后有央行和国家强权进行信用背书,尤其是在其出现剧烈波动时,监管机构会进行强力干预,保证持有人的权益。而比特币标榜“去中心化”,就等于宣布自己是一个缺乏信用保证载体的货币,其背后缺乏任何政府和机构为其信用背书。这一特征决定了比特币很难赢得更广泛民众的信任和青睐,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概念化的炒作工具。endprint

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通胀和通缩局面择机作出货币供给量的调整,而比特币依靠算法决定发行量,这就意味着其供应注定会以固定速率上升,而不是与在某一给定时间的货币需求决定供应速率。因此,当受到某种外界正面因素的刺激,人们对比特币热情突发时,没人有能力迅速生产出更多供应来满足需求。反之,如果出现不利于比特币需求的负面消息时,持有者向市场抛售,那么又没有一个实体来“吸干”额外供应进而维持币值稳定。事实上,对于某种货币需求的波动并非比特币独有。试想,在金融危机期间,如果没有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满足市场对美元的急剧需求,维持价格的稳定,非常严重的通货紧缩将会接踵而至;同样,欧债危机期间,欧元溃不成军,如果没有欧洲央行作为“最后担保人”出手救助,欧元早已殒命不存。依此分析,像比特币这样一个完全缺乏国家信用支撑的货币生态,其未来命运极有可能自生自灭,或者被打回原形,许多人好不容易得来的比特币到时就是一缕青烟。

不同于法定货币和实物货币的价值依赖于实体经济,比特币没有任何实体资产的支撑,其价值完全建立在持有者的信心基础之上,而这种信心又最终取决于持有者预期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比特币实际应用和支付能力。然而,由于总量上受到严格控制,这本身就限制了比特币的普及范围,而且当越来越多的比特币作为储藏手段而被“窖藏”起来时,现实中的比特币将越来越少,加之增速会愈来愈慢,货币供给不能满足货币需求,物价随之下降,进而引致恶性通货紧缩。虽然比特币持有者的购买能力因为币值上升而增强,但企业对比特币的风险厌恶情绪会加速上升,比特币的应用空间将会在市场之手的作用下急剧收窄,甚至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手中的比特币只能是如同敝屣。

“庞氏骗局”是人们凝聚到比特币身上的最大问号。1919年,一位意大利裔投机商策划出了一个事实上根本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项目,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回报,然后他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从而在7个月内诱惑了三万多名投资者上当。比较分析发现,比特币现在的人气高涨与“庞氏骗局”中的许多特征颇为相似,比如,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等。甚至不排除这种可能:比特币发明者利用一个安全、可靠、去中心化、匿名的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想,成功把虚拟流动性注入进来—而不是从外部导入真实流动性—然后让虚拟流动性与真实货币产生关联,坐等后人推动货币升值。更须关注的是,比特币的机制中,越早进入者不仅造币成本低,而且致富的机会越大,这不能让人认为其酷似一场“诱骗接棒者”的把戏,只是看谁是最后的接棒人。

由于仰仗于网络交易,来自技术平台的风险无疑成为了比特币的硬伤,其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网络病毒与黑客的袭击。前不久,捷克一个名为Bitcash.cz的比特币交易网站宣布,黑客盗走了用户存储在这里的比特币,数量不明,而且由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运算、流通、交易都具有匿名性,用户已经无法找回。在国内,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与服务中心联合瑞星公司发布《中国信息安全综合报告》,仅2013年上半年,瑞星就截获到2204个与比特币相关的病毒样本,一种名为“Kelihos”的比特币病毒,不仅会查找用户电脑上关于比特币钱包的信息,还会盗取比特币。无独有偶,据360安全中心《2013年第三季度安全报告》显示,比特币投资者正面临比特币“挖矿木马”、投资账户盗号以及交易市场沦陷三类威胁。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挖矿木马”家族正在急剧膨胀,最近一个月木马变种已达近万个。更有甚者,不久前,香港一个曾经在比特币圈红极一时的交易网站GBL突然关闭,就在绝大多数用户还没有来得及将账户中的资金提出来的时候,GBL老板已经卷款跑路。据不完全统计,受害者约500人,估计损失金额或将超过2000万元。

虽然传言德国政府正在考虑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而且有史以来首次就虚拟货币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也释放出了比特币“合法”的信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表示比特币“可能拥有长远的未来”,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可以对比特币撒手不管。就在前一段时期,泰国宣布了比特币为非法性的货币,并进行全面性的封杀。由于发现涉嫌洗钱和贩毒,美国国土安全部在2013年5月冻结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的两个账户,5个月后,“丝路”网站也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查封。十分重要的是,由于比特币与现实货币挂钩,让这个虚拟品种彰显出了巨大的诱惑力,“热钱”可能大规模涌入,由此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和干扰传统金融系统的正常秩序,并进而冲击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官方就会揭去对于比特币的温情面纱,更多的国家和政府机构将加入到对比特币的管控中来,比特币的潜在风险会随之迅速放大。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本挖矿比特
合力攻坚 全面治理高校“挖矿”
多措并举 全流程整治“挖矿”
挖矿木马的攻击手段及防御策略研究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多个超导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