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低碳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2014-01-07赵松岭

对外经贸实务 2014年1期
关键词:物流业运输物流

赵松岭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按行业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而物流行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能源消耗为2.6亿吨标准煤,占到当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8.02%,这仅仅是物流行业的数据,如果把企业中物流消耗和商业流通领域的数据统计进来,将达到10%以上。又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9%。作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大力发展低碳物流乃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我们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建设低碳物流体系的经验,加快我国低碳物流体系的建设,更好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国外发达国家低碳物流发展及其特点

(一)美国

在低碳交通领域,美国颁布了大量的政策与法律,制定了低碳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以及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

宏观政策方面,美国在其《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到2025年,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早在1975年美国就通过了《能源政策与节约法》,规定了生产轻型卡车和小轿车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具体计算方法是某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乘以其销量百分比(加权系数),再将各车型的加权燃油经济性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厂的总平均燃油经济性值,对达不到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生产商进行罚款和征收高油耗税。在2005年颁布的《能源政策法案》中,还为新型混合动力轻型车提供了高达3400美元的税收抵免,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来促进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使用。

美国企业在低碳物流方面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如美国大型零担货运公司Con-way运输公司从2006年开始,通过培训司机节油技巧,降低车队运行速度,采用低断面轮胎降低轮胎重量和滚动摩擦系数,翻新汽车拖架,进行运输网络再设计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再如大型零售商沃尔玛,通过优化网络设计,实现回程载货、拼装集运,从而减少运输里程数和碳足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全部采用新型节能灯,比普通灯可节约20%~30%的能源,仓库自然采光并安装空调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二)日本

日本是国际上较早通过立法鼓励低碳物流发展的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就针对物流低碳排放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196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旨在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三项低碳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0%到60%,颗粒物排出降低60%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十分之一;1992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规定企业使用的五种货车车型,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在大城市特定区域内行驶;2001年,日本出台《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重点是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确定了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实施的《物流综合效率法》,通过支持企业合理选址和相关产业的互动,以提高物流效率。

另外,日本政府在干线运输方面实现模式转换,即由公路汽车转向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的铁路和水路运输,在支线方面推动共同配送这种低碳运输方式的开展。

(三)欧洲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对物流的主要环节如运输、装卸等过程制订了相应的低碳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在规划和兴建物流基础设施时,与低碳技术相结合,并限制碳排放最高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运输。在海洋运输方面,欧洲提出了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监控船舶运行状态,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避免发生事故,减少了船舶泄露等事故对海洋的污染。

上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就开始探索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摒弃各中小企业各自为主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具体做法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整合消费者和供应商的物流与信息流,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无序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欧洲的物流企业也是低碳物流的践行者,如德国敦豪全球速递从2010年开始为美国境内客户推出新的低碳排放量邮件及货运服务,并与美国邮政合作,通过共享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车辆活动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德国货运村的绿色低碳物流做法更值得借鉴,通过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运输,提高了满载率,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空驶。

二、我国低碳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针对物流业的低碳发展政策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低碳物流的发展,无一不是低碳政策的推动。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建立了直接针对物流领域的碳排放机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缺少政策的扶持和碳排放标准的制定,而且没有统一的规划。比如,我国虽有整个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针对某行业的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但至今还没有出台物流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和统一的规划。

(二)物流业碳排放统计指标不规范

笔者在做低碳物流业统计分析时发现,关于物流行业的碳排放统计指标极少,很多都是专家的主观估计,缺乏客观数据及真实性。以河北省统计数据为例,《河北经济年鉴》在综合能源平衡表中的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的能耗归为一类,把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的能耗归为一类;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中国统计年鉴》在能源消费量方面,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归为一类,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归为一类。物流业的相关环节被分散在各类别中,没有“物流业”这个表述,整个物流业的能耗没有统计出来,类似于日本物流学者西泽修提出的“物流冰山说”,造成人们对物流业碳排放具体数量无从知晓,碳排放量统计指标不规范,目标就不会明确,严重影响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目标设计,阻碍了低碳物流的发展。endprint

(三)交通运输环节能耗过高

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功能要素,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4.9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5%,可见运输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石油消费中的第二大行业便是交通运输业,石油制品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4%左右。再加上当前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就更加速了石油的消耗。同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有数据显示,我国每辆汽车年消耗燃油2.3吨,而美国为1.8吨、欧盟为1.5吨、日本为1.1吨。在运输业中,空载、重复运输、对流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业同样也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

(四)低碳物流技术落后

我国的低碳物流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差很远。在运输领域停留在简单的“油改气”或“油改电”阶段,在包装环节停留在变塑料材质为纸质,其实变为纸质材料会导致木材的需求,森林的减少,包装的回收再利用还没有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低碳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个系统,所以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物流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从物流设施的建设运营、仓储、流通加工、包装等全方位要进行优化设计。

(五)城市配送物流系统能耗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耗能的城市交通运输是导致城市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配送物流系统一般集中在交通状况复杂的市区,消费群体及消费量都很大,但我国城市物流服务配送效率低下,规模化程度低,共同配送发展有限,城市“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高,导致交通拥堵、能耗高等弊端。目前很多大中型城市的物流车辆技术水平总体较低,车辆能耗大及满载率低,尾气排放等与现代化的城市均有较大差距。城市配送的低碳优化及效率提升,对于实现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我国低碳物流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低碳物流政策,制定碳排放标准

应尽快建立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有利于低碳物流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如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实施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政策手段;英国对与政府签署协议的企业达到规定的减排目标,就可减免80%的碳税;美国在2007年颁布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又颁布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等;日本政府对低碳物流或物流企业实施低碳补贴,如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用户发放70000 日元/千瓦的补贴,对购买清洁柴油车的企业和个人支付补助金,以此来推动环保车辆的普及。

物流业是碳排放大户,加强物流统计调查和物流行业形势分析预测,构建科学完备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把物流业的碳排放数据要统计出来,让政府及企业直观的认识到巨大的物流业碳排放量。在统计工作中,笔者认为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比较合理,即要把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物流、邮政物流统计进来,形成整个物流业的碳排放量。

(二)大力发展低碳物流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推行低碳发展之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发展低碳物流创造市场环境,鼓励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比如,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动货物江海联运,进一步实现高铁与港口的联运模式,同时,还应该把RFID技术应用于绿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利用物联网对交通综合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根据道路拥堵状况进行交通调控,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交通拥堵,降低机动车污染,可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15%-20%,实现治堵和治污双赢的目的。

(三)物流业各类企业是低碳措施的实施主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和物流业相关的各类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制定低碳物流发展战略。在低碳运输方面,通过交通工具的合理搭配有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如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大力推广多式联运;在低碳配送方面,合理规划配送中心位置,优化配送路线,设计碳排放量最小的配送网络图,提倡共同配送,减少空驶,提高往返载货率等;在低碳包装方面,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

(四)积极推行低碳物流园区建设

建设低碳物流园区要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使节能减排技术在物流园区内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水循环、屋顶设计、产品包装等环节得到应用。以节能环保为前提,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在物流园区的布局和配置上注意各种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如2012年11月28日正式启用的我国北方首家低碳物流园——黑龙江大庆雨天物流园,突出了环保低碳的物流理念。园区内采用太阳能设备进行照明,车间内采用锂电作业车,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回收废旧物流设备,这一系列作业流程充分实现了低碳作业的目标,体现低碳物流园区低碳意义。为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推行低碳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低碳物流园区的建设可借鉴德国货运村的建设经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在物流园区内积极引入铁路等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参考文献:

[1]杨雨薇.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1-3.

[2]欧阳芳,徐志宏.亚洲国家(地区)物流规划的比较与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3(4):83-85.

[3]崛江正宏.孙前进(译):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0):4-7.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业运输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