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镜头前的身份感控制

2014-01-07黄馨莹

记者摇篮 2014年1期
关键词:身份主持人情感

黄馨莹

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每天坐在主播台上,将采编人员辛苦的工作,作最后的呈现和串联,我时常在想,如何能做到不浮光掠影、流水作业,让播报的状态,更有亲和力、感染力,为节目增色呢?

要想进入角色,把握角色,首先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主持人是在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定节目情景里,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中,体现节目意图的人。而电视主持人,从本质上讲是主持传播活动。这里不是简单播音者,也不仅仅是起着节目串联人、报幕员的作用。他或者是她,是一位信息的传播者,更是一位代表节目和观众交流的人。因此,在镜头前传播的状态,身份感的控制尤为重要。

一、身份感的起点是自然

记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说,在演员和记者之间,我更像前者。这句话,道出了主持人在镜头前的状态应该是自然,有感染力的。在电视节目中,小小的“镜头”,魔法无边。 “看镜头、看镜头”的善意提醒,更是找准主持人身份自然的开始。

要自然,首先就要真实。不仅说的事实本身是真实的,在表达上也要真实可信。用庄重的语气态度、庄重的行为,反映传播内容的认真严谨。而庄重,就要避免刻板、呆板。做到自然,就要有情感,在节目中实现和受众的情感互动。而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就是真善美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说的好:“主持人最能博得观众喜爱的就是人格上的魅力。”倪萍在《哭笑不得》一文中所说,也证明了这一点。她说:“在情感面前,不虚伪,不装模作样,不会矜持。对一个职业主持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尤为重要的。”

俗话说:动之以情,形之于声,言为心声。主持人要自然,声音、语言以及体态语言,更要符合节目语境的需要,要给人以和谐的美感。主持人的善良、温情蕴含在对现实理性的思考和无限的声音空间里,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观众之间架起“爱”的桥梁。另外要自然,还要求主持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忠于事实,忠于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然,主持人看的是镜头,但实际上面对的是观众。主持人要跳过演播室的情景,从心底里做到面对面直接传播。 “镜头感”应该是交流中的对象感,或者说,是镜头前经过精心准备之后表现出的良好状态。它并不仅仅指主持人俏丽的容貌、穿戴得体的服装、伶俐的口齿、机智的应变,还有那些在不经意中自然流露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人生经历、审美气质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以及它们传递出的主持人对节目的理解和应该准确表达出的与节目主旨相吻合的情绪。正如著名主持人杨澜说的,最高贵的格调是自然真诚。在直播间里,在镜头前,自然真诚就是基调。

二、身份感需要读懂观众

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曾说:主持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个人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因此,他与观众不能只是我播你看的关系,而应该是站在一条线上的朋友关系。要把自己置身于观众之中,与观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作为一名电视主持人,除了注意播报的语态、语速,还要有适度的表情、准确的眼神。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心系受众。主持人眼神应该来自于内心,这份心就是对节目的理解,心中有观众。尽管演播室里只有摄像机镜头和灯光,但在优秀主持人的眼中,对面却坐着黑压压的一群观众。要记住,主持人和观众之间,不仅是传达信息,更应该是满载着感情的互动。“思想互动是为求共识,求纳新;而情感互动是为求共鸣,求升华。情感互动同样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主持人和受众都要以适度的情感来激活动机,启发互动。良好的情感氛围会起到强化二者之间的互动的作用。”这些话出自刘京林的《大众传播心理学》,是值得好好研究和推敲的。

记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就是说,情感是根本,言语是苗叶,声音是花朵,内容是果实。主持人有真挚饱满的情感,才能读懂观众。电视主持人,一方面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观众的参与性,他(她)直接面对观众交流,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参加到节目的某些过程中来,使他由过去单纯的“接受传播”转变为“参与传播”;另一方面,也使电视的“节目性原理”获得更积极的体现,出现了板块式的节目组合形态,由主持人把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包括台前幕后)、各个板块、各个方面的信息组织、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身份感需要讲“自己的话”

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要作为编导手中的一个“棋子”、一个“道具”。有心的主持人,只要时刻记着,要将写好的串联词儿,“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哪怕是一个新手.不消多日就能操练得十分熟练。主持人必须“讲自己的话”,在观众面前他(她)应当是一个真实的“我”。

有一种颇流行的说法:“采编播合作”是主持人的低级形式,“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的高级形式。我觉得,要主持好节目,不在于“合一”还是“合作”,关键是主持人不仅要参与节目制作,而且还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能够从整体把握节目构思制作诸环节并加以串联,从而成为节目的代表和“把关人”,这才是主持人当仁不让的本职工作。

总之,主持人要对节目负全责,要成为节目的“魂”和“主宰”。语言要准确、客观、鲜明、生动,有一定的新闻素养。这些都是身份感把控的前提。另外,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意外事故。镇定自若,迅速作出反应,机敏、恰当地应对它,主持人身份感要一直记在心中。

都说修心重于修身,修内重于修外,内容决定形式;外在行为受心灵驱使,所以修心养性定神才是人生修炼的真正核心。主持人同行们,提高自己道德的、知识的、人性的、情感的、美学的等等内在的综合素养吧,这样才有把握身份感的无形之手。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身份主持人情感
主持人语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跟踪导练(三)(5)
情感移植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