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提升新闻影响力
2014-01-07那艳平
那艳平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线。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从2011年以来,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范围深入进行,在坚实的土地上接通新闻事业的“地气”,发出了一篇篇生动活泼、扣人心弦的新闻佳作,将基层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播给广大的读者。基层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在这一活动中更是发挥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沾满泥土芳香”的采访方式,丰富“走转改”的内涵,促进了新闻工作的提升。
一、发挥县级电视台优势,走基层,捕捉新闻热点
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电视台,它可能没有中央台、省级台那样的理论高度和宏观政策宣传,但是在贴近百姓、“走基层”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域集中,很多编辑记者都是本地人,民情熟,获取来自基层群众方面的信息多而且迅速,出击快,能第一时间赶往事件发生地并获得第一手现场材料……这些都为县级电视台“走基层”中了解民情、舆论助民方面提供了保证,从而富有时效地拍摄和采写出真实生动、饱含民情民意的新闻报道。最近几年,凤城电视台采编人员利用这一优势,在“接地气”方面不断作出努力。
2005年夏天,阴雨连绵,凤城市部分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我台派出多路记者赶赴受灾的乡镇了解、采访灾害情况,记者在途经离县城最远的刘家河镇时,有一处便道被大水冲毁,过往的车辆只能从农民的田间作业道里通过。当看到前面有农民收钱时,职业的敏感性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打开了摄像机……就这样,一篇反映特殊背景下村民损失谁来承担的新闻报道《村民拦路为哪般》当晚通过凤城新闻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篇报道获当年省新闻一等奖。此次的采访经历和事例对我们台的记者编辑触动很大,如果没有深入下乡、没有深入到灾区一线,那么,记者就是再有新闻敏感性,也很难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如此鲜活的新闻,这大大增强了我们记者编辑“走基层”的热情。
2011年,我台记者李春艳、刘欣在蓝旗镇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位退休老人十年以来坚持义务管理村里的农家书屋,于是,深入农家书屋进行采访,制作了长消息《农家书屋里的花甲义工》,在我台播出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并在2011年度省广播电视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
像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都是在下基层采访过程中在与村民“唠家常”过程中获得的线索,随后踏踏实实走近被采访对象、走进田间地头所采写的稿件。实践证明,只有走下去,深入到社区、村组,深入到群众中间,做出的新闻才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提高新闻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转作风,增强贴近性
前些年,有的采编人员认为,县级电视台的记者“作为”有限——就那么“点”地方,发生的都是百姓家长里短的琐碎事,重大新闻事件少,“好”的素材有限,创作好新闻的机会很小。所以,实际采编过程中存在工作方式简单、工作作风浮躁、不深入一线了解的情况,导致报道中以偏概全等现象的发生,长此以往也势必会影响到采编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质。
通过“三贴近”和“走转改”的学习和实践历练,从根本上转变了基层媒体记者的理念和工作作风,凤城电视台采编人员决心用双脚“走”出鲜活的新闻,于是深入到厂矿企业、田间山区、社区家庭,把镜头对准群众百姓,与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挖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新闻故事。
2008年的除夕之夜,笔者和同事放弃与全家团聚,而是深入到环卫工人家中、深入到大街小巷,实地了解环卫工人在万家团圆、举家欢乐之时仍然坚守在寒冷的大街上清扫的感人故事,亲身感受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得城市洁”的奉献精神,写出了新闻《环卫工郑德全的除夕之夜》,节目播出之后深深地感动广大电视观众,纷纷上街慰问环卫工人。此新闻荣获了2008年度省广播电视一等奖。
通过转作风,一篇篇新闻精品从县级电视台记者手中诞生并传播,取得了很好的舆论效果,极大地增强了采编人员的信心,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才是最广泛最丰富的报道源泉,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让新闻线索源源不断,才能让新闻工作者在感受生活中体会自己的责任。通过转作风,培育了我们采编人员“新闻工作要服务社会大众”的新闻职业精神;通过转作风,塑造了采编人员能吃苦、能战斗的敬业精神;通过转作风,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百姓的真情实感,甚至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饱含这种感受写报道、制作片子,就会想方设法找到最好的表现方式和手法,在这个过程中,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坚持报道的平民视角,改文风,突出通俗性、现场感
我们把镜头转向基层和群众,树立平民视角,尽可能多地反映生产一线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反映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了解的事情,对这些重要题材进行重点报道。从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角度发现和提炼选题,对地区社会热点进行“聚焦”,无疑会使电视新闻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改文风在内容上、选题上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1年,我们获得一条新闻线索,石城镇太阳小学的学生每天上学都要靠摆渡过河。为了深入了解这个情况,我和同事住到村民家中,和那里的小学生一同起大早、走山路、坐摆渡,亲身感受山里孩子上学的艰辛和交通的不便,切实了解家长的焦虑和孩子们的心愿,获省新闻二等奖的作品《我的梦里有座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凤城市交通等有关部门已经研究解决方案,并在当地建了新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在这些年的新闻采访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都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好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受到党和当地政府重视,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收视率。
改文风还要在语言上、在表现手法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寻找通用的更有表现力的电视报道手法,一方面作为基层地方电视台,在语言等方面要考虑到区域百姓的接受和喜好,说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话,才能更加生动鲜活,更有感染力。这就需要创新形式,雅俗共赏,做到真实记录。如在2011年获省一等奖专题作品《大山的守护者》中,栏目组记者以伴随式的采访方式,走了十多里的路程,全程跟随护林员一起深入大山里采访报道,尽最大努力现场实录跟拍,在新闻现场用挑、等、抢等拍摄手法,编排时充分应用原生态现场声,表现了报道者直观、不做修饰的所见所闻,观众真实感强,再现了护林员艰辛而又负责的护林精神,通过“走转改”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做专题还是新闻,只有弯下腰、迈出脚、才能记录到最真实和鲜活的呼声,才能切切实实地做出百姓爱看、政府欢迎的新闻节目;节目中的百姓元素越多, 聚焦形式越有效, 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就越高,采编人员的自身价值从中也得到充分的肯定。
(作者单位:凤城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