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及其作用机理

2014-01-04副教授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6期
关键词:新创商业模式创业者

■ 刘 辉 副教授(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陕西宝鸡 721013)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一词最早出现于1929年由Edwin Berry Burgum撰写的The Modern Dry-as-Dust一文。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创业活动的兴起,商业模式创新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仍处于基于不同视角的各自解读。国内有关学者通过整理有关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研究文献,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其中原磊(2007)主要采用包括战略规划视角、层层递进视角、知识管理视角、价值系统视角、模块重组视角以及变革程度视角等六种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总结。王鑫鑫与王宗军(2009)从创新动力、创新途径和创新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其中创新动力主要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竞争逼迫、企业高管和系统五个视角进行梳理和总结;创新途径的研究从创新程度和商业模式要素两个视角展开;创新实施方面形成了基于战略规划、持续改进和IT变革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实施问题的不同思路。刁玉柱(2010)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主要动力、本质逻辑与内在机理进行梳理与总结,认为战略分析与选择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条件与逻辑起点,技术、知识及组织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价值链的升级转换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逻辑,企业系统间的因果联系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

总体上来看,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也在呈现出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从国内外学者的一些代表性观点来看,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认知也逐步从注重企业经营创新到基于价值链再造,再到现在基于动态复杂环境下系统性创新。在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层次上,从开始的不同视角缺乏内在逻辑的探索性孤立研究,进入了对商业模式创新活动综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研究,尤其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和绩效评估的研究的关注,既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全面性、连贯性,又兼顾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性。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机制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如何与新创企业的成长阶段相匹配等问题,是今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应该关注的领域。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一)触发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即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研究,也是商业模式“成长的烦恼”问题,寻求商业模式创新动力,使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甚至市场内部组织知识的变化以及组织结构和管理过程相适应。基于创业的研究视角,一切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看法都是基于创业者们的一种创意,当然它开始也许只是一个粗略的商业模式构想而已,从更深层次挖掘,其实所谓创业者的创意主要来自于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概念的丰富和商业化处理,并最终形成商业模式。另外,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也不是一次性的,可能会在同一企业经历再次触发,这也可以用于解释企业的二次创业等概念。

推论一: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是通过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有效识别,进而产生商业创意,并最终演化为新的商业模式。

(二)转化机制

商业模式是如何演变的?即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或者也是商业模式“成长的阶梯”问题。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它通过对企业的各项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与外部动态的竞争环境进行匹配,从而在一定时期形成一个动态均衡状态,而一旦由于内部资源能力配置调整或外部环境变化,这种状态就会被打破,从而又会跃升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这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问题。

推论二:商业模式的转化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通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能从一种均衡状态跃升为另一种新的均衡状态。

(三)评价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性是如何评判的?即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研究,或者也是商业模式的“价值判断”问题。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成败或者有效性如何判断,必须要有一个评判标准和机制。企业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多样化的,而作为具有差异化和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不能简单采用经济指标和传统的财务工具来衡量,尤其对于新创企业而言,企业可持续的成长性要求更高于短期的利润追求。当从价值视角来评价商业模式创新效果,新的商业模式必须要从企业整个价值链分析它的价值创造,并且将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结合起来,形成基于价值创造和获取两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机制,才能确保创业企业在成长中获得内部的平衡,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推论三: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要以建立企业竞争优势为目标,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个维度建立多指标评估系统。

以上基于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机制、转化机制和评价机制进行了逻辑推演和理论分析,基于以上的推论,可以将商业模式的创新机制及其作用机理用如图1所示的钟摆理论模型图来展示。

图1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钟摆理论模型图

图2 新创企业成长阶段划分

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作用机理

基于创业过程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研究不能孤立地分成三个部分,按照国内学者夏清华(2013)的研究观点,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组织层面的系统变革,涉及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内容以及架构进行局部或者大范围的调整和更改。所以,有必要将三大机制放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之中进行统一思考、系统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因为从逻辑联系上来看,他们之间的确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的。依托于爱迪思的划分方法,结合现代企业创业的实际过程,依据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注册成立、盈亏平衡和持续盈利三个标志点可以将新创企业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创建阶段、立足阶段和拓展阶段,如图2所示。那么伴随新创企业三个不同的成长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转化和评价三大机制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系统分析。

(一)创建阶段

这一阶段必须完成一个企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创业者能否真正创业成功更多是受创业者能力的影响,关键是看创业者是否能有效识别创业机会,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一个商业创意,进而触发可实施的商业模式,使其能够提供给新创企业进行有效运营。当然,在创业模式的触发期间,创业者个人也需要对由创业机会、商业创意触发的商业模式进行价值评估和预判,基本的判断就是这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这种判断的标准包括盈利性、未来成长性、竞争性、知识积累等方面,一旦创业者评价商业模式可行,在创业资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就会进入新创企业的立足阶段。

(二)立足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已经按照创业者的想法创设成功,进入了企业运营,面临的是如何在市场立足的问题,也就开始面临商业模式的内部转化。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开始向组织学习能力转化,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将会对其内部的各项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匹配,并不得不考虑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对创建阶段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调整,促使其尽快转化为一个适合企业成长并能与企业内外部资源与环境相匹配的均衡状态。但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商业模式的均衡状态并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因为企业组织的内部资源能力的配置会变化,外部环境会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上,使商业模式从一个均衡状态跃升到另一个均衡状态,形成商业模式伴随企业成长的动态演进。当然商业模式一次一次的演进一定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因为这里面有商业模式的评价机制在起作用,企业组织会根据相应的商业模式评价标准对每一次的转化进行评估,力图保持其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之间的平衡,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成长,进入新创企业的拓展阶段。

(三)拓展阶段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形成企业突破成长限制的能力。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外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出现了成长的瓶颈。要想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仅仅依靠创业初期的商业模式的调整和转化是远远不足的,需要企业组织通过有效学习对内部资源和制度进行全面创新,对外部环境重新认知,归结起来就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一次彻底的系统性创新,才能转型成功,使企业完成创业历程,转化为一个成熟企业。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创新将主要依赖于创业者能不能再一次的识别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机会,并利用其战略思维和智慧为企业未来绘制新创意,并再次触发商业模式的创新。当然,创业者也可以借助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来完成这个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在这一阶段商业模式的评价机制也会继续发挥作用,并在新的商业模式被再次触发之后,会继续在企业下一个成长周期通过调整对商业模式进行动态演进和转化。

结论与启示

从目前看,国内外以商业模式为主题的研究还处于新理论的探索阶段,虽然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数量呈井喷式发展,但仍缺乏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基础,而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也刚起步,尚未形成明确方向和流派。但这些并不影响通过新创企业成长这一过程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伴随着新创企业的成长过程,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经过理论分析推论得出:商业模式创新的触发机制主要通过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有效识别,进而产生商业创意,并最终演化为新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创新的转化机制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通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能从一种均衡状态跃升为另一种新的均衡状态;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机制要以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为目标,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两个维度建立多指标评估系统。总体上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三大机制相互作用,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建、立足和拓展三个阶段不断创新演化,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钟摆模型。这些理论分析都有助于从企业成长视角来看待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寻求企业创业成功的内在驱动力,为新创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健康快速成长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研究仅仅是基于文献综述基础上的研究思路梳理和研究框架的构建,后续研究要通过对相关创业企业的调查统计和具体案例分析,不断加深对基于创业过程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系统研究,对相关推论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

1.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

2.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10)

3.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

4.刁玉柱.商业模式创新:理论视角与研究观点评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4)

5.夏清华.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与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3(11)

猜你喜欢

新创商业模式创业者
商业模式画布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新创企业的滞涨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