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2014-01-04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建国

国防 2014年2期
关键词:兵役退伍军人工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张建国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军人安置制度等,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决策之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征兵工作中的矛盾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大胆推进,力争几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一、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参军积极性,为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群众利益观、价值观的变化,征兵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很多省份都出现了“当兵冷、征兵难”的现象,虽然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征兵工作出现了“回暖”迹象,但征兵工作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征兵工作出现这种严峻形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不到位,群众参军报国的意识淡化。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压力主要是升学率和就业率,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提高,特别是国防教育还没有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学历教育,从孩童教育、基础教育抓起的理念和实践更没有形成,当兵光荣、报效国家的意识在社会上趋于淡化。青年怕吃苦不愿当兵、家长怕危险不想让孩子当兵、学校领导不支持在校生当兵等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兵役法规不完善,依法服兵役的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为2年,对比发达国家其时间是比较长的。志愿兵的来源有一部分是直接从地方选取,现役军官大部分也不是从义务兵中选拔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务兵征集数量,缩小了适龄青年的征集比例,当兵尽义务仅体现在少部分人身上。这种大多数适龄青年不用履行兵役义务的现状,使得对故意或变相逃避兵役的青年很难实现有效的法律制裁。三是征兵工作体制不合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征兵工作是政府行为,军事机关兼政府兵役机关,这种领导体制符合中国国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层面的征兵领导组织还不够完善,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影响了顶层设计协调力度;省以下征兵办公室多数是临时机构,人员不稳定,运行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征兵工作组织指导力度;基层武装部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存有一定弊端,管人与管事脱节,兵役工作系统的畅通性不够,影响了末端工作落实力度。四是现役军人荣誉感不高,退伍军人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现役军人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略高于同级地方人员,与发达国家现役军人差距较大,未能充分体现艰苦危险行业的特殊优待;转业退伍人员对安置的满意度不高,部分复转人员进入困难群体,有的长期上访,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专门从事退伍军人事务管理机构,缺少有效的统一管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适龄青年当兵的光荣感,降低了参军积极性。

二、改革征兵工作的几点建议

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影响不仅限于征兵工作,对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很多方面都会产生负面作用,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改革是做好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根本出路,必须调整思路,更新观念,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征兵工作氛围。

(一)加大国防教育力度。深入持久的国防教育是激发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能否积极踊跃履行兵役义务是检验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抓好国防教育,首先,要从学校抓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国防知识、军事理论、英雄精神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必要的考试考核。教育部门要抓好督导落实,定期进行考评,并作为评价学校教书育人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次,要加大媒体宣传。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技术进步,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有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一部优秀电视片的播映、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一条网络信息的传播,往往能影响一大批人。媒体应当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媒体宣传国防教育的管控,制定统一的宣传计划,各种媒体都要强制性地拿出专门时间、版面安排国防教育内容,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三,要教育好党政干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国防建设的氛围是否浓厚,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起关键作用。所有党政干部都应定期接受国防教育培训,军队院校和各级军事机关的培训机构都要有计划地组织党政干部培训,有选择地让一批优秀的党政干部到部队挂职锻炼,干部选拔任用要对其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情况进行考察,切实让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参与国防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调整现行兵役制度。一是缩短义务兵服役时间。我国国情决定了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在我军志愿兵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情况下,有必要也有可能缩短义务兵的服役时间,这样,一方面可减轻因服役而造成的家庭和经济负担,提高适龄青年参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缩短部队兵员轮换期,扩大兵员征集数量,让更多的适龄青年到部队接受锻炼。目前,缓解义务兵家庭经济负担主要是靠地方政府发放优待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优待金数量差异很大,很多部队出现了“同役不同酬”问题。由于征集数量相对较少,“同龄不同役”的问题也非常普遍。假如将义务兵服役期缩短为一年,既可以降低义务兵家庭和本人的经济损失,为解决优待金不平衡问题创造条件,又可以增加一倍的年度征集数量,使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接受部队锻炼。二是划定征集主体。义务兵服役时间缩短以后,可以考虑将每年高考录取新生作为义务兵征集主体。目前我国每年高等院校录取男生约300万人,完全可以满足义务兵征集需求,这部分兵员年龄适当,文化素质高,可塑性强,是服义务兵役的最佳群体,能够从整体上提高部队兵员的质量。对个人来讲,进大学校门前先经过一年部队锻炼,国家又为其减免了部分学费,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的。同时,由于征集范围的缩小和集中,也为依法征兵提供了操作空间,可以有效规避“法不责众”的问题。三是理顺部队骨干选取渠道。目前,军校生和国防生主要从高考学生中录取,部分现役军官和士官直接从地方院校选取,义务兵在部队成长进步的渠道比较狭窄,对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影响较大。义务兵主体调整后,军校学员、国防生和士官都应从义务兵中选取,可以大大提高义务兵成长进步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激发优秀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

(三)优化征兵工作体制。一是强化政府领导力度。征兵工作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会同军事机关组成领导机构,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合力、兵役机关具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制。要把征兵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评机制,政府不仅在人、财、物上提供保障,而且要真抓实管,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二是加强征兵工作机构建设。各级征兵办公室要建成常设工作机构,统一编制,军地合署办公,人员相对稳定,并赋予其一定的综合协调和执法检查功能。三是理顺专武干部管理渠道。征兵工作主要靠基层抓落实,专武干部管理渠道不畅对征兵工作影响很大。要合理调整基层专武干部培养使用模式,专武干部选拔任命应在地方党委统一考评的基础上,由兵役机关提出主导意见,其工资待遇可以试行地方发基本工资、军队发补贴的模式,探索走开选取优秀专武干部转服现役到县(市、区)人武部任职的路子,这样既能调动专武干部工作积极性,又能弥补人武部干部来源不畅的问题,提高兵役系统工作活力和凝聚力。

(四)提高军人各种待遇。优待军人是国家的法律规定,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提高军人的荣誉感、优越感,有利于提高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现役军人待遇。进一步配套完善优待政策,提高工资福利标准,规范军人医疗、住房、出行等各种保障,解决好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等问题;加快推进军官职业化进程,稳定部队骨干队伍,解除后顾之忧;调整现行的军队干部转业政策,探索走开军队干部交流到地方党政机关任职的路子,有计划地选派现役军官到地方担任同等级别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要加强退伍军人管理。退伍军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对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有直接影响。妥善安置退伍军人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行业都要为退伍军人预留一定比例的岗位,实行定向招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退伍军人管理机构,我国目前对退伍军人的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要探索在各级政府中成立专门的退伍军人事务管理机构,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统一管理退伍军人就业、优待、住房、医疗、保险、养老及预备役等工作,定期组织本辖区的退伍军人开展各类活动,发现、培养和宣传退伍军人的先进典型,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维护合法权益,从制度上形成当兵光荣、终生受益的氛围。

猜你喜欢

兵役退伍军人工作
2021年度全国兵役登记工作启动
新时期建立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档案研究
不工作,爽飞了?
山东省日照市兵役登记率达百分之百
对兵役登记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