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与生产性服务业FDI现状对比研究
2014-01-03邱爱莲安玉梅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870
■ 邱爱莲 安玉梅(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036、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沈阳 110870)
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广泛开展,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719亿美元,到2013年增长为5372.1亿美元,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同时,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从2001年的238942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897800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但是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例还不足40%,与欧美国家的60%-7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意味着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和生产性服务业FDI现状如何?有哪些共性和不同之处?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本文借鉴王晶晶(2013)等学者的思想,将服务业各部门的中间需求率超过50%的行业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选取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生产性服务贸易是那些跨越国界为满足全球价值链的中间需求及进一步的社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性活动。服务贸易有四种: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本文将这四种服务贸易分成两组:一组为商业存在,用服务业FDI替代表示;另一组为跨境交易,包括剩下的3种服务提供方式。本文借鉴邱爱莲、崔日明等(2014)的方法,选取运输、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和其他商业服务作为生产性服务贸易。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现状
(一)总量对比研究
由于2001年之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比较粗略,仅有部分行业的数据,所以本文主要对2001年以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即商业存在)的数据进行研究。为了便于比较,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即跨境贸易,对应BOP数据)的数据期间也定为2001-2013年。
1.总量。从图1看,二者的发展趋势几乎是呈一致的稳步上升的态势,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由2001年的250.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0.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1%。2001年到2013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则是由238.9亿美元上升到2897.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75%。两者的发展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3年,二者的总量都较小且发展速度缓慢。这是由于我国刚刚加入WTO,市场还远远不够开放。第二阶段为2004年到2008年,总量增加都比较明显,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外资的引进增加幅度比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从2004年开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FDI值才开始统计进来,因此总值比2003年以前明显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规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导致的。第三阶段为2009年到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FDI增速放缓,2009年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总值更是呈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之后随着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两者都又恢复了稳步上升的态势。由于2013年生产性服务FDI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的数据没有给出,所以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
2.增速对比。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两者增速的表现不尽相同(见表1和图2)。前者的增长波动幅度相对比较大,2004年因为统计的口径发生变化导致增长率表现异常(为168.46%),2008年的增速达到最高值(为51.36%)。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增速则一直都比较平稳,平均值为19.41%。除了2008年,2005年到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增速大体还是比较一致的,说明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出现FDI替代进口的现象。2009年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出现了负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FDI严重的多,说明前者受市场短期需求变动的影响比后者大的多。2013年FDI出现负增长则可能是由于国家统计局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2013年度的数据缺失造成的。总的来说,除了2009年和2013的负增长以及2012年的增速较低(为7.6%),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增速的波动都比较平缓,大都在20%到40%之间。
图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发展
表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增长情况 单位 :亿美元 ;%
图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增速对比图
3.发展趋势对比研究。从图3和图4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发展趋势,印证了前面讲到的稳步上升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与服务业FDI以及全国FDI发展的趋势类似。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与服务贸易进口以及全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都呈稳步上升的态势。这充分说明了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和商业存在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但进口的发展速度更快。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贸易折线的斜率比图3中FDI的更大。但从总量来看,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绝对规模都还较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比重对比研究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利用FDI占全部服务业FDI的比重与图3表现出了相同的阶段性特征。2001-2003年比重较小,分别为21.37%,17.61%,17.61%,之后则开始迅速增加,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54.65%),之后有轻微的波动。2010-2013年呈上升趋势,比重分别为43.13%,46.46%,51.96%和51.08 %,生产性服务业FDI在服务业FDI中占有相当大优势。但是就全国FDI总额来说,生产性服务业FDI规模偏小,虽然比重也是稳步上升,但即便最高的一年(2013年)也才占到全国FDI的24.64%,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利用的外资还比较少。同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在服务贸易进口中的比重较高,都在60%以上;但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较低,其中2008年的比重最高仅仅为39.94%。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比重变化幅度不大,都在35%到40%之间。
(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比
不管是生产性服务业FDI还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在我国GDP中的比重都是很小的,分别不到4%和3%,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绝对规模甚少,对GDP的贡献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其中,生产性服务业FDI在GDP中的比重虽然在提高,但是增速很缓慢。2001年仅为GDP的1.8%,2004年上升到3.3%,之后的几年虽然总值在增长但占GDP的比重增长比较平缓,但还是没能突破4%。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01年的比重只占到1.9%,2007年达到最大值(为2.84%),之后的几年还稍稍有所下降,2013年仅为2.2%(见图5)。
(四)结构对比
从图6 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FDI 总体在逐年上升(2009年和2013年除外),各分行业的FDI值也在上升,但是具体数值差别比较大。其中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稳定,发展较好,超过了生产性服务业FDI总额的一半。现代服务业FDI总值相对较少,但是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资额增长速度相对较快。金融业从2001年的3527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11945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5.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从2006年以后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高达43.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由2004年的91609万美元上升到335809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39%。
图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发展趋势
图4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发展走向
表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占比情况 单位 :亿美元 ;%
图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和进口在GDP中的比重(%)
图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结构柱状图
图7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结构柱状图
图8 2004年和2012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结构对比图
图9 2001年和2013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结构对比图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从2001年的250.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0.6亿美元,十二年增长了7倍,但是具体到每个行业,其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别(见图7)。运输服务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运输服务的进口额是 949.1亿美元,占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47%,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8.26%。同时,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咨询服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咨询服务从2001年15亿美元的进口额增长到2013年237.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6.55%,占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额的比重从5.99%上升到11.27%。计算机信息服务虽然基础薄弱,但其进口额2013年增加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4.54%。其他商业服务也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由2001年57.4亿美元的进口额增长到2012年的207亿美元。更加具体的生产性服务业FDI结构和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结构的变化见图8和图9。
2004年生产性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此处没有选择2001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的原因同上文)比重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到4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到20%;再就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重为15%;最少的是金融业仅为4%。20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FDI值达到最大,为3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下降为2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也下降为12%,最低的还是金融业但是比重有所上升,提高到7%(见图8)。
从图9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服务贸易进口中,运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2001年比重46%,2013年提高到47%。2001年中其他商业服务位居第二占到23%;金融业占到11%,再就是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建筑服务等。在2013年中,保险服务和咨询都迅速发展,分别上升为11%和12%。其他商业服务下降为10%,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上升为10%。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的贸易进口比重依然比较低,但是增长比较快。
结论
从总量变动来看,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以及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2009年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总值有所回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进口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增长波动幅度较大,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增速的波动比较平缓。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占服务业FDI的比重逐步提高,但就全国的FDI而言,其比重虽然也在逐年上涨但总量明显偏少,即绝对规模小;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绝对规模也是较小,但在全国贸易进口的比重中是逐年上涨的,且发展速度快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资的利用。二者占全国GDP的比重都只是1位数,进一步说明了绝对规模甚少,对GDP的贡献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商投资的结构而言: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稳定、发展较好,超过了生产性服务业FDI总额的一半;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FDI总值相对较少,但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资额增长速度较快。即生产性服务业FDI进行投资偏向于传统型行业,较少投资到新兴服务行业中。但从它们的发展趋势来看,生产性服务业FDI逐步向现代型服务行业转移,一些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吸收FDI的比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贸易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服务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结构而言:运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位居第二的是其他商业服务。新兴的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的贸易进口比重依然较低,但是增长较快,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的服务贸易正在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1.王海峰,方军.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综述[J].装备制造业技术,2010(6)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绍坚.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0(7)
4.陈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11(12)
5.王晶晶.集聚视角下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0)
6.邱爱莲,崔日明,徐晓龙.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规模经济效应角度.国际贸易问题,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