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民工体育现状与体育设施建设研究
2014-01-02朱英伟
朱英伟
(渤海大学 体育部,辽宁 锦州 121000)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它与农村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国内对农村的体育研究忽略了农民工体育活动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体育设施的建设就更少了.本文从农民工每周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参加体育健身者的年龄与每周健身次数及体育健身场所选择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大胆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 辽宁省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1 农民工每周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
农民工每周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是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是由参与者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次数来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见表1.
表1 农民工每周参与体育健身的频率及性别差异
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农民工有5.7%的人群一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三次以上,几乎不参加锻炼的人群有50.0%.说明农民工体育健身人口比例比较偏低.但也不能排除诸如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场地、农忙、务工等因素.
1.2 农民工参加体育健身每次健身时间长短
从表2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有时间锻炼,而且锻炼时间较长.31-60分钟男性占24.5%;女性占9.4%.这说明男性有精力和体力去参加体育活动,而女性大部分时间都在管家务和照顾孩子.但是从总体来看30分钟以下练习者占66.1%,比30分钟以上的人群要多.还能说明一天的劳动占据了农民工大部分体力和精力,使他们无暇再进行体育锻炼了.
表2 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每次健身时间长短一览表
1.3 农民工参加体育健身者的年龄与每周健身次数
从图1可以看出20-29岁几乎不锻炼;60岁以上不仅锻炼而且每周至少锻炼1次;从访谈中得知,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强的体育锻炼意识.
图1 健身者年龄与每周健身次数统计表
1.3 农民工体育健身场所选择分析
表略.农民工体育健身选择场所按顺序分别是:住所附近、广场、公园、空地及其它.在本调查中选择住宅附近进行体育健身的占37.7%;广场、公园的占32.1%;其他项目中有去所在城市湖边、河边运动的;还有大家聚在一起打扑克、麻将的.总之,没有大型的健身场所和活动中心.
1.4 农民工的思想意识问题——改变传统观念加强体育锻炼
长期以来,农民工形成自我封闭轻视体育的传统价值观深深刻在脑海里.所以首先对农民工思想进行体育引导和调查,传宣正确的体育理念和重要性.从思想上彻底更正“劳动就是体育运动”、“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体育活动是为消磨时间”等错误的思想意识观念.
1.5 农民工喜欢参与的体育项目
表3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农民工喜欢健身运动的项目分别是:慢跑或散步占35.8%、羽毛球占26.4%、台球占22.6%,其他占15.1%等.首先慢跑或散步是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首选,这是因为:(l)农民工所打工的地区比较偏僻,体育健身设施不健全甚至缺乏;(2)进城的农民工租住地区缺乏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3)慢跑或散步这项体育活动不需要场地费用;(4)慢跑或散步对技能要求不高,适合各种人群参与.
表3 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
其次羽毛球因场地灵活、器材价位低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喜爱,因此易于开展和普及.奥运会羽毛球冠军张宁出生在辽宁省,广大农民工内心也十分自豪.最后,像台球、乒乓球、秧歌、跳绳较受欢迎,这和羽毛球、慢跑受到欢迎的道理基本一样.当然,如何推动这一国粹在广大农民工中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2 辽宁省农民工体育现状及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工的思想意识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民工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但是他们根本没有体育健身意识更没有什么健身计划,内心深处认为劳动等于体育健身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
2.2 政府的监督作用
农村体育建设中缺乏引导和组织者及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也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国家对农民工体育的重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我省体育局也正加大力度进行彻底地改变.只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2.3 农村的体育设施和场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体育活动在农村拥有较高的普及率,这显然和事实很不相称.虽然农民工会逐渐认识到体育对自身健康和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体育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也逐渐被部分农民工所认可.但是受到场地、器械、管理者、金钱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思想意识正在提高的农民工没有地方去健身.
2.4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冬季时间较长,而且气温寒冷,加之农民工都住在自己盖的砖房,没有取暖设施,所以每天也不愿意穿很多衣服出去活动.
3 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3.1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政府应该高度理解体育在增强城市农民工归属感、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农民工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体育事业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体育工作的落实.
3.2 改善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环境
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农民工聚集地建立体育广场,将体育器械投放到农民工身边.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节假日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现有的体育场所和设施,这可以缓解目前体育设施的缺乏局面.此外,由政府出面,鼓励外商投资农村社会公益体育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多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3.3 我省根据当地传统文化和气候特点,开展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的体育活动
发展农民工体育活动要规划合理,因地制宜,区别指导.组织者应根据农民工群体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休闲时间,组织开展既能放松身体又能改善心情的体育活动.通过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地文化气息体育活动,促进农民工体育健身的普及和体育人口的提升.
〔1〕田左新荣.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开展乏力的社会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2〕田雨普.现时期我国农民体育的发展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3〕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4〕谭延敏,张铁明,梁月红.以农村为中心的小城镇体育人口的现状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