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是严重低估 汽车尾气仍是北京重头霾源
2014-01-01
环境与生活 2014年1期
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对外公布,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如二氧化硫或硫酸盐、二氧化氮或硝酸盐、氨气或铵盐),其中“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的贡献率只占4%的结论震惊四座。而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多名专家研讨后认为,这个数字被严重低估。
《中国青年报》2014年1月3日报道,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专项组首席科学家贺泓指出,这份研究所用的源解析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采样数量,会造成最终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更关键的是,这4%没有把汽车尾气在空气中二次形成的颗粒物包括在内,而把它们归入到PM2.5贡献率为26%的二次无机气溶胶中。贺泓强调,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机动车就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对PM2.5的贡献率,就算是一般认为的20%~30%都可能是保守数字,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组的专家仍在继续进行霾源及其贡献率的定量研究。
另据《京华时报》1月3日报道,北京市环保局目前的数据显示,机动车PM2.5贡献率将比之前公布的22.2%略有增加,而燃煤的贡献率略有下降。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此次采样选择了8个点位,每六七天采一次,一年的有效样本数达到了486个,而张仁建课题组的研究样本只有100个。北京市环保局将在今年6月底前公布具体的PM2.5源解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