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式储运盒对减少手术室针刺伤的影响
2014-01-01王艳丽赵惠敏
王艳丽,赵惠敏
由于手术整个过程涉及的环节及人员较多,如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理人员等,他们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相互协作,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液性疾病的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艾滋病;因此重视锐利器械的操作,分析刺伤原因,减少锐利器械损伤发生率是手术室职业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1]。我院手术室在2013年8月设计出“文具盒”式储运盒并在临床使用,取得预期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研发背景
手术过程中用过的“克氏针”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而未用过的“克氏针”则须回收再次清洗、消毒、灭菌。由于“克氏针”针尖比较尖锐,护理人员在回收装车、卸载、装入清洗锅过程中,容易被“克氏针”刺伤。曾将“克氏针”用敷料打包回收,但“克氏针”锐利的针尖也能穿透敷料造成危害;把“克氏针”尖端用胶布粘上,效果比较好,但胶布却容易粘在“克氏针”上,给清洗造成麻烦。我院手术室共有手术间38间,最多时每天完成180多台手术,因此污染器械的回收、清洗工作量都很大,在以往的工作中护士以及护工总有针刺伤的情况出现,给护士及护工身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基于以上情况,作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明了“文具盒”式储运盒较好地解决了针刺伤的问题。
2 文具盒式储运盒的设计与应用
文具盒式储运盒外形类似一个文具盒,采用轻型钢材制成,大小35cm×5cm×5cm,下方是储藏部分,上方是可以翻开的盖,优点是能清洗、消毒、高压灭菌、可重复使用、便于运输、成本低。手术室使用:护理人员手术结束后将“克氏针”放入储运盒内,回收人员放入网篮筐内回收,清洗人员打开储运盒后,拿取“克氏针”安全、方便,同时文具盒式储运盒制作简单,便于清洗,费用很低。
3 效果
比较文具盒式储运盒使用前(2013年1月—8月)和使用后(2013年9月—2014年2月)针刺伤发生概率,评估文具盒式储运盒的使用价值。见表1。
4 讨论
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到锐器如刀、剪、针、钩等的机会更多,由于传递频繁,极易刺伤自己或误伤他人。相关统计资料表明:87.9%的手术室护士有手术相关锐器刺伤的经历,故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的风险更高[2]。赵红英[3]对手术室针刺伤的认识及心理状态研究发现,200名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96%,其中刀刺伤14%,针刺伤66%,注射或性理器械等刺伤16%。由于手术配合中接触锐利器械频率高,手术室护士对针刺伤的担心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的护士。2013年8月,我院开始在手术室推广使用文具盒式储运盒,并对科室护士、护生、护工给予培训,规范其操作,强调使用“文具盒”式储运盒的必要性,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处理针头等锐利器械,最大程度防止了针刺伤的发生。护士要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加强规范操作的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在临床工作中督导护士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标准操作。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次数。文具盒式储运盒的创新应用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中形成的,其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应用到临床后解决了手术室护士经常发生针刺伤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全科护士的一致赞同,并制定为手术室处理“克氏针”的标准化流程。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通过文具盒式储运盒并不能完全杜绝针刺伤的发生,这需要进一步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的培训,严格执行医疗及护理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防护意识,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尽量减少针刺伤发生的次数。
表1 文具盒式储运盒使用前后针刺伤发生情况 例次
[1] 李霞.手术室预防针刺伤的新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3):4484.
[2] 周阳,李映兰.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8.
[3] 赵红英.手术室对针刺伤的认识及心理状态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