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网络,提兴趣,促习作
2013-12-31于淑红
于淑红
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网络和E-Mail已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习作平台;习作兴趣;自主习作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小学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一大尝试,它适应了信息时代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
一、利用网络,收集信息,拓宽习作视野
只有“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有了充足的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学习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词语,学生立刻上网查看了更多的四字词语,并了解掌握了更多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叶公好龙》等。并由此搜索出《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大量素材,为成功写作储备能量。慢慢地,学生就变得想写、愿写、盼写习作了,而从习作中体验到的喜悦,更积极地促进学生这种写作意愿,形成一种有效的良性循环。
二、利用网络,创设情境,促进习作兴趣
学生都是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赏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抓住每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的优点,及时进行鼓励和支持,比如一段优美的语言,一个标新立异的词汇等,然后上传到网上,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通过查看人气指数的高低,有一种成就感在促使他们进一步写好作文,不断地超越自我。
例如班里有位学生最怕习作,每次习作都是不足一页作文纸,草草应付了事。在一次雪后即兴描写雪景的习作中,他写了这么几句“踩着厚厚的积雪,吱吱响……最好看的是松柏,浑身像挂满了绒线……”于是我立刻帮他把这几句佳句写入班刊中。从此他受到了鼓舞,习作热情高了,动机增强了,习作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每当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处打开班级博客,看到自己的习作时,自信心、成功感便会油然而生。
三、利用网络,评议批改,开展师生交流
随着网上习作的传播,大部分学生都爱上了写日记、写片断,有时也会突发奇想,进行大胆想象,创作一段段、一篇篇科幻小品文,形成了良性循环。作为教师的我更会常常利用点滴时间,进行即时评改、重点批改、典型批改,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学生在这样的修改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并且发现其他习作中的优点,从而取长补短,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能力。由此他们又会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二次修改。
学生还可以利用网上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乐于把自己的生活世界看成习作的资源。
班里的贾伊芸同学,习作水平并不高。自从有了习作在班刊上发表后,就一发不可收,喜欢上了写日记和作文,有时一天写上好几篇。她根据诗歌《我想》自己改编了《我想……》一诗,想象大胆、押韵讲究、对仗工整。通过网络传播,她让远方亲戚都能读到自己的佳作,这更加激发了她主动习作的欲望,进一步激起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热情,更加调动起写的积极、改的乐趣、评的情趣。
四、利用网络,博采众长,培养成就感
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能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体验的各类生活、参与的各种活动全部整合到习作中来,为自己所用。我积极鼓励学生申请自己的E-Mail,希望能与名师交流、与网上作家交流。我也鼓励每位学生建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照片、自我介绍、优秀习作发送到网上,广交天下网友,使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体,彻底改变原有的“要我写”的被动局面为“我要写”的主动意愿,视习作为乐事,把习作视为终身学习的需要。现在班里的周宇、陈美玉、贾逸芸、王立政等学生的习作只要刊载到《为我竖起大拇指》班刊上,就可称得上篇篇是佳作。这已经成为班刊骄傲!班级骄傲!更是名副其实的“为我竖起大拇指”的骄傲!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习作方法、借助多种习作手段并结合习作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习作动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习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就如初升的太阳一般,每天都是新的!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