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3-12-31黄秀芹
黄秀芹
目前许多教师教学中都按照旧的教学模式操作,没有以学生为出发点,仍然以教材为出发点,结果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而不是主动发展,获得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是对旧事物的怀疑,甚至否定,要能提出问题,就必须有创造性思维,而解决问题仅仅是知识技能的重新回顾、审视和具体应用,多少带有模式化的影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就应该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尽量地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化成各种形式,或讨论、或实验设计、或校外实践,给学生设置疑问,促使学生进行质疑,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之下,进行研究学习。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先演习Cu(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就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教师接着提出问题: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是否也有明显的现象?不少学生还认为和Cu(OH)2固体和稀盐酸反应一样,但实际操作并没有观察什么现象。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停顿,在其大脑中就产生了该怎样才能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此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着手进行实验。如此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被激发,就会想到没有现象可以创造现象,可以在NaOH溶液中滴1~2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完全褪去,就能证明两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必要的点拨、提示。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被逐步激发,其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的思维流畅程度和操作能力的高低与实验次数有很大关系,思维不严密流畅,动作不规范,都会影响学生对目标问题的解决。教材中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数量少,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动手机会,且教师在教学时大多按照: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学生只是思维的被动参与,没有亲身体验,所学知识自然就没有很深的印象,更谈不上创造。教师应着力改变这种现状,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演示实验学生化。可以改变演示的教学模式,按照:根据目标问题→选择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原理→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及提出问题→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致始终都很高,对于他们来说,是在“做中学”,真正做到了“学做和一”。与此同时,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器官都会调动起来,比之单纯的脑动、眼动,效果提升是巨大的,另外,还会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气氛,也会使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就落到了实处。
当然,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验探究可能会偏离方向,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作必要的观察,记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关心的是学生有没有学会,会不会考试,而对学生会不会学、怎么学知之甚少,甚至,部分教师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讨论。但是由于时间、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仍然是会遗忘的,而良好的认识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获得比以往多得多、新得多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寻求变异,将知识不断引向深入的高级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渗透学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尽管有的方法原理是一样的,而且实际操作不一定可行,长此以往,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变异思维,其创新思维就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四、重视教学过程,培养思考能力
应试教育多数情况下给学生带来的仅仅是“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喜欢自己唱独角戏,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不会主动融入到“剧情”中,只知道结果,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过程。为此教师应改变“导演”方式,突破结论,面向过程,应使学生从注重结论得出过程、实验设计过程、现象展示过程、解题思维的展示过程等。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其思维过程。由学生展示其思维过程的形式,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主动地融入课堂,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展开想象力,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进行主动思考。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