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返点”潜规则
2013-12-31蓝之馨
蓝之馨
不给经办人“返点”,事情是办不成的。这是山东一家新型建筑材料企业负责人张元申请科研经费“屡败屡战”后得出的结论。
他告诉记者,有人曾找到他寻求专利转让,可以借此申请到三百万元经费,但条件是这些“科研经费掮客”自己要拿走其中的二百多万元。
张元的例子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科研经费申请已经成为“黑洞”,局外人都不知道水有多深。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部部长万钢不久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科研经费“恶性问题”时连说两个“愤怒”,并表示“痛心”和“错愕”的原因。
谁能拿到政府补助
李冰是广东某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她的工作是专门负责帮助企业申请高新项目。她告诉记者,科研经费种类繁多,首先光级别就分区、市、省、国家级,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经费额度越大,当然申请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此外,财政部、科技部等不同的主管部门都可以设置专项科研经费。
为了申请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经费,一些此前没有专门研发部门的企业会在“李冰们”的指导下临时成立研发部。李冰告诉记者,几乎每家企业都会设专人负责研发资料的归档和科技项目的申报,寻觅是否有和自己相关的项目经费可以申请。
李冰透露,其客户之一是华南某家知名的油漆生产企业,这家企业每年都会申请各种名目的十数个科研经费,一年下来至少几百万元。李冰介绍,一般来说大企业在申请中占据较多优势,“他们有实力,而且一般与政府的关系都还不错”。
曾有一名LED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广东有超过六千家LED企业,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可以拿到补助,其中多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而有的企业项目虽然做得很差,但是跟政府关系好,会吹牛,就能拿到几千万的政府补助。
一万亿用了多少
近年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年均增长超过千亿元,2012年更是超过一万亿元。但根据中国科协的调查估算,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依据一万亿元左右的总量来估算,科研经费非科研之用的金额每年可能达到数千亿元。
一些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不当使用科研经费已成“惯例”,一些地方和高校还形成了利益链:专家学者们争抢课题“要经费”,项目组成员巧立名目“花经费”,管理者以权谋私“批经费”。
李冰透露了业内流传的一则消息,珠三角某区的科技局局长,在企业申请某项目经费前收取好处费二十万元,在二百万元经费申请成功后,再次狮子大开口向企业索取一半费用。结果惹怒该家企业,事情最终被曝光,该局长被“双规”。
新华社近日播发评论称,发钱的和花钱的成了利益共同体,谁还愿意去真正改变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光明日报》曾刊文披露,目前普遍的科研基金申报模式是:政府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制定出固定研究方向的项目申报指南,科研工作者再根据申报指南进行基金申报。本应体现科学精神、科学规律的科研基金的申报,成为了政府部门的“命题作文”。而在此过程中,从项目立项、资金分配到成果鉴定,又都离不开“人治”的影子,最终导致科研基金分配可能成为权力、人情的衍生物。
未来如何改革
地方已经意识到科研经费发放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科技经费的使用模式,不能简单立项就行了。”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科技金融促进高峰论坛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如此表示,广东省未来将对既有科技经费使用模式进行调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省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对记者表示,立项里面可能就存在猫腻,基层项目上报时可能存在虚报,实际上一百万元的项目报上来写二百万元,立项之后更是缺乏监管。
他认为,在我国,科研经费由科技部、科技厅、科技局这样一层层地审核下发,层级太多,容易出问题。而且科技厅是行政部门,不是科研部门,由他们来掌握经费和项目的发放并不合理。
上述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我国的科研经费模式改革可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比如德国,由一家协会统筹所有科研院所,并管理全部科研经费的发放。没有人为的行政管理角色,协会会长是科研出身的,知道钱应该花在哪里。
“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国各地科技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上述政协委员说,“如果要监管到位,必须将经费的发放者与监管者分开,给钱的人负责做审计,拿钱的人专心做项目。”
万钢在上述发布会上还透露了完善科研经费监管的设想。“我们应该做到每一个科研课题的经费使用至少在本课题、本单位中要公开、透明,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恶性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科研经费效率更高。”
【原载2013年10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插图 / 厚此薄彼 / 刘志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