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盐运营转型升级探析

2013-12-31周炜

科技资讯 2013年12期

摘 要:食盐,自古以来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物质,被视作烹饪百味之首和调料之基。江苏盐业作为全国“领跑者”, 积极应对盐业市场放开挑战,抢抓结构调整战略机遇,体系优化、规模扩张、能力提升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速,突出打造盐业现代商贸流通服务平台,谋求苏盐运营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关键词:盐业 历史 专营道路 改革 举措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16-02

盐业作为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行业,几千年来亦实行国家控制经营,成为历代王朝税赋的重要支撑。时移世易沧海桑田,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消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世界贸易不断深化,仅剩为数极少的国家专营行业之一的盐业也行将成为历史,盐业体制改革列为了“十二五”专项改革规划。

1 源远流长的历史

江苏地域远古时代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江苏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盐产区之一。从苏鲁交界至长江口狭长海岸带上,又以淮河为界星罗棋布着的各大盐场盛产“淮盐”,成为我国海盐的重要生产基地。淮盐历史源远流长,生产行销已有四千余年,史籍已查证的也达两千多年,汉初吴王刘濞下令开挖的古邗沟“吴王沟”,即为南通长江、北接淮河、贯穿扬泰通地区的专事运盐河。

综观江苏盐业的开端和发展历程,可谓是源于春秋、拓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优于当代。早在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时代,淮河南北30个盐场产出规模空前;明清煎盐晒盐相宜,淮盐以粒大色白享有盛誉;当代塑晒结晶等先进工艺推广应用,淮盐更加高产优质且蜚声中外。淮盐色味俱佳冠九州,质量位列海盐最上乘。现今淮盐已从单一原盐产品,发展到精制盐、粉精盐、粉洗盐、加碘盐、低钠盐等近20个品种,并有延伸产业链而成的工业业和盐化工品种20多个。

淮盐产销对国家贡献巨大,乃历代朝廷重点把控的课税财源,新中国防治碘缺乏病的民生之本。从汉唐直至明清,统治者均把盐业作为充实国家财源的主要手段,两淮盐雄踞全国各大盐区之首,史载“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解放战争时期,江苏盐业成为革命军队的重要经济支柱,两淮盐场曾有“华东金库”之称。建国后取消了杂税的盐税税率保持稳中有降。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江苏盐业不断创新“以盐为主,多种经营”供销管理体系,有力保障了食盐供应和盐业经济发展。

2 稳进发展的专营道路

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我国盐业一直实行计划管理体制。国务院《食盐专营办法》1996年的出台,全面启动了国内碘缺乏病的消除,此时盐业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经营效率低等弊端。经过不断改革发展,盐业逐渐形成省级盐业集团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既推进合格碘盐供应保障国民身体健康,对交通不便地区居民和低收入盐民进行补贴,又减少流通环节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盐业经营从“柜台坐等”向“物流配送”转变。

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是国家指定的食盐批发企业,食盐占江苏省 100%的市场份额,“淮”牌食盐获评“中国名牌”称号,“淮”牌食盐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唯一的盐产品商标。近年来重点着眼于盐碱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方向,打造以井神股份公司为主体的制盐业务板块;着眼于对主业发展的有益补充,打造以苏盐置业公司为主体的房地产和酒店业务板块,形成适应市场竞争和现代企业要求的运行机制。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并把重点放在了食盐流通体制改革上。这为江苏盐业稳进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加快推进组织结构、物流配送体系、营销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建设食盐生产基地和加工配送中心,初步构筑起全省食盐经营流通现代化基本框架,实施采购、配送、结算、价格、营销“五统一”,配送中心150公里半径内配送到点90%以上,50公里范围内直配零售终端80%以上。

契合经济发展时代节拍,把握发展主动权与市场话语权,江苏省苏盐连锁有限公司2008年4月应运而生。践行创新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的发展思路,致力打破专营依赖、依托渠道资源、发挥网络优势的连锁经营,苏盐连锁公司迈上抱团作战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切实把住专营职能、直面市场变革,保障食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实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在做大做强中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苏盐连锁践行“放心消费、健康生活”服务承诺,全力保证合格碘盐供应,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和食用率分别达99.21%、98.72%、97.95%,“三率”水平位稳居全国前列且持续增长。

3 势在必行的改革趋势

“中国梦”走向现实,国民岂可一日无盐。针对食盐专营体制改革的呼吁与调研,从本世纪初就一直在此起彼伏地进行着。我国盐业体制改革几次“引弓未发”,均是为了更科学的补碘,更周全地保护人民利益,更好地促进盐业发展。2002年,国家经贸委形成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后因国家经贸委盐业办公室撤销搁浅;2005年,国家发改委再次提出制定改革方案并形成草案,但由于大部制改革再度搁浅;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盐业体制改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于11月牵头制定出推进盐业体制改革若干意见,重点指向就是取消盐业专营。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经济强省江苏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处于后专营时期的苏盐行业,体制步入改革历史关口,专营政策效应递减,不确定因素增加,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需要提升主业争发展、转型升级谋发展,积极应对盐业专营放开的急剧变化,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主动调整生产和经营的思路策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苏盐集团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盐业市场化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升级为重点,着力打造富有管控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和谐盐业。

盐业体制改革日益临近,专营放开进入倒计时,苏盐连锁公司研判新形势、凝聚正能量、彰显新作为,在全国率先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对食盐营销网络和资源进行规范改造,形成以直营门店为节点、渠道分销为通道、大宗贸易为补充、电子商务为平台的营销网络体系,高歌猛进商贸零售领域。并明确到2015年,建设成为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型商贸流通连锁企业,打造“优势渠道+核心商品+特色服务”核心竞争力,优化“门店经营+渠道分销+大宗贸易+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提升物流、信息及供应链体系后台保障,实现门店总数达1500个,年度销售收入超100亿元,达成“百亿连锁”梦想和上市目标。

4 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顺应盐业“民生为本”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趋势,苏盐集团公司主动作为、以变应变、抢占先机,确立增长转型、创新驱动、体系再造、品牌制胜四大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加强生产工艺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通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盐业产业集中度和推进优化升级;突出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节能减排;突出多品种盐开发,保障碘盐生产供应和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要;突出盐化结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盐、电、气、化工产品链。

作为苏盐行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苏盐连锁公司以体系快速优化、规模快速扩张、能力快速提升为总基调总定位,统筹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加快发展与稳健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深化改革与保持稳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五个方面的关系,充分尊重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力求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实现配送集约化、管理信息化、组织机构扁平化、品牌价值最大化,致力做服务中小企业、零售商家、“三农”的可靠供应商。

一是推进体系快速优化,构建赢得竞争的核心优势。按照市场化、标准化、模板化、规范化要求,大力推进流程再造战略实施,迅速优化提升连锁经营体系,夯实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推进规模快速扩张,拓宽跨越发展的战略路径。树立“数量决定质量 速度决定高度”观念,跳出经营谋发展,谋求资本杠杆撬动规模扩张,品牌制胜拓宽市场空间。以项目突破、整合运营和成果推广,快速兼并一批运作体系成熟、经营业绩好的中小商超和分销渠道,借助现代企业治理制度规范并购企业运营管理实现“1+1>2”的效果,以加快梳理品牌制胜战略思想、加快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和加快拓展自有品牌商品体系,实现以服务提升品牌,与知名连锁企业合作实施品牌嫁接提升市场影响力,精选商品组合拓宽OEM合作领域和经济增长点挖潜,加快品牌制胜战略实施。

三是推进能力快速提升,增强战略落地的执行效能。坚持“以人为本”经营理念,快速提升连锁经营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通过建立标准化素质模型、专业化人才体系、市场化用人机制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形成标准化、模块化、可快速复制的业务指导手册,“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促进整体营销能力提升,激发员工“学技能、创佳绩”潜能;通过打造苏盐连锁执行文化、优化贯彻执行制度机制和推广创新执行工作方法,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格局,快速提升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桂园.从远古走向现代—— 长江三峡地区盐业发展史研究[M].巴蜀书社,2006,10.

[2]淘孔中.盐的故事[M].通俗读物出版,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