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3-12-31罗毅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以及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初中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0-01
游戏一般具有互动、竞争、刺激、新鲜、娱乐等特点,是学生们喜欢的事物,当前人们对游戏都存在一种偏见,担心学生会沉溺其中,荒废学业,持一概否定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用的不好对学习确实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用的好则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开始研究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电脑游戏的偏好转变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上来,充分发挥游戏的正面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程序设计能力将会有极大的帮助,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游戏的内涵,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它的本质就是“以游戏学习知识”,将枯燥的“学技术”变成轻松活泼的“玩技术”,让游戏成为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游戏化教学能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获得丰富的主体体验、推动强烈的互动合作、触发大胆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享受并欢快的状态中参与整个教学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
2 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
游戏化教学设计时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性情爱好,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更有味道,更浅显易懂,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游戏“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3 调动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会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特别是游戏化教学中的游戏就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在宽松以及玩乐的情境下学到与计算机软件有关的各种相关知识,开拓了思维和视野,也能提高他们的技能,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
4 加强合作意识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应加强合作意识,通过如生生和师生间合作的方式更加积极地进行良好的配合,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通过各要素的相互补充、支持与配合作用,在合作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尊重与欣赏他人,才会使得游戏活动发挥作用,变得更精彩。
5 大胆探究
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规则,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是信手拈来就能玩的,必须慢慢了解规则,大胆探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构成游戏的内容和原理,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知识与游戏结合得更加紧密。
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信息技术课上就更应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余地,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开阔眼界,培育学生创新的幼苗,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价值。例如在进行文本编辑与图片排版教学时,有“整体美化”一课,可在简单介绍完图片后让学生以制作一张海报为主线创作,在创作中让学生掌握了文字与图片并排文件的处理技巧。
7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欲
学生只会打游戏,但是如何去制作还是新鲜事,他们会很积极地去做。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利用电脑中已有的工具,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游戏,并在大家面前展示出来,由老师和同学进行投票打分,这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一开始的沉迷于游戏本身的娱乐,换位思考,转向探索其中的新知。在与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设计游戏的不足,还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欲,力求将自己的游戏做到完美。
8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每当完成一个游戏的设计后,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成就感,通过游戏制作之后的游戏测试来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成功所在,特别是与其它学生比较过程中胜出后,这种成就感就更大了,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也能体会到合作的酸甜苦辣,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9 游戏教学法的组织形式
闯关式。游戏闯关者,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几个游戏中,从认识相关工具,到观察并使用其功能,最后到能充分熟练使用此工具并应用到解决其它问题上。
设计开发式。利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开发游戏。在进行开发的同时,从游戏的要求出发,寻求需要的技术和工具,在老师和同学互相帮助下,完成作品。
竞赛式。竞赛中,不断发现高效的技术,对比各种技术的优劣,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技术处理问题。
10 结语
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喜欢玩电脑的人也越来越多,对电脑游戏痴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此不能简单粗暴的去禁止玩电脑游戏,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才是工作的重点。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游戏引导进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来,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轻松、自主、快乐地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竞争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但注意尺度的把握,绝不能滥用,同时要讲究方法策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陆宏柱.关于游戏进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新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4):22-24.
[3] 余长营,周桂莲,刁海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入教育游戏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90-92.
[4] 楚学娟,杨雪.电脑游戏在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其应用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6(1):78.
[5] 刁海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入教育游戏的策略探究[J].中国电化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