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2013-12-31李亚

科技资讯 2013年12期

摘 要:由于工程造价的混凝土桩高,建设周期长,质量控制难度大,尤其是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更加困难,因此加强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过程的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 施工质量 控制过程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65-01

1 施工前准备阶段

施工前准备阶段是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前提,必须在项目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条件出发,确定了相应的手续齐全,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2 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桩基础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保证其规格、型号、质量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商品混凝土应对其配合比报告、出厂时间等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到位。

(2)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控制。

1)主筋间距:此检验项目为钢筋笼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对钢筋笼质量控制起着关键作用,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或完成后,用钢尺测量,保证偏差在±10 mm范围内。2)长度:同样做为主控项目,在钢筋笼质量检查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用钢尺测量,允许偏差为±10 mm。3)钢筋笼箍筋间距及直径;钢筋笼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 mm,用钢尺测量,现场监理要特别注意加密区的检查,以保证整个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直径允许偏差为±10 mm,用钢尺测量。4)其它检查。①除对钢筋笼上述规格尺寸的检查外,还要对钢筋笼的焊接质量、钢筋连接方式、搭接长度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符合设计及相应规范要求。②分段制作钢筋笼长度以钢筋定长为宜,接头位置不宜设置在钢筋主要受力区,且钢筋接头应错开焊接,夜间施工时应特别注意焊接质量。③为保证混凝土灌注桩保护层厚度,减少放置钢筋笼时对孔壁的扰动,要适当检查其保证措施(一般采用混凝土滑轮或钢筋支撑)。④钢筋笼的安装深度为±100 mm,施工时用钢尺量。

(3)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

1)桩位:桩位的允许偏差要符合表1规定,如设计有要求时,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监理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查,以保证地基承载力等符合设计要求。

2)孔深:孔深允许偏差为+300 mm,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并观查终孔孔底土质应与设计要求土层一致,当与设计不符合,及时组织各单位进行处理,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3)垂直度及桩径:垂直度及桩径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当设计有要求时,符合设计要求,现场人员对桩垂直度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测大管或钻杆(人工桩用垂球)检查,如发现有偏差,要及时采取措施校正。

4)泥浆比重及泥浆面标高:清孔后,在距孔底50 cm处取样,用比重计测泥将比重,粘土及砂性土中以1.15~1.2为宜,当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泥将面标高要高出地下水位0.5~1 m,防止混凝土灌注时产生坍孔,造成质量事故。

5)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对桩基的承载力有直接影响,浇筑混凝土前要保证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钢筋笼放置后,因钢筋笼对孔壁的扰动,造成孔壁土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要进行二次清孔,之后用沉渣仪或重垂进行检查,端承桩厚度不大于50 mm,摩擦桩厚度不大于150 mm。

6)混凝土浇筑。

①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进行检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②对混凝土出厂时间进行检查,保证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混凝土浇筑;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检查混凝土搅拌是否均匀,是否有离析现象,并用坍落度仪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水下灌注桩在160~220 mm之前,干施工时70~100 mm之间,否则应现场进行二次搅拌,经二次搅拌仍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在工程中使用;④浇筑混凝土用的导管要对其严密性及连接劳固程度进行检查,如不合格应进行加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用导管进行反复插捣及抖动,保证混凝土密实,并严格控制拔管高度,对拔管高度进行实时监测,严禁超拔,造成夹泥断桩。

3 工程验收阶段

在工程验收阶段,主要包括成桩检测和质量评价两个部分。

(1)桩检测: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的内容,对桩位偏差、桩身质量、桩的承载力检测等。检测结果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质量评价:监理人员在完工后应根据桩基施工过程记录、成桩检测及试块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做出评价报告,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意见作详细说明。

4 个人看法

由于混凝土灌注桩基的重要性和隐蔽性,其质量控制主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后的检测和补救措施很难达到设计要求,造成工期延误及严重的质量问题,也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因此,现场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应规范,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保证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为上部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本人结合相应规范及个人实践,对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提出上述方法,有未提及和不详尽之处,请谅解。另外因本人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请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