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兴趣是说好英语的潜在动力

2013-12-29张敏

考试周刊 2013年36期

学生一旦对说产生了兴趣,就会把说好英语化成自觉行动,进而养成习惯。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就得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工夫。

一、渲染示范,引发兴趣

从众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模仿则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一原理,宜采用“造势”策略,一方面在教室醒目处张贴“Talk in English,please!”“Please speak English in class!”的警示牌,强化说好英语的意识。另一方面强化课文朗读训练,并选择一些像My Book,Do Your Best,The Moon等精致诗歌或“The doctor’s daughter knocked at the locked door.”“Cat,cat,catch the fat rat.”等绕口令材料,拓展诵读范围。这样有意营造浓厚的英语语言氛围,那些原本不愿意讲或讲不好的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觉练习,逐步提高。

同时,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身边的典范感召力更强。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以身垂范。在范读课文、导语引入、课堂结束语乃至日常用语中,要注意使自身的有声和无声语言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使之由“敬羡”生发“尊师循道”的心态,在“以师为范”的内驱力促使下,勃发说好英语的激情,并持之以恒。此外,还要注意发现学生中的好典范,或让其现身说法,或让其现场表演,这不仅能促使“标兵”更上一层楼,更能诱发其他学生“赶超”的心理驱动力,进而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点燃自强火花,迅速形成“人人想说,人人敢说,人人会说”的气氛。

二、务实授法,促成兴趣

教师应注意在打基础上下工夫,要引导学生常查字典,正其音,通其法,要经常温习如:ee,ea,ou,tr,ch,th等元音及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注意重音、连读、语调等表达方法。还要从音素、音节、单词、短语、句型等入手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落实到位,使学生日有长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朗读、会话等英语表达水平难以提高,多半是因为不得其法。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拟出训练计划,紧密结合课文教学,让其读后悟法、耳听发音、眼看口形、嘴仿读音、套换练习、依境激情,使之逐步吞吐自然、抑扬顿挫、因问而议。其间要经常提醒学生语流中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朗读的口齿是否清晰、流利、自然,会话时的停顿、节奏感掌握及感情的变化是否得当。同时,更要重视利用评价,让学生不仅知道说得好,而且知道好在何处。通过评价的导向性指点,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断进步,继而产生和保持“天天向上”的良好心态,勇敢地迈向成功。

三、分层练习,培养兴趣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方法之一,他与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亦天缘契合。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一刀切”,而应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而且必须把握学习对象相关能力的“好、中、差”层次,并对施导目标、要求及进步梯度诸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如我们在组织复习“season”时,应有意识地分层次设计训练目标:学优生,根据课文自由对话、谈论有关season话题时,侧重语言知识的运用;中等生,用诸如A: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B: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A:Which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B:Summ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A:Why?B:Because...这样的两人自由对话方式训练;后进生,侧重检查背诵与单词拼写,并回答简单问题。A:Which is the hottest season?B:Summer.A:How do you spell it?B:S-u-m-m-e-r.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分别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树立信心,走出困惑,步步登高。教师可采取优差结对制,让学优生帮带后进生,而对中等生和学困生暴露出的问题,宜对症下药,找出原因,且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启发激励,使之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增强勇气。

此外,生动活泼的练习犹如兴奋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使之不断提高。如一分钟课前汇报、两分钟朗读、三分钟复述、四分钟模拟对话等训练,一定会使学生争先恐后地一展自身风采。同时,创设情境,运用投影、录音、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结合播放VCD光盘歌曲等手段,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让生活中那些熟悉的画面再现于同学面前,他们自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并会揣摸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

四、竞赛奖励,提高兴趣

成功感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没有困难、没有障碍地学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可适当地进行有一定深度的会话竞赛,如对同一问题使用不同的问法:What’s your name?May I ask your name?Could you tell me your name?Will you tell me your name?May I know your name?Your name,please?再如设计一些自由问答:Why do you study English?How do you study English?Are you interested in English?English is very useful, isn’t it?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而且能鼓励学生知其不足而力求更上一层楼,让学生从克服困难、掌握新知识中体验到愉悦感,会话的兴趣不断得到激发与提高。

奖励可以使人在成功时受到鼓舞与鞭策,再接再厉,自强奋进,更可以使人在迷惘时稳定情绪,抖擞精神,奋起直追。在此,教师必须强化激励机制,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展示成功的机会,给成功者助兴,另一方面宜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对待所谓“能力低下”的学生,要转换视角,变挑剔为欣赏,变批评为称赞,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淘尽黄沙挑真金”,哪怕是一个词的发音读准了,一句话说得有感情,也给予表扬,以此促其产生“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