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解析

2013-12-29李铁

考试周刊 2013年36期

理论上,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法,下面就这三种方法一一阐述。

一、实测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算设施和仪表,直接确定污染源的排放量。用自动监控的连续计算计量依据确定排放量是最合理和科学的计量污染物的方法。污染源排放量的实测法计算,日常更多是使用检测计量和分析手段,测量废气,污水的流速、流量和污水及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依据,通过公式计算,计算各种污染物质排放总量的统计方法:G=KQC;C=∑CQ/∑Q。

式中:G为污染物的排放量;Q为介质流量;C为介质中污染物的浓度;K为单位换算系数。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一致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在排污费计算总污染物的排放量单位一般取KG,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一般取mg/l,系数K取10;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10。实测法包括连续监测和抽样监测,目前主要采用抽样监测方法。测量污水和废气中污染物排放的流量及浓度。

例:某石油化工厂总排污口,某日污水的排放量为90000t,COD排放浓度为390mg/l,BOD排放浓度为200mg/l,计算总排污口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COD排放量=污水排放量×COD排放浓度/1000=90000×390/1000=35100

BOD排放量=污水排放量×BOD排放浓度/1000=90000×200/1000=18000

比如污水中的污染物数量主要采用实测法计算,实测法直接计算得到的是排放量G=KQC,去除量:G=KQC/(1-η)。

式中:Q为污水排放量m;C为排放污染物的质量浓度mg/l;η为污水处理设施对该污染物的去除率;以K为单位换算系数。关于排放单位在同一个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废水,且每种工业废水中所含的同一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不同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C=nΣCQY/nΣQYiC=混合废水中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C=不同产品废水中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Q=不同产品最高允许排放量m/t;Y=某种产品的产量(t/d)月平均计。

二、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物质守恒定律,不管某一生产过程中物料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产过程中某一基准物的投入和产出的质量都是守恒的,物料衡算法是把工业污染源的排放量,生产工艺和管理,资源(原材料、水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系统的、全面的研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排放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衡算示意图:∑G→生产系统→∑G→∑G1主副产品和回收及综合利用的质量综合→∑G2排除系统外的废物质。其中:∑G为投入物料量的总和;∑G为产出物料量的总和。∑G包括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生产性废物及工艺过程的泄露等物料流失。该公式试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的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某一局部生产过程的物料衡算。我们对锅炉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各种污染物产生量的计算主要采用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直接计算出的一般是污染物的产生量G,污染物的去除量应为G=Gη。

三、产污—排污系数

产污—排污系数法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产污系数也称产污因子。

1.污染物产污和排污系数。目前使用的排放系数有两种:一种是在设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成为污染物产生系数(简称产污系数)。另一种是在有污染治理设施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称为污染物排放系数(简称排污系数)。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属于产品生产工艺,在材料、规模、设备技术水平及污染物控制措施有关。

2.排污系数的确定。一般在产污系数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如无治理措施,排污系数与产污系统相同。在环境管理中,利用排放系数可以方便地根据产品产量或生产规模计算除污染的排放量:G=KM式中K为污染物排放系数;M为产品产量。

燃煤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燃煤烟尘排放量(k/月)=1000(kg/t)×耗煤量(t/月)×煤中灰分(%)×灰分中烟尘(%)×﹤1-除尘效率(%)﹥/1-烟尘中的可燃物(%)。燃煤中SO排放量(kg/月)=2000(kg/t)×80%×耗煤量(t/月)×煤中的含硫份(%)燃煤NOX排放量=1630(kg/t)×耗煤量(t/月)×<0.015×燃煤中的氮的NOX转化率(%)+0.000938〉。焦炭CO排放量(kg/月)=2330(kg/t)×焦炭耗用量(t/月)×焦炭中炭的含量(%)×焦炭的不完全燃烧值。式中1000、2000、1630、2330为公式中单位间的换算系数值,80%为可燃硫占全硫份的百分比含量,0.015为燃煤的含氮量,0.000938为1千克燃料所生成温度型NOX的毫克数。燃煤SO排放量=1600×700×2.27%=25424(kg/月);烟尘排放量=1000×700×2.17%×20%×<1-92%>/<1-30%>=3472(kg/月);NOX排放量=1630×700×<0.015×37.5%+0.000938>=7488.38(kg/月);CO排放量=2330×700×75%×3%=36697.5(kg/月)。

实测法、物料衡算和排污系数法都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研究生产过程中污物的产生、排放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要合理选择衡算界面和衡算的元素,关键性指标通过必要的实测提高物料衡算的客观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