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分析(2000年~2012年)

2013-12-29胡康林

档案管理 2013年4期

摘 要:分析了2000年~2012年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成果的分布情况,从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了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特点与问题。

关键词:档案;知识管理;文献计量法

为了解和分析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笔者于2013年3月20日,以“档案*(档案工作+档案部门+档案管理+电子文件+档案信息+档案人员+档案资料+档案学)+知识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服务+知识组织+知识挖掘)”为题名,在CNKI、万方和超星等数据库检索,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文献263种:期刊文献237篇、学位论文22篇和图书4本。[1-4]

1 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分布

1.1 从文献年度分布纵向而言。由图1-1可知: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始于2000年,2003年开始大幅上升,到2007年出现“井喷”状态,达27篇之多,而后研究热度持续增高。究其原因:一是得益于知识管理浪潮在企业界及相关领域的兴起与发展;[5]二是档案部门实现知识管理和提供知识服务的实际需求。

1.2 从文献年度分布横向而言。由图1-2可知:从2000年至今整个学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已达10639种:期刊文献9082篇、硕士学位论文1151篇、博士学位论文133篇和图书专著273本,平均818种/年;而档案知识管理研究文献共263种,平均20种/年,仅占其中的2.5%。同企业知识管理、图情知识管理研究相比,虽三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均始于2000年前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差距渐大。

1.3 从文献来源分布而言。由图2可知:263种文献中,档案期刊共155篇文献,占总比例的59%;其中档案核刊共99篇,占总比例的38%。其中,5种档案核刊载文10篇以上,共76篇,占档案学核心期刊的76%,占总比例的29%,说明这几种期刊对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视。

1.4 从文献研究力量分布而言。如图3所示,所获文献中除8篇作者机构无法查考外,以第一作者机构为准共113家:高等院校66家计156篇,占60%;档案局馆(含档案室、图书馆)15家计61篇,占23%;研究院所(含设计院)8家计14篇,占5%;重工集团(含冶金、煤炭、核电)9家计11篇,占4%;其他机构15家计21篇,占8%。分析可知:高等院校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和南京政治学院等为高产院校;此外,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者共10位, 5篇及以上者共计5位:徐拥军、孟歆、蔡娜、姚乐野和贾玲为高产作者。

2 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与热点

由图 4(选取前60个高频关键词,用 Cite space II绘制的关键词聚类和演变趋势图谱)可知,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主要有三大热点: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相关关系、管理内容、管理系统、知识服务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

图4:“关键词聚类—演变趋势”图谱

2.1 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档案知识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统计的文献中占有较大比例,概言之:

第一,关于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首先,是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启示和要求:“知识管理启示档案管理要注重隐性知识挖掘、推动档案知识共享、成为学习型档案组织,要求档案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变革管理技术、提供档案知识服务。”[6]其次,是档案管理对知识管理的作用:“档案管理具有扩大知识库、增加智能、促进知识共享、增强组织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作用。”[7]最后,是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异同:“两者共同点是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利用同属信息管理范畴;两者区别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同时强调隐性和显性知识,档案管理强调显性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的范围要大于档案管理。”[8]

第二,关于档案知识管理阶段论。研究者大多认为,档案知识管理是继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之后的第三阶段,为档案管理的高级阶段,是对前两种管理形式的延伸与拓展。胡小琳提出档案管理工作“实体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三阶段,宗培岭教授提出档案管理工作“实体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知识)管理”三阶段,李明贤提出档案“物理控制、技术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四阶段,《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应用培训教程》提出档案的“纸质管理、电脑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知识化管理”四阶段。[9]

第三,关于档案知识管理的内容。潘连根教授认为,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知识组织、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知识传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10]伍振华教授分析了档案馆知识管理“准备与规划、组织与人员、实施与评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等内容;[11]丁恩多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知识创造、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和知识服务”等内容。[12]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档案知识管理应包括:档案知识的创新管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换管理)、档案知识的共享管理(知识转移和知识差距)、档案知识的应用管理、档案知识服务管理、档案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档案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档案知识管理的工具和系统、档案知识产品的管理、档案知识管理者问题、档案知识管理学习或创新培训等问题。

第四,关于档案知识服务、知识库和知识系统。徐欣娅从“档案知识服务的组织、信息来源、服务人员要求、服务方式、实现条件(建立知识库)”五方面阐述了档案知识服务。[13]孟歆从“档案利用者需求分析和知识资源的合理评估、知识开发和知识获取、知识挖掘与整理、知识分类检索、知识检查和更新”五方面论述了档案知识库。[14]徐拥军博士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OA系统中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集成管理,用知识管理的技术方法提高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15]

2.2 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浪潮滥觞于企业界,企业知识管理的蓬勃发展,为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成为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问题奠定了基础,国内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内容,概言之:

第一,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及企业档案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和作用。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变革档案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技术、实现档案智能化服务、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16]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的沉淀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编码工具、知识共享的主要媒介、企业知识产权的有力武器、寻找知识专家的关键线索、企业员工知识培训必备教材和知识型企业文化的重要反映”。[17]

第二,企业档案部门及管理人员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知识管理的渗入与发展要求档案部门进一步实现“图情档一体化、技术手段现代化、档案工作法制化、信息开发创新发展”等,同时档案部门应承担起“扩展企业知识积累、促进企业知识共享和构建企业知识财富”等功能。[18]档案知识管理人员要扮好“知识中介者、新知识提供者、信息技术精通者、企业决策咨询者和知识共享理念宣传者”等角色和具备“档案学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信息管理技能与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人格特质”。[19]

第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徐拥军博士论文从“以知识管理为向导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双向视角,深入地研究了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20]

此外,孙军研究了企业档案参与知识管理的有利因素、不利条件及对策;张鸿业等研究了企业档案对企业个人知识和企业组织知识的作用;曹航研究了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之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等。

2.3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正是这“两个时代”相遇,造就了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热潮,其研究内容概言之:

第一,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定位。数字档案馆“是一项创新工程,需要知识创新的积累与支持;是一种知识型组织,需要采用知识管理模式来促进本身的发展”是为必要性。数字档案馆“具有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与先进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是为可行性。[21]唐艳芳等提出数字档案馆“是组织档案信息交流的中心,是社会各个方面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信息中心和重要知识库”的定位与要求。[22]

第二,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的功能与特征。蔡娜和姚乐野提出知识管理型是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向,并研究了知识型数字档案馆的功能(包括传统档案馆的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功能、知识管理功能、知识服务功能和人本管理功能)与特征(包括系统无缝链接化、资源加工专深化、用户中心化、搜索便捷化、信息提供知识化、服务智能化和知识交流网络化)。[23]

第三,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实现机制和对策。丁恩多提出“设立知识主管、建立管理系统、开展管理活动和构建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平台”四方面;[24]潘连根教授提出“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环境和激励机制”三方面;[25]李巧玲提出“创建知识库、构建知识节点与知识网络地图、组织知识链、管理知识资产、培育学习型组织、构建知识评价机制”七方面。[26]姚乐野和蔡娜从“标准体系、人力资源、用户需求分析、基础设施、知识资源、技术系统和组织体制”等方面提出知识型数字档案馆建设对策。[27]

3 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小结

第一,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虽然档案知识管理研究的热度在持续增高,但同整个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相比,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深度,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都还处于较低水平:成果数量仅占整个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2.5%,成果内容还处于点线式的分散状态,研究者多从某一方面或视角去研究档案知识管理。

第二,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主题正在不断深入。从早期对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档案馆知识管理等主题,到后期对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高校档案知识管理、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等主题。同时,研究内容也从概念、关系、作用和要素等基础分析,走向档案知识管理的系统、技术和策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三,国内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应重视的两点。一是加强档案知识管理微观理论的研究,目前对于具体的知识挖掘、知识组织、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流程、工具、方法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甚少。二是加强档案知识管理实践应用研究,国内研究文献很少有对档案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案、手段与实施流程进行研究,应注重借鉴企业、图书情报等领域研究成果,结合档案管理实践与知识管理方法,深入研究档案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11]伍振华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20]徐拥军著.企业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基于双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3][27]姚乐野,蔡娜著.走向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知识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之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邱均平主编.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02:122.

[6]于元元.知识管理对档案工作的启示[J].档案学研究,2007(2):3~5.

[7]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山西档案,2008(1):17~19.

[8]武立.论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1.

[9]徐拥军,邓荣华.档案学界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兰台世界,2008(12):2~3.

[10][25]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2005(12):5~7.

[12][21][24]丁恩多.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9~11.

[13]徐欣娅.档案知识服务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辨析[J].机电兵船档案,2002(5):8~11.

[14]孟歆.结合知识管理浅议档案知识库的建立[J].兰台世界,2007(24):44~45.

[15]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62.

[16]张涛.知识管理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5):79~80.

[17]徐拥军,王宏.论企业档案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4(3):63~65.

[18]马海群.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J].档案学研究,2001(5):41~44.

[19]章小波.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档案人员角色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1):21~24.

[22]唐艳芳,张冬梅.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馆[J].档案学通讯,2003(3):88~90.

[23]蔡娜,姚乐野.知识管理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8(3):54~58.

[26]李巧玲.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档案,2009(5):15~1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