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作文“别样的辉煌”导写

2013-12-29姜顺东

美文 2013年18期

【文题】

请以“别样的辉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导写】

1.关于审题。“辉煌”意为“显著、卓著、灿烂的、杰出的”,该词义的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定语“别样的”一加,则增添了审题的难度。“别样的”意为“不同一般的、特别的”,用不同于主流眼光(如辉煌必然是成功)的视角看待和评价辉煌的获取方式、辉煌的定位、辉煌的内涵。题目是一个偏正式短语的命题作文,考生必须紧扣“别样”二字行文。

2.关于选材。写作时,如果选择名人,就要回避他们那些获得无数鲜花与掌声的事迹,可以去写失败的“辉煌”,如伦敦奥运刘翔用一条腿“跨”过了终点,王皓在竞争如此白热化的国球上,能三进奥运会,尽管最后都功亏一篑,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遗憾,“别样的辉煌”呢?项羽“乌江自刎”定格的身影、张继枫桥夜泊留下的诗篇等等。也可以去写品质、精神方面的辉煌,如屈原投身汨罗,以死践志,莫言获奖之后的淡定、从容等等。如果选择普通人,借用央视的一句广告语: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平凡的我们,可以编织自己的故事,也能创造别样的辉煌。其实,在世人眼中平淡的人生,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别样的辉煌。甚至于路边那些无比卑微但又努力生长的野花、野草又何尝不是一种辉煌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别样”理解为贬义,加以嘲讽,言之有理也算切题。

3.关于写作误区。

一是写记叙文要防止概念的泛化。要领悟“辉煌”的真正内涵,如有同学写风景优美的小镇,有同学写父母的关爱,这些平凡之美、温情之美和“辉煌”所包含的“光辉灿烂”是有差距的。另外要防止缺少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细节这样的老问题出现,如果只有概括性的叙述,就谈不上情节的起伏,构思的精巧,立意的深刻,情感的动人。写记叙文时还要防止选材与题目关联不紧而又不知道补救的问题出现,或行文中缺少与题目关联的描写或陈述。比之议论文,记叙文更需要在行文当中有明确的、不止一处的点题,而非简单的在结尾贴上标签。如登山题材是同学们写得比较多的,通常都是写登山的过程如何艰难,却不知道有意点出“别样”的方式或景观,以揭示题旨。

二是写议论文要防止疏忽“别样”这个定语。不能直接把“别样的辉煌”当作一个整体的概念来写,不注重甄别“别样”的限定(判断方法是,把“别样”换成其他词,如“了不起”,代入到具体议论中,也同样成立);或者就直接扔掉了“别样”,单讲辉煌,只在结尾处贴一帖“别样的辉煌”的标签。议论文的行文,还要杜绝只堆砌例子而没有议论的现象。不能讲完例子之后,简单地发一两句议论;不能没有行文的逻辑顺序和作者的理性思辨。

【佳作展示一】

别样的辉煌

尼采曾将人生划分为三个时期: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意识尚未觉醒;沙漠时期,人开始进入茫然孤独的寂寞求索;创造时期,人便进入了超然的大境界。尼采践行这种人生模式,生前于时不容,晚年境遇惨淡。他在生前没有获得所谓的辉煌,但在死后却获得了极高的地位与声誉,成为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星。

忍受寂寞,坚守心灵,人生才能获得别样的辉煌。多少人拥有显赫的地位、骄人的财富、成功的事业,他们享有了令人艳羡的现世辉煌,但是,这样的辉煌只属于一个时代,属于现世,他们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辉煌在许多年后将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别样的辉煌不同,它属于所有的朝代,历史会为这些辉煌树立起丰碑。

获得别样的辉煌,一个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寂寞是真理的良伴。只有在寂寞中,才能听到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弘一法师李叔同精通文学、音乐、美术,后来却遁入空门,参悟禅机。他在寂寞中收获自我。“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他以极高的修为和金声玉振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别样的辉煌。寂寞是心灵之道,卡夫卡、布尔加科夫在寂寞中死去,不为人知,死后才成就卓著声誉。人生若没有辛酸,何来别样的 辉煌?

获得别样的辉煌,坚守良知与心灵是必由之路。纪伯伦说:“雅典人没有杀死苏格拉底,他将永生在世。”的确,苏格拉底为捍卫思想的自由,毅然赴死,坚守良知与自己的心灵让他获得了万世殊荣。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坚守自己的良心,揭露了苏联社会的种种弊端,他的《癌症楼》和《古拉格群岛》被苏联当局封杀,本人也被驱逐出境。但许多年后,历史终于肯定了他的成就,他被人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坚守自己的心灵,怀着“吾将孤苦而终穷”的信条,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不为外物所迷,不为外力所动,方是人生至道。

别样的辉煌,人生的殊荣,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的。“挥斥古今负壮猷,天风海浪自悠悠”,尽管如此,追求生命的纯粹,活出大气,活出自我,始终应是我们的坚守。我又想起尼采的一句话: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点评】

文章由尼采的生前寂寞死后荣耀这一事实作为议论的“由头”引入文章,提出“忍受寂寞,坚守心灵,人生才能获得别样的辉煌”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一是“获得别样的辉煌,一个人必须耐得住寂寞”,举了弘一法师、卡夫卡等人的例子,说理分析精当到位;二是“获得别样的辉煌,坚守良知与心灵是必由之路”,在论证分论点时事例简明扼要,并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再引用尼采的名言作结,不仅做到了前后呼应,而且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文章语言生动,思路清晰,章法严谨,结构完整。

【佳作展示二】

别样的辉煌

文化的事,自难说得清。

毕竟是见仁见智的事,试放眼多文化瑰宝,千年之后沦为糟粕,又有多少文艺精品与时下的风俗背道而驰,却在几个世纪之后,绽放出别样的辉煌。

波德莱尔作《恶之花》受到同期作家如雨果等人的盛赞,却在出版之时遭禁。诗人一生穷困潦倒。被愚昧政治封锁的艺术,只因过多的黑暗描写,以审视恶中美学的笔触暴露了过多的社会真实面,便不被允许发行。而诗人死后,世人略微理解了诗人心里的情绪,于是,解禁。这才有了欧洲讲坛象征主义的蓬勃发展。此时,波德莱尔始得正名。

又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刚刚著成之时饱受争议。在那个时代,有些东西人们是无法接受的。书中大部分是死囚亨伯特的自述,讲述他与一个十二岁小女孩的畸恋。虽然文字间透露的现实和整部书的社会意义不容怀疑,但只要和“淫秽”扯上关系,便只能被束之高阁,待后来人来扫洒之时,偶然碰落,翻开,从那些曾经不被容许的存在的字句中间,读出被埋没的才华和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底层社会。纳博科夫算是比较幸运的作家之一,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作品为人所接受。这是多少超越朝代的天才所不可求的馈赠啊!

渡边淳一曾细细阐述过他的作品和黄书之间的区别。文学作品如果需要一定的性描写来渡入主题,绝不会只注重人、事或场景。更多的笔触会投入到人的心理、思想以及具有思辨意味的探讨,而非以色情为目的。

文学的屏障很多,如若涉及色情、暴力或是敏感的政治话题,被限制在所难免,而一向被奉为圭臬的儒学,不也在新文化运动时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而后才重新被批判继承的吗?

所以说,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文学,或许只是因为你的不理解。也许多年之后,它的辉煌会令你瞠目结舌。

在那些作品绽放出别样辉煌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也要反思:我们是否能为这些一时不被理解的作品保留一块宽容的土壤呢?

【点评】

文章审题精准,立意独特。全文视野开阔,就文化上的事情,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谈到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最后再到大家熟知的渡边淳一,素材运用灵活机智,驱遣有度,不落俗套。在思想层次与语言组织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也颇有杂文特点。

【佳作展示三】

别样的辉煌

你可曾见过旧书的辉煌?褶起的书面,泛黄且发硬的纸张,摊开着,安静而沉稳地躺在油腻的木桌上,庄严而安详。

两年前,一次去古籍书店买书。二楼书架林立,看得人眼花缭乱。我立在标明了“五折”的书架前,一眼便望到了一本老旧的《聊斋志异》它是那样的貌不惊人:土褐色的封面没有一片花纹,只上书“聊斋志异”四个苍劲的大字。书面被磨损得有些破了,发黄且有些许霉斑的纸页与旁边雪白的书页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版时间:196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可当我翻开它,窗外的阳光铺满了整页纸的时候,说不出为什么,我对手中的这本旧书,油然而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怀。纸墨馨香之间,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故事长卷,人物形容跃然纸上。这本老旧的《聊斋志异》以它特有的沙哑低沉的声音讲述着一个个故事。我被它这种气场征服了,它所散发的光辉,竟让人心生满满的安定。此后,若是谈及旧书,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必是这幅画面。

如是我言,旧书有一种别样的辉煌。它不同于长江奔腾的辉煌,不同于残照当楼的辉煌,不同于大漠孤烟的辉煌。它的别样,是它的细水长流,永不枯竭。江河有一天会枯竭,太阳光有一天会熄灭,大漠有一天也会不再,而旧书中所蕴含的辉煌却是永恒的。它如一个老旧的灵魂,从先秦来,从大唐来,从康乾来,从民国来,随身亦带着一任又一任主人的故事,带着沧桑的目光注视着你,带着满身风尘向你走来。在它的眼中,你读到诸子百家的争鸣;你读到大唐盛世的豪情;你读到战乱纷飞的血泪;你亦读到它的主人或踌躇满志,或满腹诗情,或一笑红尘。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人生,世界就这样在你眼前展开。再看它时,它那貌不惊人的书面在你的眼中竟变得壮阔起来。这是怎样的一种辉煌啊!没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没有策马扬鞭、奔腾草原,却一样地撩拨人的心弦,顿生辉煌之感。

是岁月赋予它这种青灯不灭一样的辉煌。它从历史的那一端慢慢走来,承载了一路又一路的风霜,传至我们的手上。它还将继续走下去,迎接别人的故事。

岁月愈久,它的灵魂愈老,却愈加庄严神圣。这是属于旧书的,别样的辉煌。

【点评】

在众多的考生将目光笔触停留在世人与他们的成就之间时,这位考生却独辟蹊径,在古代文化中发掘出其独特别样的价值,视角很独特,令人眼前为之一亮;文章在写作时,先由一本古旧的《聊斋志异》入手,进而推广到所有有价值的旧书,层次分明,而且层层深入,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大量排比句的运用使得文章大气磅礴,读之热血不禁为之沸腾,形象化的语言将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3D电影。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才气、大气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佳作展示四】

别样的辉煌

辉煌是什么?

许多人可能会立即想起旧朝的宫殿、金银玉器或是曾经的耀眼盛唐。类似的事物还有许多,却都逃不脱现在的电视广告最爱的一词儿:至尊。诚然,这些事物极尽华美富贵,我却以为,它们绝非“辉煌”的全部。我以为“辉煌”来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平凡。

我难以忘记在枣林水池边见到向日葵的夏天。

夏季的烈日红得似火,街上没了鸟雀的影子,柏油路蒸腾着热气;平日里葱郁的枣树虽葱郁着,却也失却几分生气;干燥的土壤裸露着,浮着黄褐色的沙尘。我蹬着自行车行在柏油路上,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病怏怏的。路旁的田地虽然绿油油一片,乍看之下很是美丽,却也显得单调乏味。此时,一小簇金黄倏地映入眼帘。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金黄,明亮得刺眼,仿佛一个火星儿便能点燃,向大地挥洒着光芒,仿佛花瓣之中藏了一只黄莺儿,吹一声口哨便会扑棱棱地起飞。多么明朗欢快的金黄!

它们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栽培的?我不得而知。环顾四周,只有成片的枣树和反射着两眼阳光的水塘;一间房子大约是供护林工人休息的处所,茎叶之下随意地堆放着铲子、铁桶、麻绳——这便是那抹金黄诞生的地方。

怎能不称之为美丽?怎能不称之为辉煌?它是阳光的孩子。当一切生灵都觉得骄阳难耐而背过身去时,它却高高地仰起面庞,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骄阳的方向!它被深绿和土褐包围着,环绕着,却坚定地披上金黄的衣裳,在那绿褐灰的世界里,俨然成了一座指路牌,风向标,指着的,是快乐的方向。

怎能不体现它的平凡?它无人照料,自傍水而生长,无声无息地吸取土壤的养料,无声无息地生长。它不曾在花卉独有的温房中被精心呵护,也难有梵高笔下的那一株的永恒,可它开得是这样热烈,这样开朗,它默默接受阳光与土地的养育,又将这份喜悦写在花瓣上,向世人微笑。

生得平凡却不甘于平庸,这便是辉煌!不求给予却奉献,这便是辉煌!辉煌绝不是一个狭隘的词汇,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生活的信仰。我不否认那些华美宝贵是一种辉煌,但是看啊,那茫茫大地上星星点点的,不都是一种别样的辉煌?

【点评】

视角独特,选材新颖,作者将目光投向了平凡的生活,投向大自然,在毫不起眼的“向日葵”身上发现了“别样的辉煌”,也造就了这篇选材独特的文章。作者除了必要的正面描写,还善于借助于炎热的天气、周围柔弱的植物、并不优越的生长环境加以衬托,使得向日葵的形象更为突出、精神更为可贵。字里行间流露的不仅仅是作者对向日葵的由衷赞叹,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那颗敏感细腻的心。同时此篇文章再次证实一个真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