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iki的协作式学习模式探究

2013-12-29杨治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年13期

摘要:Wiki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并已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该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wiki和协作学习模式分析的三个主要功能模式。

关键词:基于Wiki;协作式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14-02

“wiki”这一词语:是来源于:夏威夷语当中的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思为:“快点快点”,但是被译为“wiki”或者“维客”,其主要的功能:是让一个合作的团队,快速建立一个网站,并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创造,积累,完善,共享和创造新的知识。 Wiki是一个新的社交软件,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写作,可以有一个以上的wiki站点的相关维护,对于每个人都是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来的,或者是扩展以及于探讨共同的相关性主题探究。

1 相关模式的问题的提出

原本基于“Wiki”的相关的协作及学习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的合作的过程,在于学习的过程当中,于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去主动去探究知识,与教师以及于同学之间产生了思维性的碰撞,并且得到了相互的启发,从而提高了自己对于知识及学习的认识,并且不断的更新了自己的观点,借助于wiki这种平台在于这种动态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的加深并且完成学习。

以下对于此项研究提出的相关问题为:如图1所示,此类的相关的学习的模式,于此项的学习的模式当中,其主要的学习过程为:在课堂教学或者是wiki知识库两个方面的学习的相关的平台中展开的进行,包括:课前导学. 协作学习.双向反馈、评价及控制等主要的四个方面来进行,并且非常细致的分为:首先确定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的主题性设计问题、学习控制、学习资源整合、学习评价、课前的导学等这六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来进行的,这里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来表示完成这几个环节的相关的步骤以及于互相间的关系问题。本学习模式的问题提出,重点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试图将wiki技术和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机的进行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根据wiki的相关技术性的特点为师生共建一个资料库而已。

2 模式功能分析

协作学习模式的wiki平台主要包括三个基础的部分。

2.1课堂教学

在前面讲到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前的必要的准备工作和试点研究工作,此项教学活动前的主要准备性的工作有: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于学生学习适度的自主权,或者是协作学习小组的分配以及于组合学习的模式,最后是确定我们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任务的主要的教学的框架,经过研究发现,这一重要阶段的工作,是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策划以及于组织问题,是非常充分的体现出“教师,学生”等双主性教学的重要的教学理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确定学习目标,主题设计

1)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差异,体育,互动,合作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在适当的独立组合基础上。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团队成员的技术力量问题是否平衡,要平衡我们学生的认知方面的能力,鉴定学生学习是否平衡的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为:自愿的配合学生由教师进行适度的教学调整,被分配到一组进行协调性学习,并且要听从教育辅导员组成员的重要意见。因此项的教学平台是非常具有鲜明的特色的,是不同于其他形式下的网络协作学习的分组的教学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员工作的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2)在教师的基础教学大纲以及于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析的全过程和各教学单位,确定性的部分必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旋律”,总结集体创作和团队合作学习主题。

3)教育应当要确定教学目标在wiki教学平台进度中,进行逐步的学习平台的相关发布工作,可以是一个问题以及于在相关的课堂教学学习中的条目论文等内容,等同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在此项的单元学习当中,课堂教学准备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分配给各组的“任务”的工作,此项工作的要求是进入和教师项目组的工作完成情况考核的。

上课前,会员组领先的学习的过程当中,最终的合作学习任务的组名。由于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释放进入形式wiki平台上,组间可以是内容,以学习海誓山盟,辩论和修改MENT,教师付出密切关注变化的内容和启发式网页回复酒吧指南,作为学习伙伴讨论不同身份平等关系问题,并且提出部分建设性的建议来,让学生们去独立的进行思考,了解学习的重要资源。

2.2 双向性反馈教育协作学习关系

模拟教育过程当中,这个阶段是至在重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通过碰撞,反馈和认可两个维基平台。

输入阶段正规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探索研究初步使用网络资源,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参数和知识,他们的知识,教师可以收到反馈信息平台,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上课前什么都不知道在所有喜欢的状态。具体的教学活动:

1)教师除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规划体系,密切观察的试点研究网站进入时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调整教学安排工作,教学重点性问题的解决。

2)学习情况报告和协作学习的第二轮第一轮的小组完成了任务。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为单位,一流的学习任务完成的入口页的报告,在相同的时间,团队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后,结合课堂学习和教师在听另一组报告“审计清单”页面。 wiki技术创建属性的协作,发挥最大的优势,网页,word文档编辑器是简单而快速的修改,修改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分配到不同成员的。

3)在各组在听完汇报后,在课堂上每组项目的givenname评估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种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定期评估团队学习,内容一般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情况下,在同一时间,在协作学习的认知,态度和协作等一些教师组过程中,教师是一到一个点,并及时改正,并给予建议。

4)课后练习以及于伸展动作,应该要求充分的发挥合作“wiki平台”的相关的特点性来进行建立,摒弃了原本传统平台的形式,作为一个单位的工作组,参加工作区域形成一组,研究结果显示,从与会者的贡献和历史条目一目了然。

2.3评估和控制

一些wiki实践特色,在整个教学过程控制,除了类似的做法,在一些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监督和指导。老师是从最初的学习内容分析开采的确定性和释放进入纲要的形式,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框架内指定的扩展项目,内容有什么做这个不会出现在研究区。下课后,班级,课堂讨论,学习意识,都得到了完美的相关的教学条目,教师工作者可以自已决定是否加锁定条目等。

在“wiki平台”,教师要非常及时的观察wiki平台的创作问题,资源配置以及增加的局面问题,平等学习伙伴,无论何时何地加入我们的团队,及时反馈的性能在入门的学生在学习状态的possibleness和应对,时刻学习者的认知反应,必要时明显的谬误直接修改条目,以反映在第一时间回到教室的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可以说,在课堂上和wiki平台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师的学习过程更加快速和彻底的控制和掌握学习者的学习。

学生的评价是非常合理的,教师在将学习主题进行发布到wiki平台后,要引入相关的竞争性的机制,学生将记录在网站的建设和维修过程,可用加权法的评价总结评价组成员,参加在团体或者成员广泛和积极进入的机会,要给予更高的发展。

积极参与协作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在研究组组每个成员的表现,整体性能。因此,wiki协作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应当是基于群体评价,要加权成员的重要的贡献,形成个人评价。此项方案的优点是:不仅仅能够促进群体之间的相关竞争,学习以及提高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郭桂英.wiki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

[2] 潘庆红.基于wiki平台的协作式学习的实验平台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 杨治秋.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认同[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62-64.